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国”的五言诗句

3898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带“上国”的五言诗句

为您整理了102句带“上国”的五言诗句,其中“上国”开头的五言诗句52句,“上国”结尾的五言诗句31句,“上国”在中间的五言诗句19句,供您参考。

“上国”开头的五言诗句

【第1句】:上国有春榜,远人无试期。——出自赵湘《戊子岁东归书事呈庞先辈》

【第2句】: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出自唐·刘驾《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

【第3句】: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出自唐·李商隐《越燕二首》

【第4句】: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出自唐·费冠卿《久居京师感怀诗》

【第5句】:尊公久场屋,上国困泥滓。——出自司马光《送巢县崔尉》

【第6句】:上国谁与期,西来徒自急。——出自唐·贾驰《秋入关》

【第7句】:上国归心绝,千峰去梦深。——出自释智圆《寄湛上人》

【第8句】:上国悲芜梗,中原动鼓鼙。——出自唐·刘长卿《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数事率成十韵》

【第9句】: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出自唐·齐己《戊辰岁湘中寄郑谷郎中》

【第10句】:上国春多雨,西江莲自香。——出自许月卿《寄陈宰》

【第11句】: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出自唐·朱庆馀《宿山居》

【第12句】:上国劳魂梦,中心甚别离。——出自唐·许棠《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

【第13句】:上国友多士,三年期一鸣。——出自程公许《送道传侄旅中赴省》

【第14句】: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出自唐·周贺《长安送人》

【第15句】:上国千馀里,逢春且胜游。——出自唐·姚合《过杜氏江亭》

【第16句】:年欲临志学,上国早充宾。——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

【第17句】:上国洽恩波,外臣遵礼命。——出自唐·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第18句】: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出自唐·李商隐《杏花》

【第19句】:上国名流重,诸方学者寻。——出自林逋《赠金陵明上人》

【第20句】:上国搜贤急,陶公早晚归。——出自唐·裴说《南中县令》

【第21句】:骚坛新领袖,上国旧衣冠。——出自卫宗武《和张菊存寄诗二首》

【第22句】:上国羞长选,戎装贵所从。——出自唐·姚合《送贾谟赴共城营田》

【第23句】:上国一归去,沧波闲至今。——出自唐·许彬《寄怀孙处士》

【第24句】: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出自近代·苏曼殊《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

【第25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出自唐·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第26句】:四方有翘车,上国有蒲轮。——出自唐·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

【第27句】: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出自唐·许棠《秋日归旧山》

【第28句】:上国又逢春,衣裳化客尘。——出自释文珦《立春日》

【第29句】:孤舟半夜雨,上国十年心。——出自翁宏《句》

【第30句】:上国风尘旧,中司印绶荣。——出自唐·皇甫冉《送魏中丞还河北》

【第31句】:上国杳未到,流年忽复新。——出自唐·戴叔伦《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

【第32句】: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出自唐·曹邺《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

【第33句】:上国刈翘楚,才微甘陆沉。——出自唐·李群玉《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沈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

【第34句】:上国携归后,唯呈不世才。——出自唐·齐己《谢王先辈昆弟游湘中回各见示新诗》

【第35句】:上国名方振,戎州病未痊。——出自唐·姚合《九日寄钱可复》

【第36句】:上国旅游罢,故园生事微。——出自唐·韦应物《送姚孙还河中》

【第37句】:上国花应烂,边城柳未黄。——出自司马光《晋阳三月未有春色》

【第38句】:雄都始旋轸,上国专结佩。——出自赵汝譡《赠景建将入都赠别》

【第39句】:寸心唯自切,上国与谁期。——出自唐·黄滔《入关旅次言怀》

【第40句】: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出自司马光《咏史三》

【第41句】: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出自唐·聂夷中《送友人归江南》

【第42句】: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出自唐·刘长卿《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第43句】:上国路绵绵,行人候晓天。——出自唐·权德舆《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

【第44句】:上国曾随计,香名众所闻。——出自戴栩《宋叔简挽词》

【第45句】: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出自唐·刘长卿《别陈留诸官》

【第46句】:上国房心次,仙都太紫微。——出自苏颂《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

【第47句】:上国曾倾盖,文闱昔盍簪。——出自虞俦《挽奚公彦章承奉诗》

【第48句】:上国山河列,贤王邸第开。——出自唐·孟浩然《同卢明府饯张郎中除义王府司马,海园作》

【第49句】: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出自唐·钱起《送僧归日本》

【第50句】: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出自唐·李端《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

【第51句】:上国千余里,逢春且胜游。——出自唐·姚合《过杜氏江亭》

【第52句】: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出自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上国”结尾的五言诗句

