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说说话孩子不听锦集50条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怎么办?这样做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然而我们会发现,现在好多家庭生活好了,孩子需要什么,都买齐了。但是孩子没以前那么好带,孩子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
为什么父母会认为孩子不听话呢?比如,当孩子要求父母一起做游戏、陪他玩,还有兴趣盎然。否则,你不满足他,说不定就会出现家长不希望出现的“小动作”。
无论父母怎么说,都不管用,没办法,父母最能吼他们,这样更惨了,眼泪就下来,哭天喊地的,不管房子拆了都不罢休!那么父母要如何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呢?下面这几点你一定要知道!
没有天生的好孩子,也没有天生的好父母。爸爸妈妈们,放下自己的姿态,用心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你可能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出门不听话,聪明的家长都这样做
家长最头疼的就是孩子出门不听话,在公共场合无理取闹了。着实是又尴尬又心烦。怎么办?
孩子出门闹脾气,巧妙化解有方法
去商场买东西,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要买一个很贵的玩具,妈妈没有给他买。这孩子大哭大闹,先对妈妈拳打脚踢,后来索性坐在地上撒泼。搞得这位妈妈十分难堪,怎么劝怎么哄也不行。妈妈叹了口气,拿出钱包,准备“屈服”。
有人制止了她:“不能惯着他!不能让无理取闹的孩子得到任何好处,不然你一辈子要受苦。”劝她马上“离开”,不再理这个孩子。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路人对这个孩子说:“你就坐在地上哭吧。你看,妈妈已经走了,她才不会给一个这么不懂礼貌的孩子买玩具呢!大家也不会理你的!”后来,她还摆摆手,让围观的人全都走开。
孩子把抹眼泪的手指分开一道缝,看了看,大家都走了,妈妈也“走”了。他立刻停住哭声,爬起来去追妈妈。看到妈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孩子急了,喊着:“妈妈,等等我!我不闹了!等等我!”
出门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孩子的必需品要齐全。小水壶、卫生纸巾、雨/遮阳伞、零食、玩具等等,尤其是逛街的话,家长一定要考虑到孩子会渴、会饿、会无聊.......所以,吃喝拉撒玩睡这些工作一定要做好喽!
出门前让孩子吃饱喝足,然后随身带的小零食和玩具,尽量选择孩子平时最喜欢的,要不然他很可能在商场里要东要西。
告诉孩子你的行程和计划。如果家长觉得外出都是大人的事,孩子跟着就好,那就错了!你必须要告知孩子去哪里、要做什么,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和期待,或许还有自己的.小计划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比如,在外面饿了累了不要哭,要及时告诉家长;路上跟着家长走,不能自己乱跑等。
外出中尽量顺着孩子
给孩子舒适的出行方式。有的孩子一听到要出去玩就蹦蹦跳跳,有婴儿车不坐,非要自己走,这时家长就依着孩子吧,等他跑累了自然就坐车了;相反,喜欢坐车的孩子,那就不要强迫他自己走路。
请求孩子的“帮助”。家长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处理好,可以试着让孩子和你一起面对新环境,一起研究新事物。比如,请求孩子帮忙把果皮扔进垃圾桶里,孩子完成任务后会非常开心。
让孩子有参与感。尤其是妈妈带着孩子和闺蜜逛街时,化妆品、衣服和包包......孩子统统没兴趣呀,那么,要怎样让孩子耐心的陪你逛下去呢?如果是女孩子,家长可以说:“宝贝,等你长大了也可以涂口红”;男孩子的话,可以问他:“儿子,看妈妈穿这件衣服好不好看?”
