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重庆长江索道心情说说汇聚90条
重庆长江索道的导游词
重庆长江索道兼有城市公共环保交通、城市旅游观光、特色立体交通文化及定点应急疏散的功能。下面是带来的重庆长江索道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重庆长江索道的导游词
欢迎莅临重庆长江索道景区,乘坐长江索道,体验山城重庆空中游,感受重庆魅力!
重庆长江索道,是中国唯一的都市旅游空中观光景区,有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之称,同时也是重庆市最年轻的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横跨长江南北两岸,集交通、历史、景观、影视文化于一体,由“长江北岸索道文化展区、长江南岸影视文化展区、长江索道空中观光区”三部分组成,是一幅雄阔壮丽的巴山渝水立体画卷。
重庆特色之美,美在于形。重庆依山筑城,临江而立,两江环绕。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既是“山城”,又是“江城”,更是名扬四海的“不夜城”。
长江索道景区,正是认识和体验重庆特色之美的窗口。乘坐长江索道,穿梭高楼大厦之间、飞渡浩瀚大江之上、行游璀璨灯火之巅,可360度、全方位、近距离、多层次,俯看山城、江城、不夜城美景,品味重庆特色,感受魅力重庆。
白天乘坐长江索道,空中西望长江水,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长江、叠翠南山、江中半岛、桥都风采、外滩胜景,巴山渝水入画来。
盛夏傍晚,夕阳渐落,晚霞绚丽,乘坐长江索道观景,“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中来”的诗情画意,跃然眼前。
冬雾晨日,山城若隐若现,乘坐索道御风而行,游雾缭绕,如临仙境,更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体验。
不览夜景,未到重庆。乘坐长江索道,行游不夜城灯火之巅,是近距离俯看重庆夜景的绝佳体验。灯火辉煌的渝中半岛、璀璨夺目的滨江路、波光粼粼的长江水、流光溢彩的跨江大桥,交相辉映,上接星空、下连江水,天上星、水中月、人间灯,浑然一体,如梦如幻,好似置身天上街市,让人感叹:纵有马良玲珑笔,难画重庆不夜景。
蒙蒙细雨之夜,乘坐长江索道看夜景,还可欣赏到一幅水墨淡彩的“巴山夜雨图”,巴山雨态,渝水烟容,清新雅致,令人叫绝。
中秋、圣诞、情人节之夜的长江索道,更是赏月观景的浪漫体验地。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无边风月中鹊桥相聚,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眷恋之意、浪漫情趣,超越烛光美食。
篇二:重庆长江索道的导游词
长江索道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万里长江上第一条大型跨江客运索道,全长1166米,时速6M/秒,运行时间4分钟,日运客量【第1句】:05万人次,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是重庆都市旅游唯一的空中交通载体。
乘坐重庆长江索道,最适合解读重庆"立体交通"与"外型符号"。
长江客运索道即是长江索道[1],是重庆市第二条跨江索道,重庆长江客运索道于1987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该索道起于渝中区长安寺(新华路)横跨长江至南岸区的上新街(龙门浩)。有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之称。重庆长江客运索道自建成投入运行至今已安全运行24年,期间共运送乘客4465万人次。票价为:单程10元,往返20元,刷宜居畅通卡(原公交IC卡,渝城一卡通)18元。
重庆长江索道兼有城市公共环保交通、城市旅游观光、特色立体交通文化及定点应急疏散的功能。作为重庆人生活的一部分,见证了重庆城市变迁,是重庆市民不可抹灭的记忆。2010年12月15日,被重庆市的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长江索道是重庆独有的景观文化,是唯一一条横跨长江的索道,已成为外地游客来重庆旅游的必游景点之一。重庆长江索道是影视剧重庆取景的必选地,凡国内电影、电视剧中有索道镜头,观众们就知道是在重庆。其中代表性影片有:《周渔的火车》、《疯狂的石头》、《好奇害死猫》等。这一切,都体现了重庆长江索道的知名度。
