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孩不用羡慕别人说说集合5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我的男孩不用羡慕别人说说集合50条

不必羡慕别人的精彩你要活得自在的人生哲理

从小到大,我们都活在别人“精彩”的阴影里。

小学时最常听到的就是谁睡家的孩子读书多好,你那么好的条件,就考这个成绩?

这个还算一级恐怖,心理的阴影面积随着年龄正比成倍增长。

比如上大学时,高中同学聚会永远只能听别人聊大学的精彩,好不容易想开个口文案自己的大学生活。

别人问你在哪个大学读书?一句话就能把你噎死,这得鼓起多大的勇气才能说出自己在京西技校啊!

工作后,会有很多人问你:在那买房了吗?你嫁的人有钱吗?婚礼打算在哪个小岛举办?你家的小孩喝哪个国家的牛奶?

其实这些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想说一句:反正喝的不是三鹿!

在北京这些年,我听过最多的问题除了什么时候结婚,就是你在北京买房了吗?

其实我身边的很多同事一开始也并不想成为房奴,只不过总有各种压力和信号告诉他们只有买房子了才能结婚,只有买房子才叫过生活。

可是回头想想,这是真的精彩生活吗?

我有很多同事,原本租在公司附近,后来为了精彩生活,东拼西凑几十万付了首付在“六环”的昌平、廊坊、燕郊买了个不到100平的房子,然后月供近1万开始着长达几十年房奴长征。

这还只是开始,原本他们上班需要十分钟,自从有了房子后早上8点开车的能从燕郊一路堵到中午。从昌平坐地铁的同胞们,且不说要在地铁里晃悠2个小时,你还记得在西二旗挤地铁的日子吗?传说中的不用走路后面有人推着你前进,还有挤怀孕就是从这里开始。

过了几年实在受不了继续在市区租房子,然后买的房子租不出去,放着养蚊子。

按他们的话说:这不叫精彩,叫很无奈!

当然,如果我们所谓的精彩生活是建立在扣掉父母辛苦一辈子积累下来的所有财富,也就是他们挂在口中说的棺材本,那么我们会过得精彩吗?

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有房,起码我们自给自足不啃老,虽然不出彩,但过得自在。

前HR同事是杭州人,交流比较多,我经常开玩笑叫她大表姐。

大表姐同居的男朋友是山西的,从大学长跑8年在所有人眼里基本算是一辈子就差生猴子,有一次吃饭时她跟我吐露心理话,竟然是:不知道要不要嫁给他?

我愣了,说:大表姐你拉倒吧,就你这样有人要就不错了,而且都同居那么久了你这支股票谁还敢接盘啊,万一喜当爹什么的就不好了,你还犹豫个毛球。

大表姐习惯了我的蝎子毒,只是笑了笑叹了口气说:你不知道,我妈妈一直给我压力,她不喜欢我男朋友。

我说:别扯,是你嫁给他又不是你妈。

大表姐说:唉,我妈妈不喜欢也是有道理的。

我说:我见过你男朋友,虽然跟我没法比,但发照片到朋友圈还是值得点赞的,难道是他传播文明火种能力不足?

大表姐着急了,原来根本原因是他家没钱,大表姐的妈妈有一群发小兼麻友的闺蜜,整天对比嫁女儿这事,一个比一个嫁得精彩,大表姐是最后一个,她妈妈表示压力很大所以嫁女儿的条件就是:北京一套房子、一百万礼金、婚礼在马尔代夫举办......

我真不知道她是在卖女儿还是在嫁女儿,正想劝下大表姐时。

她郁闷地说自己也犹豫,因为所有闺蜜都嫁给了有钱人,过得很精彩。她可以想象如果嫁给了男朋友未来的生活就是精打细算、柴米油盐,完全买不起什么奢侈品。

我说:大表姐你别胡思乱想了,什么霸道总裁爱上我都是骗人的,别人有别人的精彩生活但也有别人的不幸福,愿意陪你一辈子柴米油盐的,才是真正的浪漫满屋。

大表姐一听,马上奔去找男朋友领证,哈哈,夸张了,领证是后来的事。

后来大表姐终于结婚了,婚礼在山西的某个小镇,她的小叔子开着三轮载着我们去参加喜宴,田间的风吹来时,我在想,别羡慕了,这难道不也是属于自己的一种精彩吗?你看大家多自在。

文学社的学妹来北京玩,约我吃饭。

瞎聊时她抱怨说马上要毕业找工作了,跟那些211毕业的学生一比,完全没有竞争。

我说:你真的觉得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就很容易吗?

