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读还能说说我的发现聚集200句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我会读还能说说我的发现聚集200句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第1句】: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1、我会认:

⑴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⑵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⑶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⑷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⑸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⑹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⑺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

交通

支招

一支笔

九龙坡

龙头

巨龙

龙舟

利益

有利

平凡

利用

要求

请求

凡人

凡是

2、我会写:

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第2句】: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建议

1、我会读:

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2、读读背背:

教师示范读。

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3句】: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文案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4句】: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语文园地一》的精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第1句】: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第2句】: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第3句】: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第4句】: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第5句】: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时间:6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第2句】:三课时习作

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文案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文案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学生完成习作

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的`听写词语。

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文案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文案,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文案,再读一读,文案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文案?

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文案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文案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2句】: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第3句】: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第4句】: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第1句】: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第2句】: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第1句】: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第2句】: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1句】:识字加油站。

【第1句】: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第2句】: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第3句】:识字游戏“开火车”。

【第2句】:字词句运用。

【第1句】: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第2句】:在小组内演一演。

【第3句】: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第4句】:文案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文案。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文案。

【第3句】:书写提示。

【第1句】: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第2句】: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文案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3句】: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4句】: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魔力话题】

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们知道吗?动物王国,那可是一个充满奥秘,有趣的王国。比如:鹦鹉会说话;萤火虫会发光;松鼠的尾巴,像降落伞。今天,让我们走进动物世界,去了解、探究、发现动物们那些绝技和有趣的地方。我们今天的话题是:有趣的动物。

【思维爆破】

文案你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绝技和有趣的地方。

【交际魔方】

模仿一: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发现动物的特点。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观察动物(实物、视频),发现动物的某特殊本领与奥秘,以及有趣的地方。文案自己喜欢什么动物,再文案它有趣的地方。

【第2句】:文案动物的外形+有趣的地方。

【第3句】:观察、发现、小组讨论,文案动物外形+有趣的地方。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第33句】: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第2句】: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第1句】: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2句】: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第3句】: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第4句】: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第1句】: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第2句】: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第1句】: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第2句】: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第三课时

【第1句】: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第1句】: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第2句】: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第2句】:快乐读书吧。

【第1句】:读读材料。

【第2句】: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第3句】: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第4句】: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第5句】: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第3句】: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三》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读音节,巩固声母、整体认读音节。二是读音节词语,选出自己秋游时想带的物品的音节词语。三是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系统复习。字母分类按顺序排列,以帮助学生区别 和记忆。四是课外拓展,和大人一起读儿歌《小鸟念书》目的是在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

学前准备:

【第1句】:音节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第2句】: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用拼音)

教学目标:

【第1句】: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第2句】: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什么,并能选出来。

教学重点:

【第1句】:读音节,会区别形近、音近和声母、韵母和整体认音节。

【第2句】:能正确拼读音节。

学前准备:

【第1句】:多媒体课件。(教师)

【第2句】:红牌、黄牌卡片、音节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用拼音

【第1句】: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去迪士尼乐园游玩,现在你们的手上都有一张门票,需要你们拼出音节,才能进去。

【第2句】: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第1句】:多媒体课件出示五组音节。

【第2句】:学生自由拼读,仔细观察,文案发现了什么。

【第3句】:请同桌互相拼读,注意它们的拼音帽子到底是第几声。

【第4句】:每人挑选其中的一组,同桌互相文案两个音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用卡片出示认读。

【第3句】:比一比,读一读。

教师指导游戏:学生每人准备一套黄牌(黄色卡片)和红牌(红色卡片),并将每组音节分别写在上面。

方法:请学生听老师或一名同学抽读“读读比比”中的音节,大家一起玩举牌游戏,读出的同学可以进门观看。

【第4句】: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第1句】:学校将要组织秋游了,幼儿园时去秋游,总是家长们帮你们整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整理呢?要带些什么东西呢?书上已经告诉我们了,让我们来读一读。