长江索道2024年元旦接待旅游者比2024年同期增加两成,占总乘客数的1/3。特别明显的是长江索道正成为重庆"一日游"的景点,团队数量越来越多。同时长江索道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后,索道票价为10元/单程,20往返。没有比过江索道更适合解读重庆这个城市的外型符号了。就以长江索道来说吧。就着山势,小站藏在闹市间,在售票窗口买了票,再到验票口撕票根,走到运送电梯升到站台。 一罐可乐从长江索道的.缆车上滚向下面的棚户区,这里就是电影《疯狂的石头》里的那个索道。看过《疯狂的石头》的朋友,一定对影片开头谢小盟公子站在长江索道箱里,对着一个美女大献殷勤的的对白记忆犹新。
这个铁箱子掉在几根如小臂般粗细的钢缆上,在长江的上空漂来漂去,初次乘坐还真有点心惊胆颤的。特别是看长江就在自己脚下数十米,那滚滚江水向东流去,犹如有登高望远的心境,心情舒畅。对岸是重庆最接踵的高楼,映比着古老的会馆(全国最大的会馆群落。有朋友远方来,请一定挑个晴朗日,买了双程票,大家一起体会在重庆这个城市入世和出世的两重感受。时间容许,晚上再和山水光影一起在城市上空穿梭,要将夜色揽入怀!
篇三:重庆长江索道的导游词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乘坐长江索道。我从来没有坐过索道,心里有点紧张。
我们买了票,乘坐电梯来到了站台上。我看到了索道的两个站台分别位于长江的两岸,一个在南岸的上新街,另一个在解放碑的新华路。两个站台之间有许多根粗壮的钢索连接。钢索上悬挂着两个红色的长方形车厢。这时一列车厢向我们缓缓地开来,车厢里装满了乘客。到站了,乘客们依次下车。该我们上车了,我找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索道开车了。
我透过窗户看到了外面的风景。温暖的太阳照射在长江上,水面上有金光闪闪的波纹,非常的美丽。许多艘大船停靠在长江的两岸。有几艘小船在汹涌的波涛上行驶。我还看见有的人坐在橡皮艇上悠闲地钓鱼。索道向对岸飞快地驶去,但很平稳,我觉得一点也不害怕了。这时我看到了许多的楼房,楼房有的高有的矮,修建得密密麻麻的。
索道渐渐地升高了,最后停靠在站台上。我们走出车厢,乘坐电梯,再走出站台,就来到了热闹繁华的解放碑。
索道真神奇呀,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让我们渡过了长江,比起乘车或者乘船都要快许多。我下次还想去再乘坐索道!
张家界天子山索道的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等金字招牌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复合体,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这四大部分组成。如果说武陵源是一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水奇书,那么,我们今天游览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就是这部奇书中最为精彩的篇章,被国内外游人誉为“峰林之王”。
俗话说得好: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天子山的游览特点不是仰视,也不是平视,而是俯视,就是站在凌空观景台上,从上面往下面的沟壑之中看去,但见很大一片沟壑、洼地之中,数也数不清的石峰直上直下,千姿百态,让你的眼睛目不暇接。所以说,天子山的美是集中在天子山顶才能全面体会的。我们只有站在天子山顶的各个观景台上,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天子山峰林的壮阔和神奇。那么,为了尽快、便捷、舒适地体验和感受天子山的壮美,乘坐索道上山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徒步登山不仅会耗损我们欣赏美景的体力和心情,也会耽误我们慢慢品味美景的时间。朋友们,您说,我们是不是马上选择乘坐索道上山呀?天子山索道的费用为单程每人52元,双程每人104元。(索道费用由客人自理的,应该充满技巧地提前收取费用,然后要求客人的全陪和领队在事先准备好了的《增加景点或者乘坐索道/电梯/小火车自愿书》上面签字认可,以绝后患。)