学妹反问:不是经常说好的出身才有精彩的人生吗?

我说:我有个歌手朋友,清华建筑系毕业,平时聊天他经常说在他们清华世界观里,全国好的大学只有两所:一所叫清华;一所叫北大,剩下的'都是三流大学。虽然他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不无道理,光北京地区就有那么多重点大学,有什么好显摆的,再牛逼的大学毕业了一样苦逼找工作,毕业就是失业,大家都是无业青年,身份都一样,没什么好自卑的,又有什么必要羡慕别人的精彩?

小学妹一听,觉得有道理,又继续问:学长那么一说我安慰很多,但是有很多用人单位只要211毕业的学生,像我们这种普通高校毕业又没有经验的怎么活啊?

我说:难道学长跟你不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吗?我就不用来北京工作啦。

她说:但是对于我来说学长就像开了外挂一样存在着,不一样啊。

我笑了笑说:又回到开头的话题上,大家都一样不要盲目羡慕别人所谓的精彩。

随后我跟她解释了下这些年在公司的招聘经验,对于大多数的用人单位来说,哪个学校毕业的他们真的只是参考不会一棍子打死,谁都是从没有经验的新人开始学起,除了能力和经验他们要的更多是潜力和激情。

因此对于招聘公司来说:招聘一个有潜力有激情的可塑造的新人比招聘一个所谓有经验的老油条靠谱得多。

学妹的世界观像是被我刷新一遍似的,惊讶了下随后表示认同。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的一趟火车罢了,重点高校的是卧铺,普通高校是硬座,毕业就是终点站,到站了大家都要下车。如果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羡慕,将永远羡慕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后续的职场生活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别人有别人的精彩,我们有我们的长远安排。

是啊,就仿佛我们的现实生活一样,既然我们不会投胎没法投个富二代就不用在意别人朋友圈各种晒,管他们上山下海,活好自己就是人生最好的彩排。

所以,我们不用羡慕别人的精彩,相信老天自有安排,相信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就活得潇洒自在。

学会随缘,我们才能活得自在的散文

佛教讲缘起现象,因缘和合。缘起是什么呢?缘起就是有了因就肯定有果,内外所有的事物,都是缘起的现象,因缘的结果。

所谓:因缘;因。是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是指由外来相助之间原因。简称为,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为因缘。

佛教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有因有缘世间集,无因无缘世间灭”。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离不开因缘所生法。

佛教的因果原理,是建立在缘起性空上,这因为释尊的成为佛陀,就是体悟万物皆从因缘而生的原理,纵观世间的一切法,法、无论是人、事、物都无一不是相互关系的存在,一切是重重关系的幻网,惟有在如幻的缘起法中,观察因果,才能澈底通达缘起的因果性相力用。所以要了解因果原理,必须先通达缘起性空。缘是因缘,起是生起,因是主要条件,缘是助缘,主要条件的因,必须藉缘的助力才能生起,故曰缘起。

宇宙万有诸法无不是由种种因缘关系结合而成,一切是随因缘生而生,随因缘灭而灭,完全受因缘所支配,这显示缘生的一切法,其本身就没有独立的自体。不要说轮回是受因果的制约,就是涅盘和解脱也被它控制。

事实上宇宙间没有一法不是从缘有的,所以要寻求一一法的自成,常住独立的自性(实体)是不可得的。佛法不是玄学,只是即现实而如实知之而已,亦即是在现实经验中体悟诸法本性空寂,如实的宣说。即是缘起现象的当体—性空即缘起的本相。

总之,一切法是从缘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性空的,因为是性空的,所以要依因缘而现起,这样法法从缘起,法法本性空,缘起(有)与性空,不一不异,相得相成。凡是因缘而成的法,也就是因果的关系在我们了解佛教的“因缘”之后,我们相信一切万事万法万有皆受因缘所支配,非人们所轻忽的,所以,佛教常说:“因缘,因缘”,既是如此。如果没有“因缘”呢?那就只有“随缘”了!

