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律动说说幼儿园锦集50条
幼儿园大班教案英语两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英语两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英语两篇1
目标:
【第1句】:通过英语游戏及配对练习,理解学习儿歌。
【第2句】:体验儿歌的趣味性,通过情境游戏大胆地进行表达表演。
准备:
英语CD,儿歌背景图片,装扮材料,
流程:
【第1句】:引出儿歌
【第1句】:Warm up: 歌曲< To market>
【第2句】:(教师出示儿歌背景图片)T: I bring a picture today. What do you see?
(鼓励幼儿大胆文案图片上的内容。)
C:I see a happy pig./ I see a market./ I see a house and a sleepy pig.
【第2句】:理解学习儿歌
【第1句】:T:What happened to these little pigs? Let’s listen to the rhyme together!
(播放CD)欣赏儿歌第一遍
T: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rhyme?
【第2句】:T: Let’s enjoy it again! This time, listen carefully. How many pigs are there in the market? What did they do?
欣赏儿歌第二遍( 教师边念边表演)
T: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story?
(鼓励幼儿大胆文案自己听到的儿歌内容)
幼儿说到的内容,教师完整朗读文案2遍,幼儿跟读。
T: Which pig went to the market? 然后请一名幼儿送小猪回家,其中went to the market 和cried wee wee wee我会请几名幼儿文案选择的理由,Why you choose this little pig? 孩子们没说出来的内容,我就直接提醒比方说Which little pig had roast beef? 先请孩子送小猪,送好整体幼儿练习2遍,行么?)
【第3句】:T: Let’s listen it again. Please help me put the number on the right pig. Which is the first/the second… (把字母贴在小猪身上排序,理清儿歌的顺序。)
贴好以后玩两个游戏
(1) 教师说图片内容,幼儿说图片序列。然后交换
T:Let’s play a game. I tell you the sentence. You tell me the number of it. For example I say: “This little pig went to the market.” You should tell me No 【第1句】:
T:Now change. I say the number you tell me what the picture says.
(2)玩法:幼儿分成两组,面对面站立,一组报出一个号码,另一组说出图片内容,然后交换。我会准备星星贴纸进行计分。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
T:I’ll divide you into 2 groups. Group 1 stand here on the yellow line. Group stand there on the red line. Group 1 say a number. Group 2 should tell me what the picture says.
【第4句】:完整念儿歌
(第一遍我点背景图片,幼儿按顺序念儿歌;第二遍做动作,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第3句】:儿歌表演
【第1句】:2组幼儿分别上前表演
Group 1: You can clap your hands.
Group 2: Come and show the rhyme to us. Ok?
Change
【第2句】:Let’s play a game
幼儿把自己装扮成小猪,然后进行游戏表演。
幼儿园大班教案英语两篇2
活动目标
【第1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单词: bus car train plane boat。
【第2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使用单词:by。
【第3句】: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第4句】: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英语动画片:Let s go by bike
【第2句】:课件-乐趣练习: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
【第1句】:warm up做准备
【第1句】: 律动:《By bus》
师:Let’s go by bus, OK?
【第2句】: Are you happy today ?
师:How do you feel today? Are you happy?/Are you sad? /Are you angry?
【第2句】:想一想【第1句】: 逐一出示交通工具的图片。
(bus car train plane boat)
a、What is it ?
b、where should we park the bus(car/train/plane/boat)?
引导幼儿逐一认读图片上的交通工具。
【第3句】:玩一玩
玩法:幼儿分四组,每组分别请一名幼儿戴上头饰操作相同的“交通工具”比赛谁先到达某个小动物的家。
全体幼儿喊口令:By busBy train ------ 获胜的幼儿得到奖品。
师:Do you like to play a game?(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第4句】:看一看
英语动画片:Let s go by bike
巩固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第5句】:幼儿律动出活动室.《Row row row your boat》
师:Let’s go by boat, OK?
主题班会活动教案两篇
少年向上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我是向上向善好少年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向上向善的意识,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并自觉讲文明有礼貌,做一个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活动主持:班主任
活动过程:
揭示主题:向上向善
【第1句】:班主任谈话:什么是“向上向善”呢?怎么做才能算“向上向善”呢?生活中哪些现象算是向上向善?学生思考后发言。
【第2句】: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认为在“向上向善”方面 应当怎样做? 【第1句】: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第2句】:真诚友善,礼貌待人;
【第3句】:遵纪守法,勤奋学习;
【第4句】:勤奋俭朴,孝敬父母;
【第5句】: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第3句】:欣赏【第1句】: 公益广告-《帮妈妈洗脚》
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下面请欣赏一则关于尊老的广告。
(1) 看广告《帮妈妈洗脚》。
(2) 同学们,看了广告之后,你想说什么呢?
(3) 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尊老的好孩子。
(4) 收集孩子们的意见
(5) 组织学生积极发言,讲讲周围的尊老故事。
【第2句】: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都知道如何尊敬长辈了,那么要是与比自己小的孩子在一起时,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1)欣赏动画《孔融让梨》。
(2)谈感想,小组讨论如何去爱护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文案你是怎么做的呢?