孩子哭闹,哄劝方法要得当
尊重孩子的请求。如果孩子厌烦了室内想去室外,就带他去外面走走,在外面玩累了就回到室内。总之,家长不要嫌麻烦,否则孩子一时半会是哄不好的。
安排适合孩子的项目。想让孩子完全配合大人的行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必须要做出牺牲。行程中穿插逛玩具店、买零食的项目,孩子开心了,家长也省心。
不盲目批评,听孩子解释。孩子有时候比大人想象中要听话,不分场合的哭闹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长不要着急上火,先耐心的倾听孩子解释,并表示理解,然后,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根据情况来满足孩子的意愿。
安全问题必须坚守。很多孩子喜欢在人多热闹的地方乱跑乱跳,家长必须制止,绝不能纵容。在出门前跟孩子说好的安全问题,就一定要遵守,如果撒泼反抗,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谈判”,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好,应该怎样做。
带孩子出门的家长心理素质一定要强,否则,一不小心就急火攻心。掌握好管教方法,用智慧来化解“危机”,孩子才会真正的听话。那么,当一名优雅的家长就是这么容易!
孩子不听话?这8个方法比吼孩子更有效……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吼孩子,可是这种做法往往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孩子更容易顶嘴。那么,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下面,笔者来和大家分享8个比吼孩子更有效的方法~
父母给孩子下指令后,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没有即刻反应,马上发出第二道指令,然后一道接着一道,火力迅速升级,很快就硝烟弥漫了。
父母给完指令,在心里至少要数到10,细心观察孩子的反应,孩子若不马上行动,要找到问题所在,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习惯喊“【第1句】:【第2句】:3”,让孩子立马去做自己要求的事情,这个方法有时候管用,经常用就不灵了。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都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父母应该多反省自己:
孩子为什么不马上行动,是否自己对孩子要求太过严格,是否没有顾及全局,我要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跟孩子商量,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去做。
父母要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比如,跟孩子说:“当你喊妈妈的时候,如果妈妈不理你,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的时候,如果小朋友不搭理你,你心里好受吗?当你有问题向老师请教的时候,如果老师没反应,你觉得怎样?”……
父母要告诉孩子,回复别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尊重别人的表现。比如,别人给你东西,如果你不想要,也要说“谢谢你,我不要”,不能装作没听见。
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当父母喊不动孩子的时候,要及时反思自己,平时对孩子是否指令过多、总是控制孩子。
如果父母能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和空间,鼓励孩子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做决定,把属于孩子的事情交给他自己去处理,孩子需要你的意见和提醒时再出现,那么,你的意见和提醒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每个人都讨厌被催促,孩子都会反感父母的催促,所以,父母要尽量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你可以用闹表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这样会取得更好地效果。
父母要知道,养孩子都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着急越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父母要知道该什么时候叫孩子,多观察孩子平时在做什么,尽量不随意打扰孩子,在孩子活动间隙的时候和他沟通。有的父母在孩子忙自己事情的.时候,喜欢打扰孩子,这时候的孩子往往不会听你的话。
孩子都不喜欢唠叨的父母,父母话太密,就等于把自己的话变成白色噪音,适合哄孩子睡觉用,不适合让这样的话进入孩子的大脑。所以父母平时要少唠叨,有重要事情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父母给孩子下指令的时候,必须让孩子明确你希望他此刻做什么,比如,不说“你的桌面太乱了”,而说:“你现在把自己的桌面收拾一下,待会我们好做手工。”
父母下指令的时候不能带有抱怨、指责、数落等负面情绪。当孩子发现自己被父母批评的时候,他更加听不进去你在说什么;因为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批评上了。所以,父母的指令要具体,不能带有负面情绪。
有的时候,父母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以确认孩子真的听到并理解了。
有时候,孩子没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做,并非他成心与你作对,只是因为他年龄小,听觉能力还比较弱;他的大脑还不能很好地加工处理听到的信息,就是说,他的确“听”到了这些声音,但他的大脑可能没有理解并记住你的具体指令。
父母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然后再对症下药,把我们的指令变得更加具体、清晰、简洁。孩子渐渐长大,我们可以逐渐提高指令的复杂程度,锻炼孩子的听觉能力。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要不怒不吼,降服熊孩子拼的是智慧和耐力。以上8个比吼孩子更有效的方法,你可以试一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