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一
(1)不宜喝酒: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生的细胞占优势,如果染上了喝酒的习惯,正在分裂的细胞就会因受酒精的侵害而种下病变的祸根。据报道,凡自幼喝酒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的发病率。经常喝酒的`儿童还会患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2)不宜烫发:儿童头发细密娇嫩,烫发受热会损伤角质层,以致头发皮脂减少,弹性强度下降而被损伤。
(3)不宜涂口红:口红是用羊毛脂、蜡质和染料制成的。羊毛脂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而灰尘会沾有各种病菌。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可引起疾病。
(4)不宜睡弹簧床:儿童的骨骼较松软,可塑性大。如果长期睡弹簧床,会妨碍脊柱的正常生长,破坏脊柱的正常生理性弯曲,易引起驼背、脊柱畸形或腰肌劳损。
(5)不宜穿皮鞋:儿童足骨发育的可塑性大,如过早穿皮鞋,易导致脚的畸形。皮鞋弹力差,伸缩性小,硬度大,易压迫脚部神经和血管,影响脚掌和脚趾的生长和发育。若皮鞋过大,还会使脚部韧带过于伸展,影响足弓的稳定,造成足弓下陷乃至形成扁平足。当然,女孩更不宜穿高跟皮鞋。
(6)不宜戴有色眼镜:市场上出售的儿童太阳镜的镜片大多是有机玻璃或透明彩色塑料片,工艺粗糙,厚薄不均,屈光不正,透明度差,着色不匀。戴上这种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引起视神经疲劳,促使视力减退,久而久之,会造成近视。
(7)不宜戴立体声耳机:儿童的听力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鼓膜中内耳及听觉细胞都比成年人娇嫩,对声音的敏感度较强,而辨别声音的能力却比较差,易引起听觉疲劳。给儿童戴上立体声耳机,外耳道口被封闭,声音直接传到鼓膜,声压没有缓冲和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听觉,时间长了,就会使儿童的听觉不敏感。
(8)不宜跳“迪斯科”舞:医学专家认为,迪斯科舞节奏强烈,儿童自控能力差,容易扭伤摔倒;儿童(特别是幼儿)骨骼尚未成熟,跳迪斯科舞,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加之,跳迪斯科舞须频繁扭颈、摆臀,很易出现脑缺血和晕厥;严重的会拉伤脊髓神经,造成所谓“迪斯科舞蹈病”。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不宜诱导、怂恿儿童跳迪斯科舞。
(9)晚餐不宜过少:“晚餐要少”,是对成年人和老年人讲的,但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来讲,则是不适宜的。儿童晚餐的热能,应占全日摄入总热能的40%以上。要让孩子吃饱,多吃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鸡蛋、瘦肉等,但不宜吃高脂肪食物。肥胖的儿童,明显超重或父母有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者,可贯彻“晚餐要少”的原则,但不宜过少。
(10)不宜做倒立运动:一些天真活泼的儿童,喜欢做翻跟头、倒立运动,有的父母还会饶有兴趣地协助孩子做倒立。但倒立活动对儿童是有害的。因为儿童倒立时,可造成颅压升高,其视网膜的动脉压也随之上升,结果可能引起一时性视野缺损,严重的可导致眼睑出血。虽然儿童眼压调节能力较好,但若经常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将损害其调节能力,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二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
(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有几个相同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相同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论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三
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时婴儿期和青春期;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事指个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12谁;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乳牙出齐的时间是2.5岁;
小儿开始出现恒牙的时间是6岁;
小儿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
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1-1.5岁;
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是4岁;
训练小儿定时小便的习惯开始的时间宜为3个月;
小儿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阶段是幼儿期;
婴儿输液常选择头皮静脉;
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g者;
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
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是出生后12小时内;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原因是葡萄球菌;
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
新生儿肺炎中最严重病死率最高的是胎粪吸入性肺炎;
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
营养不良是指缺乏热量和蛋白质;
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不包括先天不足;
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
小儿肥胖称为成人多种疾病的诱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痛风;
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四
1、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 、接着...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还(又、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5、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肯定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五
1、大肠杆菌败血症首选氨比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
3、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
4、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衰首选西地兰+k剂。
5、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6、单纯性肾病“三高一低”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胆固醇增高,低蛋白血症。
7、肾炎性肾病:血尿、氮质血症、高血压。
8、原发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磺胺嘧啶。
10、先天性钾低患儿常最早引起注意的症状是: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
11、乳牙出齐的年龄,正常情况下最晚不超过:两岁半。
12、人乳中含脂肪最多的时期是:过渡乳.
13、新生儿abo溶血病若需换血,其血缘最好选择“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14、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喘憋。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剧咳。
16、法洛四联症的集中畸形中最重要的是:肺动脉狭窄。
17、最易发生脑血栓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法洛四联症。
18、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中,24消失尿蛋白总量临界值应大于20mg/kg、d.
19、肾病综合征出现低钙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尿中常有白蛋白结合的钙排出。
20、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目前首选用药是:泼尼松。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六
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依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
再强调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
(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的表达式.
(2)如果知道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依次用1,2,3,…去替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这个数列的各项;同时,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判断某数是否是某数列中的一项,如果是的话,是第几项.
(3)如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
如2的不足近似值,精确到1,0.1,0.01,0.001,0.0001,…所构成的数列1,1.4,1.41,1.414,1.4142,…就没有通项公式.
(4)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上不一定是的,正如举例中的:
(5)有些数列,只给出它的前几项,并没有给出它的构成规律,那么仅由前面几项归纳出的数列通项公式并不.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七
1、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 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八
1. 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 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 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 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 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 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 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 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 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 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 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22. 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4.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 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 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 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 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 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4. 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6.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 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9.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 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2. 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 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 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 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 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数据库重点知识点总结篇九
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由k、b的正负来决定:
k大于零是一撇(由左下至右上,增函数)
k小于零是一捺(由右上至左下,减函数)
b等于零必过原点;
b大于零交点(指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上方(指x轴上方)
b小于零交点(指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下方(指x轴下方)
其图象经过(0,b) 和 (-b/k , 0) 这两点(两点就可以决定一条直线),且(0,b) 在 y轴上, (-b/k , 0) 在x轴上。
b的数值就是一次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不是距离,有正、负、零之分)。
1、步骤:去分母(后分子应加上括号)、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
a 的解集是 解集 小小的取小
b 的解集是 解集 大大的取大
c 的解集是 解集 大小的 小大的取中间
d 的解集是空集 解集 大大的 小小的无解
另需注意等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