【第2句】:这些东西只是给大家一个建议,你可以选择带些你认为有用的可这里没有提到的东西。请大家把你在秋游时想带的东西用笔简单画下来。

【第3句】:交流,并文案带上这些东西的理由。

【第4句】:出外游玩,除了带好你认为必要的这些物品外,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第5句】:是呀!动物是我们的朋友,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和它们交朋友,文明游玩。做个环保、友好的人类使者。

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乏味的字符,要让学生爱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教学中我通过课件情境展示音节,有利于减轻学生对拼音的厌烦心理,从而使学生对拼音产生“好感”,能快乐地走进课堂学习拼音。引导学生对比并交流,让学生正确区别形近、音近的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这样有助于巩固拼音,提高拼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第二课时

(用拼音、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

教学目标:

【第1句】:熟读声母表、韵母表和整体认读音节。

【第2句】:认识汉字的趣味性,一个汉字可以组成很多很多词语。

教学重点:

复习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拼读音节。

学前准备:

【第1句】: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第2句】: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用拼音

【第1句】:复习声母。

【第1句】:多媒体课件出示23个声母,指名学生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

【第2句】:区别形近声母

b—d p—q f—t m—n

【第3句】:区别音近声母

n—l z—zh c—sh s—sh

【第4句】:再熟读,背声母。(指名读,同桌互背,自由背)

【第2句】:复习韵母。

【第1句】:复习单韵母ɑ、o、e、i、u、ü。

【第2句】:复习复韵母。

(1)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2)复习特殊韵母:er。

(3)复习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4)对比读

ɑ—ɑn—ɑnɡ e—en—enɡ

i—in—inɡ un—ün—üe

iu—ui—in ɑn—ɑo—ou

(5)连起来熟读、记忆。

【第3句】: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1)分类读。翘舌音、平舌音;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

(2)熟读、记忆。

字词句运用

【第1句】:读一读,说一说。

【第1句】:导语引入:同学们,汉字非常有趣,一个看时可以组成很多词语,就像植物的枝条,花朵一样,我们瞧:课件出示“车”组成词语图。

【第2句】:指导认读“车”组成的词语。

【第3句】:“车”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让这根枝条越来越多呢?

【第4句】:指名回答由“车”组成的词。

【第5句】:拓展其它汉字一字多词的练习。

【第6句】:读词,加强记忆。

【第2句】:拼一拼,写一写。

【第1句】:导入:同学们,这些拼音你都认识吗?能不能写出汉字呢?

【第2句】:学生在书上写出对应的汉字。

【第3句】:师巡视,纠错。

【第3句】:课外作业。

和大人一起读《小鸟念书》。

【第1句】:《小鸟念书》,学生先自由读课文,借助讲解书或工具书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字、词。

【第2句】:认真学习文中的重点词语:稀稀沙沙、叽叽喳喳。

【第3句】:课下与父母一起读《小鸟念书》。

【第4句】:与大人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教学主要是对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复习。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孩子去读、去背、去发现、总结规律。采用分组读、分类读、对比读等多种方式,将枯燥的复习巩固变得充满乐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巩固掌握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第1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第2句】:初步了解多义词。

【第3句】:积累词语。

【第4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第1句】: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第2句】: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课前准备:

【第1句】: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第2句】:教学课件。

【第3句】:识字“苹果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第1句】: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文案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

【第2句】: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第1句】:我会读

【第1句】: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第2句】: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第3句】: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第2句】:读读背背

【第1句】: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第2句】: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第3句】:自由背诵小诗《鞋》。

【第4句】: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第1句】:口语交际。

【第1句】: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第2句】: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第3句】: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文案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第4句】: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第2句】:识字交流,擂台赛。

【第1句】: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第2句】: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第3句】:布置下一期擂台赛内容:看谁积累的食品商标最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及我的发现等,我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今天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由于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学生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王祥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文案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

