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几度唯美短语句子锦集三篇

4842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春秋几度唯美短语句子锦集三篇

几度春秋情感美文

从早春到盛夏,从初秋到晚秋,驻足清河桥边,看浮萍沉浮于荡漾水波泛涟漪,看芳华繁谢于河畔满天飞,亦会想起某君,或感慨人生起伏,忙时无奈,闲时感慨,如是而已。

天上一朝暮,地上一春秋,社会上起起落落,人生几沉浮,本是生生不息轮回,奈何空叹感时花溅泪

脚下几点新绿,头顶一片青天,岸边柳树已逝去昔日里的万条垂下的繁茂,清洁工努力清除它们季节性遗落的痕迹,光尖的.枝头瑟瑟风中稍显落幕的孤独。

在香消芳飞的日子里,在红衰绿减的时节中,几处新草展示它们独特的顽强,冷月傲雪,衔霜饮风,在缺少绿色的季节,为大地添几许生命的颜色。

远山下炊烟袅袅,风吹叶落萧萧。“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枫林醉,总是离人泪”。解不开的离愁,难逾越的现实,害怕世人嘲笑的目光,害怕一个人的孤独,害怕着黑暗的残酷……渐行渐远渐昏噩,一直在扮演却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角色。

斜阳渐渐落下,水中耀眼的波光也跟着寸寸消退,一阵风吹来,带来了透彻心扉的凉意,想必温室里的酒菜已经摆上了桌子,放下思绪,喝酒去吧,柳落花黄西风冷,酒清菜淡满饮愁,几番灯红酒绿后,人间又度一春秋

几度菊花香情感美文

  篇【第1句】:几度菊花香情感美文

深秋的斜阳里,菊花悄无声息露出笑颜映入眼帘,宛若袅娜娉婷的伊人,半卷流苏倚清秋。

曾记否:那一年,秋水长天,菊花正艳,满园菊花随风摇曳,花香氤氲。花影深处,依稀见你挥毫泼墨,吟诗赋词,平平仄仄间尽显风采。

你在烟水浩淼处,白衣胜雪,清逸如仙。隐在渲墨的山水里,或浓墨重彩,或轻描淡写,笔随意走,意由心生,淡墨浅晕,行云流水。

遥遥相望,飞花满天,花絮迷眼,我霓赏飘飞,水袖轻舞,扬眉浅笑,不经意间挥洒一地的落花。

不远不近,不早也不晚,就这样遇见,在最深的红尘相逢,一路花香,忘记了岁月轮换。

与你相遇是我今生最美的绽放,是一阕静美婉约的词章。

流光飞舞,绮梦飞花,我将飘逸的身姿凝聚成瑶琴,轻抚清音,吟唱心曲。月下舞红袖,声声秋水慢,弹尽卷帘西风,弹尽两处闲愁,任音符散落成章。

只想静静地凝望你,把馨香的心事织成素笺,倾听你轻吟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断章的诗句里拈花微笑。

只想觅一处清幽,心淡如菊,寻芳闻香,菊香盈袖,翩跹起舞,生命一世如初相见,心安尘世不问年。

前尘,你是一片菊花,挡住了我想你的心空。望穿秋水,踏雪追风,寻觅不到你的身影。落红满地,冷月残香,飞花憔悴了想你的容颜。

今生,我愿是一片菊花,纤袖飘飘,衣袂染香。千万年的心事,婉约成一缕芬芳,只为等你听风赏月,观花闻菊香。

来世,我是一片菊花,辗转风尘,云水飘摇。花蕊初绽,轻舞飞扬。与你长相厮守,共写千古流传的诗篇。

趟过岁月的河,拂去流年的尘埃,悠然见你从铺满菊花的小路上轻轻向我走来,走入我的故事,落入书卷,演绎彼此的故事。

零落的树叶仿佛是轻柔婉约的音符,纷纷飘在你怀中,衣袖轻舞,拂起一阵馨香。

花满园,园满香,年年花开,岁岁花香。

流年拾花,烂漫似锦,清香盈盈,花香为谁?

唯愿是你诗笺上的一抹馨芳,即使凋零也愿飘落在你指间,零落之际为你暗香永驻。

请容我放任这一季的深情,为你倾城,为你轻舞。

请许我生生世世,沧海桑田,彼此眷念,执手千年。

拈香为墨,落笔成花,这一季花开只为你。

  篇【第2句】:几度菊花香情感美文

母亲的爱菊,在村里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我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我家的前院到了秋季,总能见到金黄的一大片。那是母亲侍弄的金钱菊,花朵虽然不大,但开得极为旺盛。

秋风,吹走了夏的炎热,丝丝凉意侵入肌肤;秋风,染黄了小草、染黄了枫叶;秋风,吹落了树叶,路旁的梧桐,日渐凋零,最后发出一声无奈而沉重的叹息,极不情愿地飘离了枝头;秋风,吹熟了整个季节,远处田野里的稻子,金灿灿的,棉花,雪白雪白的,还有农人忙碌的身影。

