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一
为了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中国的植树节,鼓励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到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队伍中来。同学们也要积极投身到植树的活动中,争取每位小朋友每年都能够亲手种一棵树!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g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通过,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1、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2、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3、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5、要想富,多栽树。
6、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7、三月十二植树节,大家都来种小树,一棵二棵三四棵,种下之后施施肥,小树才能变大树,人人都来动动手,绿化地球靠大家。
9、爱林、造林,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植树节快乐!
10、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11、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12、爱我长沙山水洲城,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13、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14、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15、生儿生女靠教养,植树造林靠抚育。
16、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17、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18、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19、让地球变的更年青。
20、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xx的一草一木。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21、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22、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23、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24、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植树周活动。如:
中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朝鲜:每年3月2日为植树节;
蒙古: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印度:在每年7月第一周开展全国植树节活动;
斯里兰卡:从1977年开始,每年的9月17日为植树节;
泰国:每年的国庆节(12月5日)为植树节;
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约旦:1月15日是植树节;
巴勒斯坦:1月6日是植树节;
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
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
墨西哥: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里开展植树节活动;
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
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在每年的6月21日举行;
法国:每年3月为法定的绿化月,3月31日为植树日;
英国:每年1月6日至12日为全国植树周;
意大利:每年1月21日为植树节;
保加利亚:每年的4月2日至8日举行传统的森林周活动;
瑞典:每年3月举行森林周活动;
芬兰:6月24日是植树节。
在上述国家中,美国的植树节最早,已有130多年的历史。1872年4月10日,由内布拉斯加州一新闻记者发起美国第一个植树节。当天,内布拉斯加州全境种树超过100万棵。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二
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巴西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内,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以上。尽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树造林。巴西政府对森林资源采取合理开发的同时积极鼓励人们植树造林。
为了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11月8日在内罗毕发起“为地球植树:10亿棵树运动”。这一运动计划2007年在全球种植最少10亿棵树。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
-->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三
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保护林木故事传说西湖净慈寺有古松某新任太守修造衙门下令征伐方丈无计施幸亏有济颠和尚写了首诗派人送给了太守诗云:庭松百尺接天高久与山僧作故交本谓枝柯千载茂谁知刀斧齐抛庭前见龙蛇影宅畔无闻风雨号苦早间飞去鹤晚回见旧时巢太守见诗权衡利害终于收回成命。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四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中华民国南京政府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13日,北洋政府又规定将每年“清明”定为植树节,并在这天举行了植树典礼。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于北平,1928年4月7日,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法令,将每年清明的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即3月12日,规定每年在这一天举行植树仪式,以及造林活动。
中国植树造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则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2月,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了将3月12日定为我国植树节的决议,这项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造林,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且要实现得更好。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近代植树节最早是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黄沙满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
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今日的美国,树木成行,林荫载道。据统计。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五
近代,人们经常提出环保。一说到环保大家自然想到植树造林。那么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植树节手抄报素材,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3月12号是我国的植树节,这一天也是孙中山先生94年周年纪念日。植树节这样的节日就是为了宣传保护环境,还会动员群众参加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大家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节日的意义,另外,植树节不仅仅是只有一天,还有其他的一些时间,比如植树周或植树月,通过各种不同的植树活动,只是为了激发大家保护环境的热情。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1、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4、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福。
5、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6、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命。
7、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8、用好你的手,垃圾无处留。
9、请高抬贵脚,听,小草在哭泣。
10、每人少扔一张纸,地球就会更美丽。
11、希望有一天,垃圾桶也会下岗。
12、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家园。
13、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4、不让垃圾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15、热爱我们的母亲,不要让她伤心和失望。
16、让绿色与我们共存。
17、绿色社会,共同铸造。
18、含一滴水,还一份真情。
19、淡水用完——南北极取,冰山用完——过滤海水,海水用完——?
20、天空湛蓝,河流洁净,花儿娇艳——理想家园。
21、手下留情,足下留情,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22、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23、爱祖国,护绿化,保清洁,爱家园。
24、保持地球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25、保护环境,就是爱惜生命。
26、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我们到那里去寻找家园。
27、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28、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29、桃李不成 下自成蹊
30、大树招风 小树易折
31、人有悲欢离合 树有春夏秋冬
32、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33、山中有直树, 世上无直人
34、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参天大树 叶落归根
3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六
1、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2、正月中,好栽松。
3、爱我xx,维护优良生态环境。
4、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5、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6、植树造林要适宜,季节土壤要调剂。
7、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
8、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9、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10、植树造林,造福后代。
11、清洁从一点一滴抓起,习惯从一举一动养成。
12、山脚板栗河边柳,荒岗滩上植乌柏。
13、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
14、加快造林绿化,改善生态条件。
15、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七
植树造福后人。
绿化中华大地;
装点祖国江山。
造福子孙后代;
绿化祖国山川。
荒山秃岭成昔日;
绿海青峰看今朝。
造林植树山川秀;
种草栽花庭院香。
处处造林林似海;
家家植树树成荫。
敢叫荒山成林海;
誓将沙漠变绿洲。
植树造林滋沃土;
防风固沙护良田。
植树造林山山绿;
种草育花处处春。
植树造林绿大地;
栽花种草美人间。
栽花种草,装点庭院;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年年岁岁,义务植树;
世世代代,绿化祖国。
植树造林,青山不老;
种槐栽柳,富水长流。
植树造林,人人有义务;
栽松育柳,个个当先锋。
植树造林,青山永不老;
种草栽花,赤县更增光。
植树造林,创造新天地;
移风易俗,改变旧乾坤。
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
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屋前宅后栽树,延年益寿;
荒山隙地造林,利国富民。
树木又树人,人材出于桃李;
造林即造福,福泽荫及子孙。
植树造林,叫山河长留春色;
绿化大地,让前人造福子孙。
嘉树满山,村村造林年年翠;
鲜花夹道,人人育果处处甜。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八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以每年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自此我国有了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之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中国开始了“12年绿化运动”,目标是“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
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197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
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家乡。在孙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还生长着一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时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并亲手栽种在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
1982年的植树节,邓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1984年 9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而把植树造林纳入了法律范畴。
1990年3月12日,邮电部又发行了一套4枚“绿化祖国”邮票,第一枚为“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节手抄报小红书篇九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一年一度植树节即将到来,文君阁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植树节标语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栽树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村上无树锅不开。 四方绿化沙不来。 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要想富,多栽树。
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