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大家:借条上不要写这“4个字”,不然
对于还款的规定则因人,也因情况而定。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规定借款的利息和还款期限,以及罚息和违约金等相关事项。以及可以明确还款方式,是一次性还款还是分期还款,是否可以提前还款等。
这些基本的条款确定之后,就不能再更改。对于需要更改的情况,应该重新起草一份借条。
其次,在签署借条时,应该要求借款人和出借人在借条上签字盖章,以确保借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并且留存备份,以备日后维权之需。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在签署借条时还可以请第三方作为证人,以增加借条的证明力。
最后,如果出现需要追偿的情况,借款人应该采取正确的法律程序进行维权。不要试图私自扣款或者采取其他非法手段,以免自己陷入更麻烦的境地。
三、借条会变成“废纸”吗?
在网上,经常流传着不要在借条上写下“几个字”,否则就会让借条变“废纸”的说法。
包括“今借”会导致理解上的歧义,可以理解为只是计划借钱,但钱还没有真正借到,所以对于借贷是否成立会有干扰。
以及因为诉讼期限不同,比起“借条”不要写“欠条”,还有不要写多音字“还”等。
但其实这并不准确,也不全面。
只有当借条存在以下问题时,才可能会失去法律效力,变成无效或被认为“废纸”:
1. 借条内容不清晰或存在争议:借条作为一种借贷证据,必须有清晰明确的内容,以便双方根据借条条款进行借贷交易,并在借款到期时还款。
如果借条中的借款金额、利率、期限等内容不清晰或存在双方争议,就可能导致借条失效。
例如,借条上的借款金额模糊不清,或者存在多种计算方式,就可能会引发借款金额的争议,导致借条失效。
2. 借条违反法律法规:如果借条的内容与法律法规相违背,或者借贷交易本身就存在违法行为,借条也可能被认为是无效的。
例如,如果借条中约定的利率超出法律规定的上限,或者借条中的借款用途明显违反法律法规,该借条就会被视为无效。
3. 借条被篡改:借条被篡改后就可能无法证明该借贷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导致借条失效。例如,借条的条款被篡改,或者签字处被涂改等。
4. 借条丢失:如果借条丢失,就可能无法证明借贷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导致借条失效。
结语
“不得转让”4个字并不等于借条无效,这只是一个误解。只要借条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还是有效的。
在签署借条时,需要注意填写好基本条款、要求签字盖章、请第三方作为证人,并保持正确的维权姿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借款权益。
以及为了避免借条失效,双方在签订借条时应当认真阅读并确认借条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借条条款符合法律法规,避免借条被篡改,并妥善保管好借条,避免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