(3)收集孩子们的意见
(4)组织他们讲解生活中爱幼的小事例。
【第4句】:巩固提高,持续影响 【第1句】:要求学生回家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第2句】: 开展“三心”活动。(即让父母开心,让父母放心,让父母舒心。)
【第5句】:结束语 班主任:文明礼仪,尤其是“尊老爱幼,敬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大声说: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少年向上主题班会教案篇二: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第1句】: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第2句】: 教会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做真善美的'人。
【第3句】: 为周五社会实践活动做准备。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4日
活动过程
导入
【第1句】: 齐唱《地球你好吗?》
【第2句】: 猜谜语: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和你最亲密。我不是你的手脚,但我最听你的话。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谜底(习惯)
【第1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第1句】:学习习惯小测试
【第2句】: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①首先学习上有明确目标
②课堂上不走神,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发言、积极与同学讨论问题…… ③课后作业及时独立完成
④及时整理错题,整理试卷
⑤认真书写,规范答卷
⑥做到:先复习后作业,先预习后听课,天天清、周周结。
【第2句】:好习惯与坏习惯对我们的影响
【第1句】: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举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华盛顿
【第3句】: 坏习惯的危害:
通过两则故事来体现。
【第3句】:讨论:我们的身边存在哪些不良习惯
【第4句】:讨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5句】:讨论:改掉坏习惯的方法。
【第6句】:结合本次活动所讲,讨论实践活动当天我们该如何做。
课文《春》教案两篇
【第1句】:
教学目标:
【第1句】: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第2句】: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第3句】: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第4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教学重点:
【第1句】: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
【第2句】: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
课前准备:
【第1句】: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认知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第2句】: 有感情的朗诵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得多,读得熟,可以领会得深切,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帮助学生掌握写景技巧,可选择重点语段进行精讲分析,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新课,展现春的意境
【第2句】:整体感知课文
【第1句】: 听录音(配乐朗诵)
【第2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展示生字词卡片)
【第3句】:提问:
a、文中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b、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按“盼春----绘春---赞春”划分文章层次。
c、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第3句】:品读探究语段
【第1句】:分组讨论:你喜欢那个画面?为什么?
【第2句】:教师明确: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并选两幅图作为指导的重点,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
A、分层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如:春风图中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有感。
B、巧用词,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如:用词的准确;叠词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名称 特征 角度(顺序) 写法 修辞
春草图 嫩、绿、多、软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春花图 多、艳、甜 由高到低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春风图 和悦 触角、嗅觉、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春雨图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由远到近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第3句】:探究质疑:
(1)、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已经构成了一幅春的画图,可否删去迎春图?为什么?
(2)、课文结尾为什么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三了解比喻的作用)
(3)、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第4句】:拓展练习
【第1句】:“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试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这四种雨各写几句话。
【第2句】:仿照《春》,写一篇《秋》。
【第2句】: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
3.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第1句】: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
【第2句】:引导学生学习用美的语言来表现景物的美。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2.,解决生字词的音形义。
三分钟演讲:
【第1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二位同学即兴描绘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来提醒学生要抓住一些特征进行描绘,并向本课学习写法。
【第2句】:检查预习:
1.三人抽查背诵片断,
2.二人上黑板默写字词。
【第3句】:范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给学生以美的启迪)
学生结合练习一听读时思考给课文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
【第4句】: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抽签提问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异议的学生补充后教师评议。
2.请学生思考第二段与后面各自然段的结构关系。并说明理由。采用自由发言式。(总分)
【第5句】: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图春草图:
1.请一学生速读课文,分别用两个字概括3-7段的内容:
2.抽查提问,
3.师生共同归纳。
布置作业:
【第6句】:布置作业:
在家庭本上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二(A)
说课精要
分析短文一项对于快班的学生非常必要,把写作训练变成学生日常必的经常性的练习,化整为零。易于潜移默化。
《晏子故事两篇》教案
【第1句】: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习运用比喻和类比推理讲明道理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这一推理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辩证性。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于不凡的勇气和智慧,学习他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辩论艺术的美。
【第2句】: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要注意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语言,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语言的逻辑力量,并进而分析人物形象。亦可排演课本剧,让学生点评。
【第3句】: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l、重点:学习比喻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解决方法:找优秀学生讲解,教师点拨。
【第2句】:难点:比喻、类比对讲明道理的作用。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第3句】:疑点:哪些地方可体现晏子思维的敏捷,他是如何巧妙攻击对方的。
解决方法: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教师明确。
【第4句】:课时安排
1课时
【第5句】: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第6句】: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l、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包括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第2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第3句】:表演课本剧,并组织点评。
【第7句】:教学步骤
导语辩论使人睿智,睿智使人语言犀利。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歌德和一位尖刻的批评家狭路相逢,两人面对面站着,批评家说:“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赶紧站到一边,微笑着说:“我正好相反”。
可见巧妙的语言能让人转败为胜,由被动走向主动。今天,我们学习《晏子》故事两篇,仔细品味晏子过人的智慧、犀利的语言。
(一)整体感知
【第1句】:借助工具书,排除文字障碍。
以,因为;短,身材矮小;延,迎接,引进;道,通“导”,引导;于,您;睡,脚后跟;宜,适宜;辱之,羞辱他;坐,犯罪;盗,偷窃;赐,赏赐;诣,到……去;曷,同“啊”;固,本来;席,座具;徒,只是;其,它;然,这样;熙,同“嬉”,开玩笑;取病,自取其辱;焉,相当于“啦”。
【第2句】:指定两名优秀学生讲解,各讲一则故事。第一则略,第二则详。
【第3句】:小结
第一段,写楚王君臣定计欲辱晏子。
第二段,写晏子机智巧妙地折服楚王。
【第4句】:突出重点(教师强调)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比喻证明“齐人到了楚国之后就变成盗贼了”这一论断,并通过推理证明“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的结论,楚王无言以对,自嘲“寡人反取病焉”。
【第5句】:如果晏子不使用比喻推理而直接和楚王辩论,结果会怎样?
