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国天眼外形的句子汇集5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形容中国天眼外形的句子汇集50句

中国天眼的阅读答案

都说南仁东20年做了一件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24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人称“中国天眼”。他是这项大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人称“中国天眼之父”。而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他的学生。那么,他们造出来的“中国天眼”,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天眼?

首先我们还得追溯到望远镜的发明历史。我 们知道天文望远镜,主要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此外还有红外、X射线、伽马射线等望远镜。最初的天文望远镜是光学望远镜。1609年,45岁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学。早年的电视,收不到信号,屏幕上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这是电磁波信号,包括来自太空的射电辐射。193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卡尔·央斯基,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时,发现银河中心持续的射电辐射,从此有了射电天文学。格罗特·伯雷应聘贝尔实验室失败,1937年在芝加哥附近的自家后院,制造出第一台射电望远镜。这两个小伙子,取得如此重大成果时,都只有二十多岁。

天文学家都想要很大很大的锅盖。以前屋顶上经常会看到“锅盖天线”,口径越大,电视画面越清晰。射电望远镜的“锅盖”,也是如此。所以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提高射电望远镜灵敏度。当年伯雷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抛物面天线直径是【第9句】:45米。美国上世纪60年代在波多黎各建造了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口径305米,在老大位置上坐了数十年。口径100米的射电望远镜,有德国波恩附近的埃费尔斯贝格射电望远镜,以及美国格林班克射电望远镜。而“中国天眼”FAST口径500米,抢到了老大之位。还能不能制造更大的锅盖呢?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不过办法是有的,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 成一个阵列,分布在辽阔的地理空间,收到信号综合分析,就相当于一个超大望远镜了。比如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它的观测能力将是神级的。中国是SKA的首创国之一。

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分布在从非洲到大洋洲的辽阔空间,而美国的阿雷西沃望远镜,和中国的“天眼”,都造在偏远的山窝里——喀斯特地形的洼坑中。这有什么讲究?据专家说,好处不止一个。位置偏远,意味着受其他无线电信号的干扰最小;洼坑地形,是建造大锅盖的理想之地;喀斯特地形,即熔岩地形,排水畅通。建造“中国天眼”之前搜寻选址,找了300多个洼坑,南仁东拄着拐杖,亲自考察了平塘县的几十个候选台址。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地形最理想,获得最高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说:“望远镜反射面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尽管反射面板才1毫米厚,也用掉2000多吨铝合金。”他说,中国“天眼”有很多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都由国内顶级企业建造完成”。组成射电望远镜“镜面”的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有两部分,铝合金背架、反射面面板。这个铝合金背架,是萧山企业东南网架制造拼装的。圈梁、索网和支撑馈源舱的6座高塔,用掉的钢材有1万多吨。美国阿雷西沃望远镜的馈源平台,1000多吨重,几乎固定在半空,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馈源的定位,却缩小了观测角度。王启明说:“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们500米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至少会达到几千吨。这样重的大家伙挂在空中,成本相当大了。”他说,中国“天眼”用了轻型索支撑馈源平台方案,馈源舱只有30吨重。

(《都市快报》2024年9月23日,有删改)

【第7句】: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最恰当的一 项是(3分)

A. “中国天眼”是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该工程团队的核心成员大部分是“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学生。

B. 随着卡尔·央斯基和格罗特·伯雷这两个天才小伙子的发现和发明,由光学望远镜进阶到射电望远镜,世界天文学向前迈进一大步,由此步入现代天文学。

C. 世上的射电天文学家,都想有大口径“锅盖”,这种追求使得抛物线天线直径从最初的【第9句】:45米到后来的305米口径再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望远镜的灵敏度也由此实现了大幅提升。

D. “中国天眼”FAST口径500米,已经到了单口径的极限,如果还想增加望远镜的探测力,就需要使用大量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阵列,国际天文学界正在建设的“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KA)”就是运用了这个构思。

【第8句】: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3分)

