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追黄蝶的句子集锦70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形容追黄蝶的句子集锦70条

儿童急走追黄蝶全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思 解析,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落花》全诗

【诗句】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出处】唐·李商隐《落花》。

【意思】诗句从空间、时间上描写了落花乱飞的情状:飘拂纷飞的落花连接曲陌,延绵不断,无尽无休地送走了斜晖。 两句诗对落花本身的.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 的内心不平静。诗人以落花喻自己,如同与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告别。 诗的画面沉重黯淡,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哀。

【全诗】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全诗鉴赏】

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 (846),作者正闲居永乐(今山西永 济)。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 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以落花寓慨 身世,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首联起笔叙事:酒宴散去,客人终 于离去。曲终人散,人去楼空,剩下我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小园里,看落花满 地,随风乱飞。诗人赋闲无事,落寞无 成,心境颓然,恰逢朋友来聚,宽慰心 怀。岂知欢聚后留下的寂寞与悲凉比 往日更深几层! 前一句叙事,看似平淡,实则为后文写景抒情铺一高台, 尤其一个“竟”字,含万端感触。清代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起笔得势, 入手即不同人,以下迎刃而解矣……李玉溪之‘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高格响调,起句之极有力、最得势者。”

颔联承接首联继续描写诗人站在小园里所见之景:花影迷离,模糊了 曲折的小径,连着远处西边凄凉的落晖。此联表面写景,实则兼叙事与抒 情。客人远去,诗人伫立远望,驻足时间之长,目送距离之远,对朋友留恋 之深,对自己身世伤感之重,尽在这两句之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把伤感与失落之情延伸到远处。

颈联直抒胸臆:我柔肠寸断,不忍心扫去这满地落红,这可是我望眼 欲穿盼来的呀,他们还是匆匆离我而去!此联既是写落花,也写客人离 去;诗人既伤落花也悲己,语意丰富,意境哀怨凄楚,令人潸然泪下。此两 句最具柔情,给人以柔弱怜悯之意。

尾联:我惜春爱花,一片痴情,但春花却随着春天毫不留恋归去,只留 下我泪沾衣裳湿。尾联也是直接抒情,抒发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 与失落。我满怀爱花惜花之情,得来的却是沾湿了满袖的眼泪。其凄凉 无奈之情如清代曲复《唐诗成法》卷五所言:“结句如腊月二十三夜听唱 ‘你若无心我便休’,令人心死。”

全诗看似咏落花,怀友人,实则诗人咏物伤己,以花喻己,表漂泊无依 且无奈之情。皆因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于是悲苦失望之际,借花 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落花》一诗手法巧妙,即事抒怀,触景伤情,以花 喻人,且想象丰富,全诗笼罩着伤春惜花悼花之愁绪,情思如痴,委婉动 人,尽显李商隐缠绵哀怨诗风。

关于读书的古诗全诗

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古诗全诗,欢迎阅读。

【第1句】: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第2句】: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第3句】: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第4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5句】: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第6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第7句】: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第8句】: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第9句】: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第10句】: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第11句】: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第12句】: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第13句】: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第14句】: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第15句】: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第16句】: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第17句】: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第18句】: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第19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第20句】: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第21句】: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第22句】: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第23句】: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第24句】: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第25句】: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第26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第27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第28句】: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第29句】: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第30句】: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第31句】: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第32句】: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第33句】: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第34句】: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第35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第36句】: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第37句】: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第38句】: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第39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第40句】: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第41句】: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第42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第43句】: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第44句】: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第45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第46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第47句】: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第48句】: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第49句】: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第50句】: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第51句】: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第52句】: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第53句】: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刘岩《杂诗》

【第54句】: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第55句】: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第56句】: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杨循吉《题书橱》

【第57句】: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第58句】: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第59句】: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第60句】: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第61句】: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第62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第63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第64句】: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第65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第66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第67句】: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第68句】: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宋应星《怜愚诗》

【第69句】: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第70句】: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大嘴乌》古诗全诗

乌者种有二,名同性不同。

嘴小者慈孝,嘴大者贪庸。

嘴大命又长,生来十余冬。

物老颜色变,头毛白茸茸。

飞来庭树上,初但惊儿童。

老巫生奸计,与乌意潜通。

云此非凡乌,遥见起敬恭。

千岁乃一出,喜贺主人翁。

祥瑞来白日,神圣占知风。

阴作北斗使,能为人吉凶。

此乌所止家,家产日夜丰。

上以致寿考,下可宜田农。

主人富家子,身老心童蒙。

随巫拜复祝,妇姑亦相从。

杀鸡荐其肉,敬若禋六宗。

乌喜张大嘴,飞接在虚空。

乌既饱膻腥,巫亦飨甘浓。

乌巫互相利,不复两西东。

日日营巢窟,稍稍近房栊。

虽生八九子,谁辨其雌雄?

群雏又成长,众嘴骋残凶。

探巢吞燕卵,入蔟啄蚕虫。

岂无乘秋隼?羁绊委高墉。

但食乌残肉,无施搏击功。

亦有能言鹦,翅碧嘴距红。

暂曾说乌罪,囚闭在深笼。

青青窗前柳,郁郁井上桐。

贪乌占栖息,慈乌独不容。

慈乌尔奚为,来往何憧憧?

晓去先晨鼓,暮归后昏钟。

辛苦尘土间,飞啄禾黍丛。

得食将哺母,饥肠不自充。

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

弦续会稽竹,丸铸荆山铜。

慈乌求母食,飞下尔庭中。

数粒未入口,一丸已中胸。

仰天号一声,似欲诉苍穹。

反哺日未足,非是惜微躬。

谁能持此冤,一为问化工?

胡然大嘴乌,竟得天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