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经历平平无奇,复试简历该怎么“包装”?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本科经历平平无奇,复试简历该怎么“包装”?

考研初试成绩查询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就该准备复试了。复试简历做得好,高分上岸跑不了。按照目前的形势,今年大概率就是线下复试了,不管你是一志愿复试还是调剂复试,复试简历都非常重要,它是导师认识你的第一步,也是导师向你提问的依据,在后期选择导师时也会用上。如果你是本科经历平平无奇的“三无人员”(无科研经历、无竞赛、无高绩点),那更需要包装一下,才能让导师对你印象深刻。那复试简历到底该怎么做,快来抄作业啦!

一、简历是用来干嘛的?

(一)展现自身优势

对于本科经历比较丰富的同学来说,这一点很有优势。比如有的人科研经历比较丰富,有的人竞赛活动很多,有的人实习经历很多······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除极个别高分选手外,分数相差都不大,所以如果你的履历非常亮眼,或者是某一方面的能力特别突出,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加分项,你大概率会“脱颖而出”。

(二)引导老师提问

在综合素质考核环节,除了基本的自我介绍外,导师还会根据你的简历向你提问,比如你的科研经历、竞赛经历、实习经历等。但是如果你做得很敷衍,内容杂乱,重点不明,那么在老师看来你是不重视这场复试的,印象分直接大打折扣。

二、复试简历:内容简练,突出重点

复试简历不要求面面俱到,一定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突出重点。哪些是重点?

首先你要知道导师最看重学生什么特质。对于学硕同学来说,研究生研究生,那当然是研究能力啦(其次还有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你要做的就是最大化地展现你的个人学术能力,这一点你的科研/项目经历就能完美展现,所以这一部分是超级重点!

科研经历怎么写:遵循STAR原则

即在什么背景下,你参与了什么任务,采取了什么行动,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这样梳理下来,导师就能对你的经历一目了然。另外,不仅是科研经历,你的竞赛经历、实习实践经历都可以运用这一原则进行描述。

如果你没有科研经历,那么你的毕业论文也是可以写上去的。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写毕业论文,如果你的毕业论文比较优秀,研究的选题比较有新意和深度,且刚好是老师也感兴趣的领域,那么老师也会对你印象深刻。

而对于专硕的同学来说,导师最看重的除了学术研究能力,还有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硕不同,大部分学校对专硕学生的毕业要求是毕业设计,或者是学位论文和毕业设计二选一,所以,对专硕同学的学术研究能力要求没有学硕严格,如果你有科研项目经历,那也作为重点来写,如果没有,就着重写你的实习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

三、复试简历要写什么?

(一)基本资料

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年龄、电话以及邮箱。其中邮箱尤其重要,因为如果你联系的导师对你也有兴趣,他会通过此方式联系你。

如果你的初试分数和排名或是专业课分数和排名比较理想的话,可以在基本资料里加上这一项~

(二)教育背景

主要是写大学的教育背景,包括你的本科院校、专业、主修课程以及本科绩点。如果你的本科成绩比较好,可以把成绩优秀的那几门课列出来,向老师展示你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三)科研经历

科研经历不仅说的是论文,还包括你参与的课题、项目实验等,导师会更倾向选择有科研经历的同学。科研经历怎么写上面已经详细讲过,这里就不赘述啦~

(四)社团、实习经历

社团和实习经历是你实践和社交能力的展现。社团经历可以写参加的什么社团、担任什么职务、活动内容是什么。实习经历包括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

(五)荣誉奖项及各项证书

包括但不限于四六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等。荣誉奖项同学们尽量写和报考专业相关的比赛或是奖项,展示你过硬的专业能力,如果你是跨专业的同学,那就有什么奖项都写上,跨学科对于新传这种交叉学科来说也是很有优势的。

不止是专业类的奖项,其他兴趣类也可以写,比如歌唱比赛、舞蹈大赛、钢琴比赛等等,毕竟哪有导师不喜欢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呢。

以上内容的顺序要怎么排列,下方模板奉上~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来选择展示的重点。

四、“三无人员”怎么办?

如果你本科是个小透明,没有科研项目经历,没有担任过班干部,没有参加各类竞赛,也没有高绩点,还没有实习过(说实话,能集齐以上罗列的,也属实不易),那咱也不能让简历空空是不。对于这些同学,可以在简历上写科研设想+读研规划,让老师看到你的态度。

(一)科研设想

科研设想实际上就类似于你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目的是要讲清楚你要研究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以及你打算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本科阶段没有科研经历的同学而言,一份好的科研设想是弥补前期不足、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重要一环。

科研设想一般包含两个大的部分:一是选题的科学依据,包括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即文献综述;二是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即研究设计。

细化到具体的操作上,可以包括如下内容:选题、意义、已有基础、基本思路、研究或实践方法、预期目标等。

如果你的学校没有特殊要求,那么专硕的同学也可以不写科研设想而改写实操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计划,涉及的版块和科研设想差不多。

新德益提醒:科研设想/专业实践计划字数一般在3000字左右(比如中传),在写研究设想时,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报考院校导师们的研究方向,不要漫无目的地写。导师们更青睐和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学生,如果你的研究设想写得不错,又刚好合其中某位导师的口味,那么很有可能在之后向你抛出橄榄枝喔~

(二)读研规划

读研规划就是你研究生期间的学习规划,比如“研一学好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多多阅读文献、书籍,参加学术讲座,拓宽学术视野;研二多参与实践、实习,保持阅读文献的习惯。同时了解论文撰写方法,确定论文选题,搜集资料,为研二开题研三论文撰写做好准备;研三完成论文初稿,不断修改润色本科经历平平无奇,复试简历该怎么“包装”?,同时做好毕业工作规划”。

新德益提醒:读研规划比较万金油且没有技术含量,仅限于简历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同学。

五、其他的碎碎念

✔复试简历的重点部分除了要使用STAR原则以外,还要注意使用量化数据,比如你的本科绩点3.8,你的英语等级水平CET-6 500分等等,用具体的数据来表达会更有说服力。

✔简历一定要扬长避短,突出你的优势,弱项则可以一笔带过或忽略不写。

✔简历的模板不用太花里胡哨的,简洁美观即可,内容安排要层次清晰,不要大段大段的文字堆上去。

✔一定要仔细检查,包括格式问题、错别字、语句不通等,都是要成为研究生的人了,一定要时刻保持严谨的态度。

✔复试开始之前,可以多打印几份简历(5份左右),在进入复试考场时将简历交给几位主考官,方便各位老师查看。不要只打印一份,让老师相互传阅。

最后,大家也不要太焦虑,因为很多人的简历确实就是“平平无奇”,毕竟有科研经历、每年拿奖学金、还参加各种竞赛的人是少数(并且大部分都已经保研了),所以放宽心,你能进入复试,本身就说明你很优秀!只要你认真准备,认真对待,相信结果也不会让你失望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