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份离婚起诉状注意四个细节
写一份离婚起诉状还有什么讲究?有讲究。不然,为什么有的诉状送过去,对方会同意离婚,有的诉状送过去,对方死活不同意离婚还闹腾不止?
一份诉状看似轻薄,实则非常重要。我认为,写一份离婚起诉状,可注意四个细节。
细节一:明确目的
写一份诉状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份好的离婚起诉状,可让被告读后时释然,最终当庭同意离婚,避免被告不同意离婚或激化矛盾。这就是一份诉状最有力量的目的。
一份诉状,不仅是程序需要,更为了争取解决相关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争取对方释然同意离婚,一并解决财产抚养等问题;就是争取法官同情,争取法官多点时间帮助调解。
不要过分期望法官读了一纸诉状后就判决离婚,法官更关注当事人有无证据、证据是否充分,没有证据的陈述在法官看来大多没有意义。
不要以为被告读了一纸诉状后就一定会同意离婚,在情绪和利益之下,人性往往扭曲,怎么说怎么痛快的诉状往往令被告在诉讼之路上怒洒各种荆棘。
细节二:表述得体
温和或强硬,因人而异。
个人建议:如双方矛盾不尖锐,诉状的事实和理由表述不要放大情绪细节,考虑给对方留面子。
如某女士起诉离婚。男方有间歇性吸毒恶习。笔者考虑:如在无证据情形下径直写被告有吸毒恶习,法院可能出于帮助矫正顾虑未必判决离婚,故委婉表达为”虽然他对女儿非常疼爱,原也想念及孩子尚小隐忍下去,但考虑他不健康不自爱的缺点难以改正,对女儿也有不利影响,故忍痛提出离婚,今后骨肉血脉亦为他女儿,我承诺永不阻拦其父女相见”。原告当庭真情宣读诉状后,被告听后改口同意离婚,法官随即作调解工作顺利结案。
有些被告非常无聊,一再折磨原告,一再拖延,此时表述就不宜一再温和,需作尖锐强硬陈述。
某被告多年家暴,还恶意拖延,并扬言在法院有关系等等,在原告第二次起诉时,我建议原告强硬表达,“被告视原告一再忍让为可欺,视原告念及孩子感受为可利用,一再家暴,前次原告起诉时即一再拒收法院传票,当庭仅陈述不同意离婚而实无改进感情举措,第一次判决不离婚后,被告又一再骚扰原告生活并恐吓威逼,令原告父母老人心焦难安。被告一再扬言在法院有关系,放言第二次亦能判决不离婚。原告虽为一弱女子,挣脱婚姻决心如钢,决不可能因被告拖延恐吓退却。原告相信法官能公正判决离婚,即便被告确有关系,原告也毫不畏惧,如真有幕后黑手干预,原告将逐级上访到底!”此案最终得以判决离婚。
细节三:客观坚决
少写没有证据印证的琐事,多写离婚的决心!
缘分耗尽往往是小矛盾累积。轻微的拉扯打架很难被认定为家暴,即便对方再好吃懒做,原告也往往没有证据证明。一旦原告在诉状中不加思考写下被告这些斑斑劣迹,被告往往恼羞成怒,采取偏激对抗性答辩。所以,尽量少写没有证据印证的事实理由,尽量顾全对方面子以争取协商解决问题。
很多被告以为原告起诉是一时冲动,总幻想不离婚。对此,原告在诉状中应尽量表达决心,如“我作为人到中年的女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考虑离婚,反复多次协商无果,我才诉请法院判决,请对方不要幻想,冷静面对现实!”
细节四:善待孩子
不管怎么难还要写争取孩子抚养权!
我一直建议原告,即使自己出于生活考虑不想争取孩子抚养权,也要在诉讼请求中争取孩子抚养权。尤其是女人。传统世俗中,不要孩子的女人易为世俗非议。有些女客户出于经济窘迫,不想争取孩子抚养权,我非常理解,也还是建议在离婚起诉状中作一个要孩抚养权的表达。这是一种诉讼技术策略,更为今后孩子与母亲互动感观考虑。同时在诉状中对探视权要略带一笔,即表达自己会保障对方的法定探视权,以免被告狐疑。
一份好的离婚起诉状,不在于多少情绪表达,不在于怎么说怎么痛快,更在于能否令被告释然同意离婚,更在于法官能否同情帮助多做调解,更在于若干年后回望不羞愧,孩子也理解。先与自己和解,再写好一份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