A. 早年的电视,屏幕上有时会出现密密麻麻的雪花闪烁,这是因为电视机没有收到外界信号。

B. 无论是射电望远镜还是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选址尤为重要,当初南仁东为了给“中国天眼”寻找理想地,亲自考察了多个候选台址才得以最终确定。

C. 美国阿雷西沃望远镜1000多吨重的馈源平台几乎固定在半空,如果我们按照阿雷西沃的方案,我们500米望远镜,馈源平台重量会是阿雷西沃的好几倍。

D. FAST “镜面”有4450块反射面单元,每一块标准单元由铝合金背架和反射面面板这两个部分组成。

【第9句】: 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为“中国天眼”下定义。字数不超过80个字(包括标点符号)。(6分)

【第7句】: C A项 ,原句中应该是“该工程核心团队的成员”;B项,原文中为“伽利略,在一根管子两端装了两个镜片,对着月亮一看,看到了环形山,从此有了现代天文 学”;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单个望远镜,要做得更大是很难了”。

【第8句】: A A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收不到信号”应该是指收不到视频信号,但可以收到外界电磁波信号。

【第9句】: “中国天眼”是由南仁东发起并投入建设,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为台址,大多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的球面射电望远镜。

(格式1分,人物1分,地点1分,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1分,“世界最大单口径和最高灵敏度”1分,“球面射电望远镜”1分,超字数扣1—2分)

《带眼的贝壳》阅读答案

贝壳怎么会带“眼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带眼的贝壳》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带眼的贝壳

朱军

①我知道父亲和母亲没有一起看过海,也没有一起拣拾过贝壳。我真的想告诉天堂里的爸爸,见了妈妈一定告诉她贝壳就是有眼儿的,一定不要让我的“谎言”穿帮。

②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给父亲带点贝壳去,但我知道这里一定有一份属于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

③我带母亲出来玩,母亲很开心,但我也知道一生勤劳的母亲其实并不向往名山大川,也不向往珍馐美味,在她的心里,没了父亲,什么风景都没有了。

④与其说是让母亲开心,不如说是在了却自己的心愿。

⑤父亲离去以后,母亲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我不敢去想,但我似乎预感到了母亲也将不久于人世,我不想点破心里的这张窗户纸,但面对现实又十分恐慌,就特别想带母亲出去走走,坐坐飞机,逛逛故宫,登登长城,看看大海……

⑥到了父亲去世第二年的夏天,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大哥终于说服了母亲,和两个姐姐一起陪着她来到了北京。大哥因为工作忙,在北京开完会就匆匆赶回兰州了。

⑦那时,我在北京贷款买了一套房子,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家。母亲到了这里看看这儿,摸摸那儿,脸上总带着满意的笑容。那些天,我安排好了台里的事情,专门陪着母亲到处转悠,那些日子应该是母亲一生中最奢侈的几天。

⑧母亲从小在河南长大,出嫁后跟着父亲转战西北,来到兰州,从此便以兰州为家生活了一辈子,中间只去过一次徐州,50多年就在一个地方生活,即便是兰州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

⑨母亲一生没有见过大海,我和两个姐姐就陪伴母亲到秦皇岛看海。到了海边,母亲特别开心,她喜欢贝壳,让我们带她到海边拣贝壳。那时的秦皇岛海边治理得非常干净,早已没有什么贝壳,倒是有很多卖贝壳的小商贩。

⑩于是,我就悄悄地买了几串贝壳,将绳子解开,请朋友悄悄扔在沙滩上。到了傍晚,前脚我的朋友去扔,后脚我和两个姐姐就搀扶着母亲去拣,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边一颗颗地拣拾着贝壳,一边像宝贝似的装进口袋。

11那是我记忆中母亲最开心的一个晚上。那几天,母亲的精神经常会出现恍惚的情况,有时候早上一醒来,着急地跟我说,爸爸缺东西了,叫她给送去。吓得我请了北京最著名的精神病医生给母亲看病。我们撒的贝壳被母亲一口气拣完了,我又偷偷地去买,拆了线绳就往沙滩上扔,卖贝壳的阿姨看见了,好奇地问这是在干什么?