好啦,在前往天子山索道下站的路途中,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子山索道的基本情况。天子山索道于1996年6月开工建设,1997年10月全面竣工,正式投入营运。在当时来说,天子山索道是一个外资企业,因为香港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之中,投资方是香港安达投资集团公司,也就是说这是香港著名实业家江可伯的产业。天子山索道位于天子山的后山地段,下站站址设立在索溪峪自然保护区蔡家峪斋公湾西侧的坡地上,上站站址设立在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东北部黄河岸观景台旁边的台地上,设计水平线为1960米,索道全长2084米,上站和下站之间的垂直高差为692米。索道主要运行设备全部引进奥地利英文名字为Doppelmayr的多玛亚索道设备公司生产的产品,工程总耗资为8600多万元人民币。整个索道配备了单线自动循环车厢41个,每个车厢可以乘坐6人,运行速度为每秒5米,每个小时的'单向运载量达到960人。
天子山索道的各项运行设备都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安全,快捷,舒适。大家也许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或者户外广告等等,了解到了天子山索道的广告语。这句广告语很特别,叫做——“飞”凡美境,360度喜“越”。这个“飞凡”是“飞机”的“飞”,而不是“非常”的“非”。这个“喜越”是“越过”的“越”,而不是“悦耳”的“悦”。噫,这是不是天子山索道的经营管理方不懂汉语,而闹出了汉语语病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这句独立特行的广告语包含了天子山索道经营管理方为广大游客朋友着想的良苦用心。你看,“飞”字打头,“越”字断后,组成词组“飞越”,意思是说,天子山的风景很美,美若仙境,乘坐索道上山欣赏美景,就跟在仙境之中尽情飞越,尽情俯瞰是一样的。而且,广告语中的“360度”是全方位的意思,是说我们乘坐天子山索道就可以全面、全部、全方位欣赏天子山的诸多美景。同时,“飞凡”谐音本意词组“非凡”,“喜越”也谐音本意词组“喜悦”,表示天子山的美景的确非同凡响,实实在在地能够让人心情喜悦。各位朋友,就让我们轻轻松松去乘坐天子山索道——“飞”凡美境,360度喜“越”吧。
好啦!各位朋友,我们乘坐的景区环保客车已经安全地把我们运送到了天子山索道下站。敬请各位朋友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下车以后,需要到卫生间“唱歌”的朋友,赶快到前面的卫生间去“唱歌”。然后,大家提前做一个热身运动,从停车场沿着这条游道爬一点小坡,到上面的站房去排队,我去为大家购票。我们一会儿见。(安排客人排队、检票、进站、安全进入索道车厢)
我们已经顺利地进入了这种可以乘坐六个人的索道车厢。大家可以做做脖子运动,扭转一下脖子,左右看看,欣赏我们车厢外的风景。索道车厢徐徐上升,清风阵阵扑面,美景呈现在眼前,这种舒适的生活,我们即使不是神仙,也成了神仙。天子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65平方公里,位于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北面,主峰天子峰海拔一千二百六十二点五米,是武陵源的三大制高点之一。秀色天下绝,山高人未识。这是古人对天子山的评价。的确,天子山拥有一座天桥、两口天池、三座古庙、四个天门、五处飞泉、六个洞府、七个风景区、八十四座天然观景台,构成了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卷。天子山的风景特点是奇、险、秀、幽、野,体现了整个张家界自然山水的精华所在,其中尤其以峰林、云海、霞日、冬雪,这四大奇观最为叫绝。现在,我们坐在索道车厢上面望出去,在我们索道前进方向的左边全是千奇百怪的石峰,在我们索道前进方向的右边全是繁茂的植被、翠绿的森林。大家慢慢欣赏吧。
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在我们的左边,有一座石峰,两头大,中间小。这座石峰的上部,看上去向一个面朝左边的老人,遥望着远方。而随着索道车厢的前进,转过来,再次看过去,这座石峰的上部又变成了一个少女的头部,微微昂着,不过是面部朝着右边,与左边的老人头像紧紧相连。这个景点我们叫做“双面人”,它充分显示出了天子山石峰的千姿百态。