在评选时各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只有一个小组成员互相对立,选优秀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能统一,选出以后当我在全班进行颁奖时有同学又开始反对,这时我以他们为例为学生讲了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警示,我将这小组的评奖资格取消。这样在小组里练习了口语。第二节学生说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不少学生都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事什么借橡皮了等,不能突出故事中的人物,我想如果先让他们文案他们身边的英雄,给他们一个点的概念再放手可能会更好。接着,讲我的发现,发现三个句式的不同等学生掌握得较好。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第1句】: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第2句】: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

【第3句】: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第4句】: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第1句】: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学会写祝福的话语。

【第2句】: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第3句】: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

【第1句】: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第2句】:讲授新课。

【第1句】: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

【第2句】: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第3句】: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第4句】: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

【第5句】: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第6句】: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

(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

【第7句】: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第3句】: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第1句】:师范写,并指名文案书写规则。

【第2句】: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第4句】: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第1句】:谈话导入。

【第1句】: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第2句】: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

【第3句】:谁会读:皮(果皮)(树皮)。

【第4句】:指名读,开火车读。

【第2句】: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第1句】: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第2句】: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第3句】: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第4句】: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第3句】: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第4句】:做一做。

【第1句】: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第2句】: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第3句】: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

(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第4句】: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第1句】:落实“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两项训练。

【第2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我的发现

【第1句】:读读“学习伙伴”的话。

【第2句】:自己读读短文,文案短文中讲了几个字?

【第3句】:老师出示汉字部件,请学生动手拼摆。

【第4句】:展示拼摆结果,并文案自己的想法。

千 口→舌舌 甘→甜土 里→埋

木 帛→棉人 门→闪马 门→闯

心 门→闷合 手→拿手 分 手→掰

【第5句】:读“我会认”中的汉字,文案自己的记忆方法。

【第6句】:反复读短文。

【第7句】:你能再举例文案运用抓分、组合法记忆的汉字吗?

【第2句】:日积月累

【第1句】:完成“我会填”的训练。

⑴认识要填的汉字,分别认读。

请──情 完→玩 得──很 跳──桃

⑵自己试着填空。

⑶集体订正。

⑷小结:在学习中应该区分字形、字义。

【第2句】:完成“我会读”的训练。

⑴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学习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⑵小组自行学习。

⑶小组间赛读,开展“夺红旗”比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第1句】:落实“口语交际”“展示台”训练项目。

【第2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有序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插图。

【教学过程】

【第1句】:口语交际

【第1句】: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小熊要过生日了,请小猴去它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的对面,河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帮助小猴过河,请大家帮小猴设计一座桥。现在,我们把设计的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推荐自己的小桥。

【第2句】:准备介绍词,小组讨论。

【第3句】:小组间互相交流。

⑴每组派代表向小猴介绍自己的小组设计的桥。

⑵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

⑶评选展示最优秀的桥。

⑷扩展情景,延伸交流。

【第2句】:展示台

【第1句】:看图,了解图中大意。

【第2句】:请学生说小猴怎样把皮球捞上来。

⑴分小组讨论。

⑵小组汇报。

【第3句】:同学评议哪个小组的方法想象最合理。

【第4句】:老师小结,肯定认真观察的孩子。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大家展示自己课外学习所得,展示与同学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1、课堂小练习。

2、生字认读卡片。

3、“辩论会”的活动主题牌。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六组词语的共同构词特点:重叠形式相同;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1、请学生自由读词语,文案这些词语有哪些相同之处,再读读这些词语,注意把握这些词语的朗读节奏。

2、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自由练读四组同偏旁的字,文案每一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处。

⑵ 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⑶ 通过组词的形式,认读记忆八个生字。

⑷ 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识记。

2、我会填:

⑴ 看题目,文案这道题要我们干什么。

⑵ 仔细读读每一组字,文案你有什么发现。

⑶ 独立完成练习。

⑷ 四人小组交流互改,有不能确定正误的,提出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3、我会读:

⑴ 自由练读。

⑵ 文案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懂得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

⑶ 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

⑷ 交流该怎么来读这首诗,再自由练读。

⑸ 赛诗会──年谁读得最好。

〖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请一位学生把教材提供的材料以第一人称讲述,并向全班同学求助。