12我的一个朋友悄悄地将实情告诉了阿姨,善良的阿姨感动得热泪盈眶,主动将一大堆还没有穿绳的贝壳推到我面前说:“孩子,就冲你这份孝心,要多少你随便拿,全送你。”

13说着阿姨将剩下的半盆贝壳都送给了我,拾掇拾掇东西就收摊了。阿姨说:“让老太太拣吧,难得老太太喜欢,我赶紧走了,别让她看见我,你们该露馅儿了!”

14无论我们怎么坚持,阿姨就是分文不要。看着阿姨,我心中一阵感动,古语说得好:“孝子不匮,永赐尔类。”孝顺父母是美德,孝敬父母的人会赢得尊重。

15那个海风吹拂的傍晚,我感到心里特别舒服……

16母亲真的拣了很久,我们撒的贝壳几乎都被她拣回来了。母亲高兴地说:“这个海真好,有这么多的贝壳。我多拣点给你父亲带去……”

17听了这话,我又是一阵颤动,刚好了几天的母亲又开始了呓语,母亲拿着贝壳仔细地研究,突然问我一个朋友:“这些贝壳为什么都有一个眼儿呀?”

18我的朋友就嘻嘻哈哈地哄着母亲:“大妈,这大海里的贝壳生来就是有眼儿的。”

19母亲疑惑着,把贝壳用水洗干净,装好,当宝贝似地拿着,嘴里老是喃喃地说:“我给你父亲带过去。”

20我不知道母亲和父亲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于贝壳的约定,也许是一个浪漫的承诺?也许代表只有他们才懂的意义?但我知道,假如有的话,一定是一个遗憾。

【第12句】:请写出本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6分)

时间:_____地点:___人物:______起因: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

【第13句】: 卖贝壳的阿姨为什么分文不要?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写卖贝壳的阿姨?请从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4分)

【第14句】: 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加点词“最奢侈”的含意。并从记叙顺序的角度说一说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第15句】: 第14段中“孝子不匮,永赐尔类。”有两个解释:(1)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2)孝子的孝没有穷尽,永久的把它给与你(指孝子)的同类。结合全文,你认为哪个解释更符合文意?请说明原因。(4分)

【第16句】: 有人把本文的标题“带眼的贝壳”改成“我的母亲”,你认为这样改合适吗?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第12句】: (6分)时间:父亲去世第二年的夏天。地点:秦皇岛海边。人物:“我”、母亲、姐姐、朋友、卖贝壳的阿姨。起因: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我”带母亲去旅游。经过:“我”悄悄地把买来的贝壳撒在海边,从而满足母亲在海边捡贝壳送父亲的心愿。结果: 母亲开心地捡完贝壳,用水洗净、装好,要带给父亲。(各1分)

【第13句】: (4分) 因为卖贝壳的阿姨知道作者买贝壳的原因后,被作者的孝心所感动。(2分)写卖贝壳的阿姨,是运用了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侧面烘托出作者对母亲极为孝顺。(2分)

【第14句】: (4分)“最奢侈”指休闲旅游对辛苦一生的母亲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享受,母亲很少离开家,更不用说是旅游了,所以对勤劳的母亲来说是一种“奢侈”;(2分)第⑧段用插叙,补充交代母亲勤劳简朴的一生,为下文写作者带母亲去海边捡贝壳作铺垫。(2分)

【第15句】: (3分)示例: 我认为是第一个解释更符合文意,“孝顺父母是美德,孝敬父母的人会赢得尊重。”因为作者的孝顺,感动了卖贝壳的阿姨,赢得她的尊重。阿姨免费送贝壳给作者。

【第16句】: (3分)示例:我认为这样改不合适。因为作者用“带眼的贝壳”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带眼的贝壳”寄托了儿女对母亲深切的爱,也表现了父亲与母亲感人至深的真情。以此为题更能够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有魔力字眼的阅读答案