索道车厢仍然在匀速前行。仍然是在左边,我们大家一起看,又是一个景点“秦始皇君临天子山”。这也是一座直上直下的石峰,不同的是石峰的顶部有一大块石头突出来了,和石峰顶部的松树连起来看,完全就是秦始皇头戴玉坠皇冠来到了天子山,您看那栩栩如生的头部形象,您看那逼真金贵的皇冠,的确是惟妙惟肖。据说当年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国家以后,梦想自己能够长命万岁,永远不死,于是到处寻医问药,希望能够找到长生不老之药。大臣们纷纷向秦始皇进言,南蛮之地武陵郡西面的大山之中,也就是现在的张家界武陵源生长着灵丹妙药,可以让人长生不老。于是,秦始皇亲自来到了武陵郡,来到了那个时候还不叫做“天子山”的天子山,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这时候,从山东的登州,也就是现在的烟台蓬莱阁传来喜讯,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已经在海上仙山找到。秦始皇于是急急离去,将自己的身形化为石峰,以期日后再来。这就是在当地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秦始皇君临天子山的传说。
随着索道车厢的继续前行,我们大家来看左边,又一个景点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景点就是“促膝谈心”。您看,两座石峰,相对而立,左边的高大一些,右边的矮小一些,就像两位男人正在促膝谈心。据说当年秦始皇离开张家界,前往蓬莱阁以后,在八仙过海的地方,始终没有找到生长灵丹妙药的海上仙山,就立即派人前来张家界,继续在天子山一带寻访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的手下来到这里,只见群山环绕,石峰林立,高的入云,矮的卧地,参差不齐,气象万千,仙气逼人,绝对是一个生长长生不老之药的好地方。经过千般磨难,万般险阻,秦始皇的手下,终于在万丈悬崖寻找到了灵丹妙药,欣喜若狂,准备打道回府,采摘回去献给秦始皇,以求领赏封侯。这时候,常年居住在天子山的仙人知道了。他明白,本身就残暴无常的秦始皇获得灵丹妙药之后,肯定会长生不老,肯定会更加暴虐。为了让天下人不再受到秦始皇更多的暴政痛苦,仙人立即将秦始皇的手下点化成石。同时,仙人为了防止秦始皇得到消息,自己也化为石头,守护在秦始皇手下和灵丹妙药之旁。给大家出一个小小的问题,大家来猜一猜:请问,左右两座石峰,哪一位是常年居住在天子山的仙人,哪一位是秦始皇的手下呀?(笑)
好啦!各位朋友,我们快要接近天子山索道的上站站房了。因为张家界的山水漂亮,天子山的风景很美,不仅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都来参观游览,就连来自古罗马的武士,都千里迢迢来到了天子山欣赏美景。大家不信?请大家转过头来看看。您看,那座石峰上部向左突出,连起来看,不就是活脱脱的“古罗马武士”吗?(到了上站以后,嘱咐客人小心下车,安全走出站房;冬天站房外地面结冰时,尤其要注意安全。)
各位朋友,我们已经来到了天子山索道上站站房外的这个凌空观景台。我们朝东边望过去,在我们对面的近处,是一座巨大的石峰,石峰的顶部面积较大,石峰顶部的最右边,四四方方的一大块石头赫然陈列,看上去就像一具棺材摆放在那儿。因为我们这里的石头成分都是石英砂岩,每到夕阳西下,太阳光一照射,这块大石头都会金光闪闪。所以,我们将这个景点叫做“金棺悬顶”。遇上棺材,我们都会升官发财,这是个好兆头哟。
现在,我们把视线投放远一点。在我们的远方,有一条防火带,这是森林保护工作人员辛辛苦苦砍踩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森林植被。每到冬天下雪,厚厚的大雪积压在对面的山峦之上,这条防火带就成了蜿蜒向东的“长城”。(“小鸭觅食”和“枯树傲雪”这两个小景点根据具体情况来简略介绍即可。)
请大家随我转过身来,来到索道站房的正后方。我们的面前不远的地方,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这个地方就是位于桑植县的黄河村。遇上暴雨初晴的天气,这里的云海景观特别迷人,特别壮观。
好啦!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可以乘坐天子山山顶上的环保客运汽车,行车6分钟,前往贺龙公园,也就是到天子山的前山去欣赏更多的美景。