2、小组讨论:他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4、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老师小结。(两种情况:一是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二是不要把小龙的名字记下来)

5、小小辩论会:

⑴ 学生按观点不同分成两队,先分小组讨论搜集支持本文观点的理由,再在本队中确定三位辩手,帮助他们准备发言。

⑵ 双方辩手陈述。

⑶ 自由辩论。

⑷ 老师小结。

〖展示台

1、请学生,了解公民的概念。

2、让学生文案作为公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小结,并启发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4、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已经为集体为社会做了些什么。(如果有实物可以展示并作介绍)

5、再想想文案还可以为集体为社会做些什么。

6、展示自己或几个人合作的关于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建议这次语文园地教学用2课时,其中口语交际用1课时。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的内容浅显易懂,重在让学生感受小男孩体贴父母的童心再结合自己作比较。让学生懂得爱不光是父母给我们,我们也同样可以给父母。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7

教学过程

【第1句】: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

板书

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2句】: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第3句】: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第4句】: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文案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文案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

重点

,但是适当理解文本,

感悟

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5句】: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

课件

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

重点

看清

难点

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

4.教师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com

设计意图: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第1句】: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重点)

【第2句】: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难点)

【第3句】: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第4句】: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第5句】: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第1句】: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第2句】: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1句】: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第1句】: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第2句】: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第3句】: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第4句】: 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第5句】: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第6句】: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第7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第8句】: 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情景动画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中认识词语。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更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第2句】: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第1句】: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第2句】: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第3句】: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第4句】: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第3句】: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第1句】: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设计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文案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第2句】: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第3句】: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第4句】: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文案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第5句】: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第6句】: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有趣的比赛动画,理解并体会高兴、难过、生气、害怕四种情感,并且会用这四个词语说话。

【第4句】: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第1句】: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第2句】: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第3句】: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第4句】: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第5句】: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第6句】: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第7句】: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第8句】: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第9句】: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一年级对学习古诗的要求是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首诗内容浅显,参照插图读诗学生就基本能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公鸡的形象活起来,有声有色,感受到古诗语言的魅力。积累优秀诗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5句】: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第1句】: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第2句】: 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第3句】: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第4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5句】: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第6句】: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喜羊羊参加动物王国运动会”的一系列情境。课件动画里的人物是学生熟悉并喜欢的,因此,以动画人物为主体的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9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第1句】: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第2句】: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第3句】:正确地读写文案。

【第4句】: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第1句】:我的发现

 【第1句】: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第2句】:指名读,文案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第3句】:分男女生读

【第4句】: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第2句】:日积月累

 【第1句】: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第2句】: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文案。

b、指名读文案。

c、写文案,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文案又对又美。

【第3句】: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文案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第3句】: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第1句】:展示台:歌唱春天

 【第1句】: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第2句】: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第2句】:我看到的春天

 【第1句】: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文案: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第2句】: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第3句】: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第3句】: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4句】:我画的春天

 【第1句】:自由画春天

【第2句】: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第3句】: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第4句】: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第5句】: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第5句】:识字擂台

 【第1句】:四人小组赛

【第2句】:优胜者赛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⑴ 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⑵ 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⑶ 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⑷ 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⑸ 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⑴ 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⑵ 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⑶ 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2、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⑴ 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⑵ 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⑶ 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⑷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外出打猪草,放牛放羊赶鸭、采集草药、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文案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第1句】: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⑴ 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⑵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⑶ 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第2句】: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第3句】: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文案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语文园地一》优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是结束拼音教学而进入识字教学后的第一次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性较强的练习作业。有七项内容,分别是巩固识字拼音,分清声、韵母;认识反义词;巩固识字;认识事物说完整句的练习;有认识姓进行课外识字的练习,以体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兴趣又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所以,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巩固汉语拼音,区分声、韵母,能正确抄写,巩固32个生字,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激发在生活中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画有代表声、韵母的车厢图的黑板一块;设计成火车票的拼音卡若干;带姓氏的花;卡,头饰,《咏鹅》图。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1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火车声音──今天天气真好,秋高气爽。老师带你们乘坐火车去秋游,怎么样?