秋风,吹来了满园的姹紫,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如同赶集似的,开得正盛。菊,她有着松一般的风格,梅一样的品行。满园的菊花,露出妩媚的姿态,风儿飘过,婆娑起舞,让人顿觉充满了诗情花意。白菊,洁白如雪,飘若浮云,仪态万方;红菊,如燃烧的火焰,别有情致,似面露得意之色;金钱菊,黄灿灿的,小巧玲珑,清新俊俏;绿色的、紫色的,神态各异。

然而,枯草断茎掩饰不住秋的落寞。一场秋雨淋湿了整个季节,淋湿了我的秀发,更淋湿了我的.情绪。看见满园怒放的菊花,深深呼吸,一股幽香沁入心脾。金钱菊的花朵,格外醒目,花瓣如刚出生的豆芽,细细密密,紧紧簇拥。看着她灿烂的花朵,我禁不住泪眼朦胧。

对于菊,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母亲的生命与菊有缘,她生在菊花盛开的季节,也于菊花盛开的时节离开尘世。不但她的名字里有菊,而且她还特钟爱养菊。这,几乎就是我对母亲的全部记忆。

母亲的爱菊,在村里从来就不是什么秘密。我还清楚地记得儿时,我家的前院到了秋季,总能见到金黄的一大片。那是母亲侍弄的金钱菊,花朵虽然不大,但开得极为旺盛。那股清幽的芳香常引得乡邻驻足回首。母亲的爱菊与陶渊明自是不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那份旷达,看似潇洒,实则是对现实的逃避,在恬静的生活中流露出几许人生的无奈。远离黑暗的社会现实,寄情山水,并非出自本意。虽然母亲的生命极为坎坷,少年丧母,在成长中,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职责,过早领略了生活的艰辛;中年跟着遭受不白之冤的父亲,受尽了折磨;老年丧夫,病痛缠身。可谓是命运多舛啊!从一次次的伤痛走过,母亲的笑声依然爽朗,对生活永远是那么的热情。

母亲爱菊,尤其爱那种不太名贵的金钱菊,儿时的我从不在意。长大后,觉得不甚明白。有次,我不经意问母亲:“妈,明年咱们也养些名贵的品种吧。”母亲笑笑,“干什么?跟人攀比呀,我可不好。”母亲的话更让我不解,“为什么?”“这个,贱,好养。隔三差五的浇点水就行。不需要太多的伺候。那些名贵的,娇气着呢。”我才明白,原来母亲对她的喜爱,全是源于她的不娇气,源于她旺盛的性命力。不管外界的环境有多恶劣,她依然于秋季里灿烂,依然芳香如故。

母亲的生命,经历了人世的风雨,依然从容,依然热情似火,依然深深地爱着。那份执着,岂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母亲是美丽的,她的美丽不仅仅在外表,更在于她对家庭、对孩子无私的奉献。回想母亲的生命,我忽然觉得母亲如同那娇小玲珑的金钱菊一般,永远是那么清新俏丽。

母亲离世已经三年了。我再也无法看见母亲侍弄的菊花;再也听不见母亲的絮语;再也感受不到那股直抵心灵深处的幽香了。几度菊花香,季节如故,香气如故,而斯人不在,音容难觅。

本色春秋美文

静寂的黄昏。婕独坐在书房电脑前,耳旁回旋着莎拉布莱曼的《月光女神》,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总是喜欢在音乐中追寻,回味,思索。比如,此时此刻。在音乐中沉浸,然后,是深深被感染后的自哀自怜及无法排遣的忧伤。善良,热情,率真,唯美……这些婕天性或后天中有意及无意中追寻、锻造的东西已永远溶入她的灵魂,再也不能从此改变,就像贴在她脸上永久的标签。

因为善良和热情,婕曾竭尽全力,帮助并照顾过她的亲人,朋友,甚至,那些在街头路过的不知名的乞讨者。每每面对那些无助或悲哀的眼神,她的心总是会在刹那间被打动,然后,不顾别人异样或漠然的.目光,向他们——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伸出她温暖的手,然后,她才能平静地走过,归属到心的安宁。

因为率真与唯美,她在体会到努力奋斗后自身价值得以展现的快乐时,也曾为自己的爱憎分明有意或无意伤害过别人而内疚,而忏悔。天性的善良使她从不愿故意去伤害任何人,哪怕,是曾中伤过她的人。别人给予的痛与恨,她会在短暂的自我折磨后忘却,烟消云散,一梦醒来,打开窗户,迎接她的又是一个灿烂美丽的早晨。

已记不清在哪个网站做过这样的心理测试:把姓名、生日、属相输入规定的程序中,然后,点击,曾得出:热情、奔放、坦诚、率真……诸如此类的结论。当时细细与自己的性格一一对照,她立即不难发现有许多相同之处。由此得出:天生我类性矣!既然,上苍恩赐于她,让她生,让她快乐,幸福,哪怕让她经历那些凡人的苦痛与折磨等人生各味,她也对上苍感激涕零!