一开始,晏子便处于被动地位,如不运用巧妙的比喻,很难解围,因为晏子不能躲避问题,如他承认这人“盗”则说明齐人善盗;如否认,则使楚人瞧不起,稍不留意,晏子就会陷入两难境地。如不使用橘、枳比喻,从而推出楚水土使人善盗,便不能转被动为主动,就不能削减楚王的嚣张气焰。
【第6句】: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晏子是如何不卑不亢,巧妙攻击对方的?
他抓住了楚王“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由一个“固”字打开了缺口,表面回答楚王的问话,实则步步紧逼,置楚王于理屈词穷的境地。
(二).总结、扩展
l、.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争霸。外交上的胜负,成为当时兼并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晏子出使楚国的具体原因姑且不问,但是楚王妄图尊大,无缘无故欺辱来使,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的逞强霸道。晏子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对他本人的侮辱,而是关系到齐国的尊严,因此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他在蛮霸的楚王面前不卑不亢,从容镇定,针对楚王所持的口实,巧妙设喻,给以有力的反驳,而且乘胜反攻,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使民善盗”的帽子扣到楚国的头上,置楚王于理屈词穷的尴尬境地,表现了一位外交使臣不凡的勇气和智慧。
晏子折服楚王的话不长,却十分尖刻有力,主要是很好地运用了类比推理和比喻的方法。当楚王先发制人突然提出“齐无人耶?使子为使。”、“齐人善盗”的侮辱之词后,晏子神思妙语,或推理或比喻,句句设伏,步步逼近,终于胜利地折服了对方,显示了一位外交家所特有的应变才能。而愚钝逞强、目中无人的楚王被晏子预设的逻辑绳套牵着走,最终只有陷入羁绊,彻底服输。
【第2句】:扩展
辩论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应试教育的缺点:教育观念封闭;教育功能偏颇,忽略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表面;教育对象少数,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是选拨适合教育的儿童,被淘汰的学生过多;教育方式的机械,教师忙于满堂灌,强化训练,题海战术;教育评价单一,以升学为教育目的,以考试分数作为惟一评价标准;教育效益的近利,侧重于眼前既得利益,无暇顾及社会的变革要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
【第8句】:布置作业
【第1句】:找出这篇文章中的成语并解释
【第2句】: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l)使狗国者从狗门人()
(2)使子为使()(3)今方来()
(4)何坐()
(5)叶徒相似()
(6)其实味不同()
【第3句】:翻译下列文案
(1)吾欲辱之,何以也?
(2)缚者局为者也?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5)圣人非所与熙也。
(6)寡人反取病焉。
【第9句】:板书设计
晏子故事两篇
事:晏子使楚
人:晏子——聪明楚王——愚蠢
情节:使小门入;齐是否有人;谁善盗
道理: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不肖使者使不肖主;楚之水土使民善盗
【第10句】: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记录晏子思想言行的一部书,相传是晏子所作,实为后人根据晏子的逸闻轶事编写的。全书八卷(篇),包括《内篇》六卷(《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外篇》二卷,共收录200多个简短故事。
晏子(?一前500),名婴,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卿,历任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他主张以礼治国,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件相提并论。
—《译注析评古文百篇》曲树程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小时了了
[南北朝]刘义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远礼有盛名,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日:“昔先君什尼与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图大踧躇。
【第1句】: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②既通,前坐。()
③远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④人以其语语之。()
【第2句】:文案下列文案的意思。
①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第3句】:指出下列文言文案的句式。
①既通,前坐。()
③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第4句】:文举说陈韪“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句】:孔融的聪明表现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第1句】:①拜见②已经③认为……奇怪④告诉
【第2句】:略
【第3句】:①宾语前置②判断句
【第4句】:现在不佳
【第5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