有魔力字眼的是阅读课文里面的一篇短文。小编整理的有魔力字眼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前来查看,仅供参考哦!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

窗外,飘着一根青藤。

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一只好奇的小耳朵,有的像一张灵巧的小嘴巴。

青藤发现,屋里的那位白发老奶奶身边有个男孩,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小男孩仰着脸,对奶奶说:“奶奶,请您帮我抱大橱上的`熊猫好吗?”奶奶微笑着把大熊猫拿给了他。

“奶奶,请给我喝点水好吗?”奶奶微笑着倒了一杯凉开水,还加上橘子水。小男孩笑了,笑得像橘子一样甜……

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也学着说了一句:“风姐姐,请来一下,帮我们吹掉热气行吗?”果然,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像小嘴巴一样的青藤叶子,也说了一句:“雨妹妹,请来一下,我们太渴了。”雨妹妹唱着淅淅沥沥的歌来了,不仅让青藤喝了个痛快,而且把一张张青藤叶子洗得油绿发亮。

“请……”这是个多么有魔力的字眼。她像清风一样凉爽,像细雨一样甜美。

【第1句】:选词填空。

灵巧 灵活 灵敏 灵机

(1)我们每人都有一双(  )的手。

(2)林玲上课时思想集中,头脑反应十分(  )。

(3)陈红能(  )运用学到的知识。

(4)正在大家为难的时候,赵亮(  )一动,想出了好办法。

【第2句】: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闷热(  )

苦涩(  )

昏暗(  )

笨拙(  )

【第3句】: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第4句】:理解并填空。

“一个有魔力的字眼”是指____________,“魔力”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中体现“有魔力”的事例是①小男孩使用了“请”字,使奶奶高兴地给他拿来大熊猫;②________________;③像小耳朵一样的青藤叶子使用了“请”字,使风来给它吹掉了热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过了这篇短文,我也受到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答案:略

解析:

【第1句】:(1)灵巧(2)灵敏(3)灵活(4)灵机

【第2句】:凉爽  甜美  明亮  灵巧

【第3句】:比喻句:青藤上挂着一串翠绿的叶子,有的像……小嘴巴。拟人句:风姐姐来了,青藤在微风中跳起了舞。


中国阅读答案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下面就是中国阅读答案。

“中国”

“中国”这个词至迟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国”,大的不到今天一个省,小的不过今天一个县,最小的只相当于今天一个乡或一个大一点的村,所以总数多得不胜枚举。于是地理处于中心区的“国”就被称为“中国”。这一中心区开始只限于今天的`黄河中下游,主要是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今天的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海河流域、渭河流域还不鸽算“中国”,秦、楚、吴、燕等周更不能称为“中国”。到了秦汉时代,秦、楚等国的旧地都成了统一国家的一部分,渭河流域关中盆地还成了首都所在,这些地区当然都算作了“中国”了。

“中国”的概念始终是模糊的,不明确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内部,人们也可以视其中较边远偏僻的地区为非“中国”。例如在西汉时,今天的湖南、江西虽已设置郡县,却还未被承认为 “中国”,到了明朝,湖南、江西可以被称为“中国”,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还被当作非“中国。”

直到晚清,“中国”作为国家的概念已经明确了,但是清朝的正式名称还是“大清国”、“大清”或“清”。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才成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成了国家的代名词。中国也有了明确的范围一一中华民国的全部领土。

1.依据上文填空。(4分)

①晚清以前,“中国”的含义是:

②1912年,“中国”的含义是:

2.在横线上填写下面两个时期“中国”所包括的具体范围。(4分)

①春秋时期:

②秦汉时期:

3.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①“中国”一词的词义在历史的演变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②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回答。

《“中国”》答案

1.①(2分)地理处于中心区的“国” ②(2分)中华民国

2.①(2分)当时的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

②(2分)除了当时的晋、郑、宋、鲁、卫等国和周天子的直属区外,还包括秦、楚等国。

【第3句】:选做题。①(2分)由模糊、不明确到清晰、明确。 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