春来草自青,秋来苇自白|读《青山白发》林
一开篇,作者就带着我们的视线随着他的车子一起进入北莺公路,发现从道路左右窜出的丛丛芦苇,随着车子的迂回看到那整山的白芒花像是水墨画的留白,又似青山白发。
作者此刻停下车来,思绪随着白色的芒花飘出,只是随花进入了他的世界,而我,进入了我自己的世界。
我家住在乡下,通往村里的是一条不宽不窄的村村通的公路,快到家的一段公路的两边长满了茅草,到了秋天,也会生出类似的芒花,簇拥着公路,轻抚来往的车辆。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总有抚慰人心的本领,如同芒花拂掉车顶的灰尘一样,家乡也能拂去游子心头的阴郁。
前段时间清明,回了趟家,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好时候,香椿、野葱、竹笋、蘑菇等各种野菜都争相出来迷乱者农家人的眼。我也一样,一回家就扎进了山林里,各种烦恼也都抛诸脑后了。
乡间的一草一木也自有他的生意。作者也这样写道: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他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他就是山里的最美的景色了。有一年我在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悄悄躺在花园一角,到秋天时他突然抽拔开花,是那些红的黄的花成了他的陪衬。那令我们感觉,秋天代表了自然的时序,他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郊区探望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给朋友,他收到时不禁感叹:“竟然已经是秋天了”——苇芒给人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作者想到了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一次另一位和尚问他:“什么是佛法的大意?”
“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什么是成佛 的方法?”
“东山水上行!”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和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即可以说,佛法的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来为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什么是佛法的大意?是春来草自青!”这是我在全文最喜欢的一句,几乎可以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很多时候,我们急功近利,刚入门,付出了一些精力,但是积累还不够,一遇上困难就会退缩。其实事情的都自有他发展的规律,我们精益求精,去摸索探寻,总结反思再提升,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好了,因为“春来草自青!”
我的文思实在有限,就借用文中的片段结尾吧。《金刚经》里的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将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呢?因为面对自然的浩浩渺渺,人的心念实在是无比细小,而且时刻变化,让我们无法知解人生与自然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