(如果是从袁家界而来或者徒步爬山登上天子山以后,通过天子山索道下山,导游讲解词可以根据以上内容进行调整。)
索道的解释及造句
索道拼音
【注音】: suo dao
索道解释
【意思】:用钢索在两地之间架设的空中通道,通常用来运送东西。
索道造句:
【第1句】:约翰昨天把他的钥匙索道车里了。
【第2句】:这就是林业工人用以运送木材的空中索道。
【第3句】:滑雪索道悬吊在白杨树上空,白杨树的叶子刚刚开始染上一丝黄色。
【第4句】:索道运行过程中,请勿吸烟。
【第5句】:桃花屿是泰山西大门,从泰安城乘车西北去至界首进山至桃花源,从桃花源乘索道亦可到达岱顶。
【第6句】:我选择了停靠箱根园的路线,因为在那里有前往驹岳山顶的索道站。
【第7句】:在完善和充实抛物线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抛物线理论多跨索道设计。该设计模型包括承载索的设计计算与选型、货物运输方式方法的`确定、工作索及绞盘机的选择。
【第8句】:该索道与天坑美景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壮观的画卷。
【第9句】:索道的终点站在山顶。
【第10句】:通过材料性能检测、金相组织检验和断口形貌分析,确定了索道吊架失效是疲劳破坏。
【第11句】:杰布上午首先以天门山索道轿厢为起跳点,最终在飞行了两分钟左右之后顺利的着陆在预定地点。
【第12句】:客运索道用钢丝绳要求耐疲劳、抗磨和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润滑和摩擦系数、较小的钢丝绳伸长量。
【第13句】:本文首先建立了架空索道的动力学模型,并建立了它的振动微分方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第14句】:到达景区后可先乘汽车,再坐索道至山顶。
【第15句】:本文以甘肃省某水电站临时交通桥为工程背景,用悬链线法确定了索道桥的成桥状态。
【第16句】:根据试验观察,提出了一种模拟预应力钢索与索道孔壁接触区域和接触压力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第17句】:线路计算是工程索道设计中计算量最大的内容。
【第18句】:对塔架的整体力学性能及应力、变形情况的分析是架空索道结构设计的重点。
【第19句】:本文阐述了客运架空索道防雷综合措施及因地制宜的方法。
【第20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客运架空索道在我国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行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第21句】:防雷接地是保证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第22句】:实际上,峨眉山索道提价的传闻,去年春天就已经在坊间流传。
【第23句】:同时,对适合索道应用特点的电源滤波系统、广播通讯系统以及接地防雷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第24句】:一条架空索道横跨于黄河之上。
【第25句】:独特的框架结构和室内单轨索道让它成为一个现代建筑杰作。
【第26句】:介绍郧西县汉水将军河索道桥的检测与检算。
【第27句】:在少女峰地区你可以尽享这一切,但最特别的是:在这儿你还可以乘坐最佳的高山索道和铁路。
【第28句】:据悉这次在索道轿厢做的翼装飞行是世界翼装飞行史上的第一次,难度以及精彩程度可想而知。
【第29句】:桃园县大溪镇莲座山观音寺入口处旁的登山索道铁路。
重庆导游词
重庆古镇磁器口导游词(1)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祝愿亲们旅途愉快,生活幸福。现在我们来到了名扬天下的南宋钓鱼城抗蒙之战的遗址,它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之城”。
钓鱼城位于合川市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整城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交汇之口,其地三面据江,危崖拔地,集“战古奇险雄幽”为一体。关于此山的得名,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古时山上有一块平整的巨石,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此解决一方百姓的饥荒,因而此山故名“钓鱼山”,巨石名曰“钓鱼tai”,上面所筑之城自然就是“钓鱼城”了。