2、火车已慢慢靠站,听!广播里传来了列车员的声音:欢迎你们乘坐本次列车,旅客们请注意,本次列车已经到站,请乘客们看清自己的车厢以及座位号。

3、文案听到了什么?

4、从抽屉里拿出老师分给的拼音。(声母与韵母卡片,根据学生人数可灵活设计成几组车厢,或卡车司机,或服务员等,以确保人人参与。)

【第2句】:复习声母、韵母,并进行归类

1、师指着黑板问:有几节车厢?他们分别叫做──

2、请小朋友拿出车票,仔细辨认自己的车厢以及座位号。

3、小朋友看这黑板上的火车图回答声母、韵母。

4、把自己的车票介绍给四人小组听。

5、把自己手中的车票贴到相应的车厢里。

6、小朋友们这么守纪律、有秩序,想不到这么快就上了火车。你们认识他们吗?

7、开火车读一读:

⑴ 在读准音的同时,引导学生巩固发音方法。

⑵ 随时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语言愉悦。

8、写一写:

⑴ 发拼音练习本,把分好类的声、韵母按顺序抄在四线格内。

⑵ 同桌互相检查,师生共评价。

【第3句】:找朋友

1、你们为什么不上火车呀?让小朋友仔细瞧一瞧你们的车票。哦,原来,他们坐的是卧铺,分上铺和下铺。

2、 上铺的上在哪里?

3、 小朋友,你们说上铺的朋友会是谁呀?(出示下)

4、 左边的朋友找右边的朋友: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5、 交流生活中的反义词──对口令练习。

6、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座位,火车就要出发了。──音乐想起。(小朋友做动作)

【第4句】:谁结识的朋友多

1、你们看,车厢可热闹了!你姓什么?我姓什么,他们在结交朋友。

2、认认班里小朋友的姓,看谁结交的朋友多?教师师范(出示姓氏花),认一个,涂一个。

3、四人小组合作,涂文中的姓氏花,并演示汇报。

4、你还知道哪些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2、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1句】:激趣导入

小朋友,火车还在行驶,让我们一起在火车上快乐地做游戏吧。

游戏:识字接龙

1、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或两个以上的同学,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要读得又快又准,如果读错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看谁最快读完手中的识字卡,就可以得到小小的奖品。

2、尽量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卡片中你认为是一类的试着摆放在一起。

4、请摆好的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第2句】:找朋友

1、老师随机发给学生动物头饰或词卡头饰。

2、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

3、请带词卡的小朋友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如:熊猫爱吃竹子。我家有电话。)

5、试着连一连:请学生在书上做练习,指导用尺子连线的方法,同桌互相检察,帮助,老师巡视辅导。

【第3句】:谈话导入

小朋友,游戏做完了,休息一会儿,我们来谈谈话,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没有仔细观察过,爸爸、妈妈和你常做的事有哪些呢?

1、学生自由发言。如:爸爸看报纸。妈妈做饭。我学习。

2、出示书上的文案,学生读一读。(建立文案的概念)

3、同桌互相读,指名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大胆读。

4、看图说文案。

5、出示三幅孩子活动的图画。

6、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桌讨论后,指名说。(只要求把文案说完整即可)

8、小朋友刚才是看图说句,现在我们只有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出示:沙沙_______________。)

9、请你想一想,再说一说,沙沙在做什么?学生自由充分地说,不必要求一种统一的形式。

【第4句】:图画导入

小朋友,又说又玩也累了,来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吧

1、请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注重学生观察和体会)

2、师: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到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了这只大白鹅。

3、出示古诗。

4、教师范读。

5、激趣: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6、学生试读。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正确,读清楚。

7、组织学生评价。(读得好,好在哪里)

向参加朗读的学生相机提出:你们为什么这样读?以此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8、教师带读,学生自读,比赛读。朗读时引导学生语速稍缓,避免唱读。

【第5句】: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学习的乐趣,请小朋友张开想象的翅膀,到自己的梦想之地去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