【第1句】: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出自唐·沈佺期《春闺》

【第2句】:天河未洗兵,封豕食上国。——出自宋·陆游《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

【第3句】:公愿纾其难,苦求使上国。——出自宋庠《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

【第4句】: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出自唐·李白《陈情赠友人》

【第5句】:輶轩遵上国,仙佩下灵关。——出自唐·卢照邻《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第6句】:子今观上国,志岂为浮名。——出自吴泳《送杨子达入国学》

【第7句】:一朝登上国,飞声凌后宫。——出自舒岳祥《七月二日戏为纨扇新体》

【第8句】: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出自唐·李嘉祐《送侍御史四叔归朝》

【第9句】:无人来上国,洒泪向新年。——出自唐·权德舆《甲子岁元日呈郑侍御明府》

【第10句】:负书游上国,拾芥取荣名。——出自司马光《哭公素》

【第11句】:使轺聘上国,彻俎咨真儒。——出自章杰《防风庙》

【第12句】:白云辞上国,青鸟会群仙。——出自唐·权德舆《送王炼师赴王屋洞》

【第13句】:羁人怀上国,骄虏窥中原。——出自唐·刘长卿《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第14句】:自初宾上国,乃到邹人乡。——出自唐·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

【第15句】:卿云幂上国,秀色连楚薮。——出自李厅《过具茨诸山始达嵩少》

【第16句】:进封加上国,荣拜太夫人。——出自宋·张伯寿《临江仙》

【第17句】:绮纨游上国,多作少年行。——出自唐·李颀《送刘方平》

【第18句】:东吴与上国,万里路迢迢。——出自唐·姚鹄《送人归吴》

【第19句】:三年期上国,万里自东溟。——出自唐·皇甫冉《送卢郎中使君赴京》

【第20句】:有家抛上国,无罪谪遐方。——出自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第21句】:徒云还上国,谁为作中人。——出自唐·皇甫冉《送窦十九叔向赴京》

【第22句】:梦唯怀上国,迹不到他岐。——出自唐·崔涂《秋晚书怀》

【第23句】:孤贫游上国,少壮有衰颜。——出自唐·任翻《秋晚途次》

【第24句】: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出自唐·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第25句】: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出自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第26句】:顷者游上国,独能光选曹。——出自唐·刘长卿《客舍赠别韦九建赴任河南韦十七造赴任郑县就便觐省》

【第27句】: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出自唐·皇甫曾《送归中丞使新罗》

【第28句】:一身来上国,三载别炎方。——出自宋祁《南方未腊梅花已开北土虽春未有秀者因怀昔时赏玩成忆梅咏》

【第29句】:随缘游上国,兴尽即言行。——出自释文珦《追送奎上人还鄞》

【第30句】: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出自唐·杜甫《别赞上人》

【第31句】: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出自唐·权德舆《送别沅泛》

“上国”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第1句】:维时得欧阳,名籍上国通。——出自熊禾《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

【第2句】: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出自唐·张惟俭《赋得西戎献白玉环》

【第3句】: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出自宋·白玉蟾《八月三日即事》

【第4句】:穷穴何山出,遮蛮上国宁。——出自唐·李洞《终南山二十韵》

【第5句】: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出自晁说之《王性之自扬州迂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比赠诗以别》

【第6句】:叹惜寒门士,叨陪上国宾。——出自黄公度《拟上张丞相》

【第7句】:榛芜上国路,苔藓北山楹。——出自唐·刘长卿《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五十韵》

【第8句】:今听当名遂,方欢上国游。——出自唐·顾非熊《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

【第9句】:说尽天涯事,听残上国钟。——出自唐·崔涂《长安逢江南僧》

【第10句】:一听秦声罢,还来上国游。——出自北宋·王安石《送董传》

【第11句】:经术东莱学,才名上国光。——出自姜特立《送潘叔昌主教清湘》

【第12句】:待到中兴日,同看上国春。——出自唐·黄滔《寄从兄璞》

【第13句】:汝向下邳去,吾犹上国居。——出自潘玙《忆舍弟》

【第14句】:犹见南朝月,还随上国人。——出自唐·刘长卿《曲阿对月别岑况、徐说》

【第15句】:月盛中秋色,人亏上国欢。——出自晁说之《新愁》

【第16句】:好景当三月,春光上国浓。——出自唐·唐彦谦《留别四首》

【第17句】:白日新年好,青春上国多。——出自唐·司空图《早朝》

【第18句】: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出自唐·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第19句】:可怜汝阳酒,味与上国同。——出自苏辙《望嵩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