钓鱼城是文化名城,石壁上刻有很多名人诗句和一些历史事件,有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保留着大量元、明、清三代的诗赋辞章、浮雕碑刻等,1982年,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但钓鱼城真正闻名于世的却是它在世界军事历史上的独特地位,被称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有“独钓中原”的壮烈情怀。为什么钓鱼城地位如此之高,且让小叶为您一一道来。
首先从军事上来说,钓鱼城依山为垒,固若金汤。不仅有构筑在陡峭山壁上的内外两条防线,还有纵向延伸的水军码头,,是当时钓鱼城水军的战船停泊处。整座码头都是用巨石砌成的,遗址残基高约4米,长70米,宽60米,呈长方形。从江边到山脚共有3层平台,因此,不论江水涨落,均可供船停靠,无碍战事。
码头上高大雄伟的大门就是护国门,这座大门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是钓鱼城防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右依峭壁,左依悬崖,雄立在这险要的隘口之处,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从城门向上看有一个歇山顶建筑的城楼,这是不久前按照原有规模修复的,门洞上刻有巴渝保障,更是寓意深刻。
门洞后的主体就是城墙,总长约8千米,把雄关隘口连成一体,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墙顶靠外一侧是用条石砌成的垛口,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一个凹的缺口,那就是了望台,是供关敌情用的,下方的那个口子就射击口,突出于墙外的石台,是供巡逻放哨的墩台和安置设滚石和炮台。细心的游客朋友会发现城墙下面是灰白色,上面是砖红色,灰白色的就是宋时古城墙,砖红色的为后期修复。
所以,钓鱼城不愧是天生雄关,英雄之城,是我国山地修筑防御体系的光辉典范,正是如此,它见证了一个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那就是历时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 1258年,敌酋蒙哥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钰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蒙哥之死是蒙古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蒙古侵略者为了争夺汗位,不得不停止对欧亚非的侵袭,并开始内战。后虽有崖山之恨,最后终被我们逐出神州大地,北上草原灭元而雪家仇国恨。
钓鱼城之战也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蒙元帝国从此四分五裂,由盛而衰。
钓鱼城和阿拉伯麦加圣城一样,以一城挽回了一国气数,故称“东方麦加城”;游民民族侵略者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蒙古入侵者折戟于钓鱼城下,所以又叫“上帝折鞭处。”城内石照县衙是宋蒙元战争时期唯一延续到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权机构,素有“南宋最后的一座县衙”、“元统一之后唯一的南宋县衙”之称。
叶凉常常在想,我们汉人是聪明而可塑性很强的民族,我们可以是勤劳的农夫、能干的工人、精明的商人、勇敢的战士、睿智的学者——而那些异族统治者往往想通过屠杀和xi脑,把我们变成愚昧的奴隶和驯服的羔羊。但是,他们可以拆掉石头造的`堡垒,却拆不掉我们心中的钓鱼城。钓鱼城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永远会为了独立、自由和尊严奋战不息。
钓鱼城内的王坚纪功碑及忠义祠正是为了纪念这种精神,希望游客朋友待会和我一起,为先烈奉上缅怀之情。
下面让我们开始这段英雄怀古之旅吧!