世间上的事情是不可思议:缘份犹如一种无形的频率一样,频率相同就可以相互接通,频率不同就无法接通。人与人之间的缘份亦如此。,有缘份的人一见如故,就情投意合;没有缘份一看就不喜欢,就无法相处。也可以这样理解:每个人的磁场是不一样的,磁场相同,就容易相处。如果磁场不同,就会产生互相排磁,那就无法相处。这是同个道理。

佛教讲:缘份就是缘份,不要任何解释,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人的缘分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在佛法里头谈到“三世因果”,人生的缘份不论是恶缘、善缘、情缘、官缘等等都是多生多世所结来而所感报的结果。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总会有烦恼忧愁而不顺心的事时常困绕着我们,那该如何面对呢?“随缘自适,烦恼自然慢慢消去”。

为何叫随缘,随不是随随便便,而是要顺其自然,不怨恨,不急躁,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随是一种达观,一是种洒脱,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何为缘?世间万事万物皆有相遇、相随、相乐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缘,无可能即无缘。缘,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你、我、他都在缘的网络之中。常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万里之外,异国他乡,陌生人对你那怕是相视一笑,这便是缘。也有的心仪已久,但终相会无期。缘,有聚有散,有始有终。有人悲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缘是一种存在,是一个过程,“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无忧。若如此,人生那里还会有什么烦恼可言?苦乐随缘,得失随缘,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随缘是一种智慧,可以让人在狂热的环境中,依然拥有恬静的心态,冷静的头脑;随缘是一种修养,是饱经人世的沧桑,是阅尽人情的经验,是透支人生的顿悟。诚然,随缘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更不是随便马虎。“缘”需要很多条件具备成熟才能成立,若能随顺因缘而不违背真理,这才叫“随缘”。生活中,常有人会有这样的感慨和迷惑:“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我?”“为什么有的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有人对我这么好”“为什么会是这样”?若从随缘角度看,不喜欢不需要任何理由,喜欢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理解不需要任何理由,不理解也不需要任何理由。对我这么好也不需要任何理由。缘分就是缘分,不需要任何理由。

顺其自然——不怨尤、不急躁、不冒进、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过分、不计较、不执着、不计仇、不越位——这便是随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谓是有事必有缘,如喜缘,情缘、官缘、商缘、福缘,人缘,财缘,机缘,善缘,恶缘等。万事随缘,随顺自然,毫不执着,这是我们快乐人生所需要的一种觉悟精神。随缘是一种平和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禅的境界。古德言: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凡事事过境迁不妄求于前,不追念于后,从容平淡,自然达观,随心,随情,随理,随境而安,便识得有事随缘皆有禅味。在这繁忙的名利场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闲,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日久功深,你便会识得自己放下诸缘后的本来面目:活泼泼的,清静无染的菩提觉性。由此,人们对缘的`获得不是靠奋斗和创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领悟。

佛教常谈到随缘,到底什么是随缘?一般人对随缘的理解,常是比较消极的。碰到挫折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随缘吧!”随缘是什么?最为简单的理解,随缘就是随顺因缘。佛教讲缘,万物因缘生,万物因缘灭。世间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实,人生本身就是一大因缘。人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随缘,乃是一种如法如律的生活态度。佛家多讲随缘,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莫攀缘”等说法。“随缘”不是随便行事、因循苟且,而是随顺当前环境因缘,从善如流;“不变”不是墨守成规、冥顽不化,而是要择善固守。随缘不变,则是不模糊立场,不丧失原则。俗谚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在世间上做人,虽然要通情达理、圆融做事,但更要以因果轨范为原则,才能够达到事理一如。随缘不变,则是不违背真理。

生活中,如果能在真理的原则纲领下持守不变,在小细节处随缘行道,自然能随心自在而不失正道。

随缘,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觉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能够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审时度势,在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随缘,是对现实正确、清醒的认识,是对人生彻悟之后的精神自由,是“聚散离合本是缘”的达观,因此你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是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

随缘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个意境。随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从更深的层次看,随缘更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

随缘也是一种随着形势发展而行事的观念,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一种美满人生乐观的心态。

因此《菜根谭》上说,“万事皆缘,随遇而安。”我们生在人世间,要学会,随缘一世,一世随缘。这样才能活得自在。

人怎样才能活得轻松散文

人的一生不可能背负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也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人生成功、幸福、快乐与否,关键取决于一个人是否具备接纳自我、包容世界、正视磨难、感悟人生的态度。一个人的心态可以决定他命运,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摆脱消极心态的控制,接受真实的自我与现实,就能获取快乐的生活空间,拥有和谐、健康、富足的幸福人生。