这些无不是上苍所赐啊!该如何地感恩于上苍?回报于生她养她的土地?这片蓝天下山清水秀的沃土?

所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该怀负怎样的使命与责任,是每一个心存良知的人应有的胸怀。那么,还再有什么理由去曲意逢合、人云亦云并沉沦于滚滚红尘?不是标榜自己要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最起码,做一个永不失纯真善良的本色小女人尚可吧!


美文-明月几度遗长城

有的地方原可以留在心里,任想象去勾画,大可不必跋山涉水去以疲惫的姿态去拥抱感受的,如长城。

在没去过长城前,曾有多少次与之擦肩而过。不说早几年,曾在长城的脚下,生活和工作了三年,那时候好像随时都可以去的,但是又都没有去成,因为我觉得要去某个地方总的有某个好的借口。就如人与山水的有缘,缘分未至,去又如何,不去又如何?和长城,那之前,是缘分未到了。虽是常常的看到燕山的水瘦山寒中一抹淡淡的影子,但是,只是停留在眼中,或者是如风一缕,从心头掠过,没有多少印象。

至多,是心里的想象。在月下,一轮的皎洁中,月在中天,山如黛,长城纵横。可是万里吧,从那大漠的荒芜中好像无中生有,一直延伸蜿蜒,经过了几世的轮回,突然如海。如何的生?如何的逝?为何,留下的是月下无言的身影。

总是静穆的,这样的无言,这样的沉浸!

只是我去时,长城却是在白日中沸腾!如何,还是那样黑色的城砖,那样条形的方石突兀的横埂在万山群中。山虽是在这个季节,也是苍翠的绿意,然而城砖和条石的静默即使不去想历史的沉静,这数千年来的风雨,注入每一块缝隙的也都是历史云烟消散后的沧桑,长城如此,那泊在长城边沿的铁炮也是如此的。只是,今日沸腾,在长城的肩山、脊背上,都是喧嚣的人声,这种喧嚣,似乎是一种惶惑,是长城几千年云烟在沸腾,还是这来去匆匆的'游客?

一堵城墙,横埂了数万里,静默了几千年。到底,这留下来的是如何的风韵?曾经的杀戮,或者,男人的血汗筑起、女人的眼泪哭倒?但是明明的在那里,任风云变幻,一边是关内,一边是塞外。关内塞外的区别,何止是季节的变迁,又何止是杨柳风和塞外雪花大如轮的区别,总是一种无言的诉说吧。

诉说有谁能懂?当曾经的风云慢慢沉静,站在这灰色的城头,透过箭楼堞墙看,脚下是长城,长城脚下是塞外。塞外,曾经的塞外是如何的样子,总是一种冷清和荒凉吧,这冷清和荒凉之中住的又是哪些人,这哪些人如何去承受宿命中注定的冷清和荒凉?

终是在白日晃晃的阳光中想起心头的一轮明月,秦时明月汉是关。长城、明月,这样的物事,想起来,都还是一种永恒!

而永恒的东西给人的也许不全是一种满足或是满意,如明月,曾经照在头顶的那一轮,在昨天或者旧年,不是也照过旧人的人影,看过江清月白,吟过悲欢离合,而月依然,人却已逝。如此,今日照我的明月到明日也依然照在他人的头顶,是时,他会想起我今夜举头望月的身影?而长城,有多少地方已经破败,已经湮灭。如我,今日站着的城头——八达岭,稍向远方看去,在万山从中偶尔露出的城墙,也是野草丛生。或许明年今日,也是轰然倒塌,颓萎在荒山野草中了。

而脚下的八达岭,应该算是万里长城中保存或是开发的最好的了,但是当因为这偶一心动,陪着她来,也算是缘分已到,只是入眼的满是城墙的古意,古意中值得一游的地方却是寥寥。一处当年毛主席留字的地方——不到长城非好汉,可以留影;另一处——好汉坡,海拔888米,也算是一景吧。其他的地方,论起景物的转换,实在是乏善可呈。除了累,如果说累可以当作攀登长城的感受或者收获的话,那也实在勉强,这弱势的山坡自是不能和泰山或者华山的凶险比,也是不能和一步一景的黄山比的。更何况对我这样自小惯于爬山涉水的人,一双始终在路上的脚也早已习惯了恶水穷山。

只是因为感念同游人的缘,这一趟跋涉倒是在阳光和清风中回味良久,也是入心了。

如明月几度,不管明年他日,世事如何,今日入心得,总是如这长城永恒!风雨会有,今日的景,今日的心总是无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