重庆古镇磁器口导游词(2)
古镇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第1句】:18平方公里,以明清时盛产及转运瓷器得名。
镇上有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实为天然良巷。
史载兴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极盛,古人诗赞其繁华,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有“小重庆”之美喻。
马鞍山上川东名刹宝轮寺,始于唐,殿宇恢宏,保存完好,传说明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其繁盛时住僧达三百余人。
镇上建筑极具川东民居特色,石板路与沿街民居相依和谐,房屋结构多为竹木结构,穿斗夹壁或穿半木板墙。沿街铺面多为一进三间,长进深户型,铺面后房一般为四合院,为商贾大户居所。雕梁画栋,窗花户棂图案精美,做工精巧。
古镇是沙磁文化发源之地,抗战时聚集了郭沫若、徐悲鸿、丰子恺、傅抱石、巴金、冰心等文化名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曾在镇上就读。《红岩》小说华子良原型从古镇码头险脱魔爪………。
古镇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民众生活安宁舒适,保留了中国地方民族生活风貌。古镇已敞开门户,喜迎中外客人。
史载兴镇始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至明代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 极盛,古人诗赞其繁华,白日千人拱手,夜里万盏明灯。有“小重庆”之美喻,以明清时盛产及转运瓷器得名。
古镇有山有水,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民众生活安宁舒适,保留了中国地方民族生活风貌。
古镇磁器口位于市区近郊,东临嘉陵江,南接沙坪坝,西界童家桥,北靠石井坡,面积【第1句】:18平方公里,四季皆宜。
199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重庆市重点保护历史街区,沙坪坝区人民政府已规划把磁器口建成具有巴渝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区。
重庆湖广会馆导游词(3)
游客朋友们,你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重庆湖广会馆了,它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现在就请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的讲解,请往这边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
请大家看,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湖广会馆的封火墙也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了连续不断的特点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很有特色。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形,一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很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乏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属于南式。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现在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点,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这正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重庆湖广会馆的建筑特色的确与众不同。
湖广会馆曾经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今天的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重庆三游洞导游词(4)
三游洞,位于宜昌西北的南津关西陵山上。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风景区内主要有三游洞、至喜亭、楚塞楼、陆游泉、张飞擂鼓台等。
三游洞生于绝壁之上,地势险峻,有栈道可达。其形如覆蓬,冬暖夏凉,洞室开阔,约深30米、宽20米、高10米。洞中横排3根钟乳石柱。洞内列有历代碑刻,洞外崖壁上刻满历代游客的诗文。洞顶之悬石,击之有声,名为“天钟”;地面之凸石,跺之有声,取名“地鼓”,故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得名于唐代三个大文豪。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诗人白居易由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赴任途中,与其弟白行简途经夷陵(宜昌古称),在此遇到大诗人元稹。三人结伴到西陵山一游。发现这个“天生一洞”。三位诗人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序而记之”。因此洞由他们三人始游,故得名“三游洞”。137年后北宋年间,又有三位文豪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同游此洞。同样苏氏父子也各题诗一首,留于洞壁。白氏兄弟与元稹之行,称为“前三游”;苏氏父子之行,称为“后三游”。
在三游洞旁的崖壁还刻有抗战时期的爱国名将冯玉祥题写的“是谁杀害了我们的父母兄弟”十二个大。
出洞沿崖壁上的栈道攀向山顶,在栈道的尽头便是漂亮的三层亭子—“至喜亭”。至喜亭,始建于宋代,因为小船在三峡中历经千难万险,出峡到达宜昌,至此江宽阔已无险而喜,故得名于“至喜亭”。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宋代文豪欧阳修贬任夷陵县令,上任为此亭写了《峡州至喜亭记》。
离开至喜亭,攀至山顶就是楚塞楼。楚塞楼也是一座重修的古建筑,楼高三层。在一楼大厅可以欣赏到古乐器—编钟奏出的音乐。登至三楼,峡口风景尽收眼底。
下了楚塞楼往南就是一尊塑像立于江边一巨型石台上,这就是“张飞擂鼓台”。据《三国志·蜀书》记载,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张飞任命期间在此擂鼓练兵,因此而得名。
在山北,沿石阶而下,到了山腰,便可见到“陆游泉”了,陆游泉是一方型小石潭。潭边崖壁石缝间,一股清泉涓涓入潭,潭水清澈。因南宋诗人陆游来三游洞在此取水煮茶,饮后味极美,乃题诗于潭边岩石上,而得名“陆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