一个人的生命不过几十年,而我们每一个人所能承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好比一个人力气再大也只能负重百十公斤的东西,如果超出了你的能力,你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负重;人的心灵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挫折、困难、伤痛、烦恼在所难免,有时,人心之所以不安,就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那些不稳定和不真实的东西上。好比,你把房子盖在流沙上,却渴望一个永远安定的窝······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候,一个人是无法左右自己得失的。天下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快乐不是我们得到了多少,痛苦也不是我们失去了多少,而是我们面对得失的心态。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会有起伏、失望、困苦、磨难,没有谁可以绝对掌控自己的命运。你想爱一个人他却不爱你;你相发财却没有能力;你想晋升某一个职位却没有机遇;所有这一切不是我们个人意愿所能控制的。你以为只要拥有,就永远不会失去;以为把孩子养大,孩子就会奉养你;你以为只要对人好,人家就会回报你;以为爱你的`人,就会永远爱你;你以为在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不会离开你;这是你的一厢情愿,永远都不可能。

人生无常,世界纷繁,世事多变。人会变,事会变,物会变,变才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变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是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背负着不该背负的东西,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忧伤大于欢喜;悲哀大于幸福。原来都是我们背负了不该背负的东西,从而让我们的心灵不堪重负,伤痕累累、精疲力竭。我们的居室,如果你能及时清理多余的垃圾,保持它的干净、整洁,你才能感到舒适、宽敞。人心何尝不是我们的心灵居室,它要见证、承受一个人一生的酸辣苦甜咸,如果不及时清理那些过时的心理垃圾,我们就难以轻松的面对现实生活。

不要让生命从你的指间轻轻溜走,活在过去或是将来都无异于蒙混过日,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值得你用心去生活。我们的心态决定着我们的快乐,对一些事情,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现实生活里有些事情的发生、变化,我们是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一旦发生了,我们不要悲伤,不要失望,更不要自暴自弃。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忘记该忘记的,放弃该放弃的,包容该包容的。只有放下了、包容了、忘记了,我们的心灵就能得到解放和释然。

不要让你的生命过的太匆忙,生命不是赛跑,而是旅行,每一步都有值得驻足欣赏的风景。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我们的心灵也就不会负重了!

随缘散文1000字

如果缘分难以存天长地久,那就他随清风飘扬而逝。漫过千山万水,承载着内心的执意于无声处绽放。人生相识随缘止起,聚散随缘。因为在乎,所以无法释怀——题记

人这一生,会遇到多少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点出现,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感情存在。如果,我说我害怕相遇,你信吗?

其实,真正害怕的也许也不是相遇,而是相遇过后的别离。生命中多少曾经许诺了莫失莫忘的人,到最后也终究是经不起岁月的蹉跎与空间的阻隔而渐行渐远。当生命已日落黄昏时,细数记忆中那些一路走来的身影,于现实中依旧存在的,还有几人?

前段时间无聊时,拿着以前所写的日志随意翻阅着,突然看到一个很熟悉、很熟悉的名字出现在自己的眼帘中。而曾经一幕幕的.往事不断接踵而至地浮现在脑海中,仿佛这些事发生在昨日,又仿佛发生遥远地盘古时代。从高中时代起,到大学时代(又是在同一个城市读书,车程也就30分钟不到),我们就是一直是很好的朋友,甚至说是兄弟都不为过。大学毕业后也相继来到了深圳,之后发生了一些事,从此我们也就渐行渐远。当时回忆起来那些事内心依旧汹涌澎湃,无法安抚自己的思绪。虽说今年回老家与几要好的同学和他一同小聚,但彼此间的情谊淡了几分,找不到曾经久违了的感觉,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缘分已尽。对于内心的惋惜,我需要得以“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静观庭前花开花落”淡然心态去对待。

最近又相识一位朋友,真可以算得上志同道合。连性格、饮食与自己都颇有几分相似,以至于平常的沟通交流都很愉快。虽说相识时间并不长,但特别交心。相识总是美好的,但离别却是伤感的,因为有一方要去另一个地方发展,内心亦有诸多的不舍,只能说声珍重、珍重……

生命中,有多少人的出现来不及预想;又有多少人的离去来不及言别。每一份缘识,都会在心间留下印记,或深,或浅;而每一份离别,也都会留有遗憾,或多,或少。

也许,遗憾,也是一种至美。它会让你永远深刻的将与之有关的所有过往镌刻成一幅永不褪色的水墨丹青,让你不舍放,也不忍忘。

如果说,人生本就是经历一场过客与过客的不断交替,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你来,无需时间地点,我笑脸相迎;你走,无需理由抱歉,我目光相送!不论你是谁,感谢缘识,感恩相伴。来去随意,聚散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