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地的古诗唯美句子汇编3篇
描写种田的诗句分享
(第一首)
紧搂湿草慢煎茶,暂却诗书学种瓜。
半亩荷风摇月影,一园春水护桃花。
渔蓑粗简心无雨,樵履轻灵路有涯。
镰解犁消多少事,银锄挥处乐余家。
(第二首)
谁能小看我农民,种养粮食绿众林;
改善生活凭体力,发家致富靠勤心;
锄头舞动银光闪,汗水纷飞幸运临;
劳作丰年收获好,歉收岁月娌妯亲。
(第三首)
南风又绿两河边,万里农家备早田。
背负青天头对地,朝朝暮暮汗涟涟。
年年种下千斤米,卖与商人四角三。
沃土缘何无照料?心忧黍贱不得钱!
(第四首)
日出东山雾霾尽,春风佛面暖人心。
阳光灿烂精神爽,草木复苏晨雨淋。
双燕立梁房上叫,群龙聚首屋中斟。
家家户户忙耕种,邻里相帮情感深。
(第五首)
高朋相聚在厅堂,置腹舒怀话短长。
执箸佳肴含五味,举杯玉液入衷肠。
豪言壮语谈国事,评古论今赞大唐。
利禄功名抛似土,惟存浩气耀荣光。
(第六首)
管他风雨几十载,早起迟眠报圣恩。
汗洒禾间香五谷,情铺天下绿三春!
堂堂正正吃空饷,碌碌劳劳呕血心。
足饮长思挖井苦,饱食莫忘种田勤!
描写阜阳的诗句分享
第一首
谁谓萧条颍水边,能令嘉客少留连。
肥鱼美酒偏宜老,明月清风不用钱。
况值湖园方首夏,正当樱笋似三川。
自知不及南都会,勉强犹须诧短篇。
——寄河阳王宣徽
第二首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问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
明日君恩许归去,白头酣咏太平年。
——忆焦陂》-欧阳修
第三首
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
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
世治人方安垅亩,兴阑吾欲反耕桑。
若无颍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
——戏书示黎教授
第四首
傍颍淮称,水上咽喉,
依京九成,铁路枢纽。
春秋建胡子国,故有胡城之称;
秦朝置汝阴县,缘在汝水之滨。
襟带长淮,控扼陈蔡;
东连三吴,南引汝荆;
东南枢辖,淮海内屏。
齐鲁汴洛之道,梁宋吴楚之冲。
人烟辐辏兮,中原望郡;
河渠交错兮,黄淮名城。
第五首
水者,城之魂也;
淮者,水之佳也。
汤汤湝湝,潋潋滟滟。
淮夷弄水,传淮水之神;
先哲论水,彰淮水之智;
名士咏水,显淮水之韵。
淮河为界,其分南北。
阜阳地处颍淮,风物民俗兼备。
谚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阜阳多水,盖为水乡。
水美哉,洋洋乎!
东渎淮水,源自桐柏,
史称华夏,风水河;
淮支颍水,溯流嵩山,
世之治乱,显清浊。
三清贯颍,龙脉起伏。
如淮之甘,如汉之苍,
如洛之温,如浚之凉。
“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
“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岸”。
颍州西湖,天下胜绝
。湖光十顷,碧波溟蒙;
桃洒红雨,燕剪绿云。
菱荷飘香,绿柳盈岸;
芳菲夹道,林苑烂漫。
永叔十赞,“西湖好”,
宣称,“西湖烟水我如家”;
子瞻誉为,“西湖长”,
感叹,“未觉杭颍谁雌雄”!
奎星楼,奎壁联辉;
文峰塔,文光射斗。
女郎台,留千古遗韵;
会老堂,演绝代风流。
程家大院,透出江南风光,
尤家花园,蕴含中华石韵。
八里河、小张庄,
共创“全球五百佳”;
颍淮大地,物产充盈。
阜者,盛也、富也,
世平而道治兮,物阜民丰;
阳者,暖也、长也,
春日其载阳兮,有鸣仓庚。
天公惠眷,风雨和会,
百物以蕃,众庶以集。
凭千里旷野之沃,终岁丰穰;
有蔬果鱼稻之饶,甲于近甸。
醴泉酝佳酿,开坛十里香。
南北皆宜,万物竞长!
颍淮之滨,英雄辈出。
淮水白苍苍,英雄泪几行。
列国称雄兮,兵家必争之地;
战事频仍兮,孕育几多豪杰。
姜子牙军事,显奇才,
牧野之战,名垂青史;
管夷吾韬略,兴霸业,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刘福通红巾起义,威震元廷,
养由基百步穿杨,力显神功。
甘罗下五城,不费兵卒,
十二岁,封为上卿;
吕蒙别三日,刮目相看,
统吴军,名扬江东。
刘錡顺昌大捷,破金兵,
城头挂,“南宋屏藩”;
李黼孤城奋战,保黎民,
文状元庙,立江州。
徐广缙总督,两湖两广;
程文炳提督,水师陆师。
魏野畴“四九”起义,点燃烈火;
彭雪枫抗击日寇,血洒颍淮。
颍淮奇士,文多传承。
厚道古朴兮,深邃旷达;
龙渊齿剑兮,钟萃不凡。
蔡齐兴学于颍郡,开九州先河;
欧公执教于书院,振一方文风。
王铚史学成名家,一门三士;
颍淮儿女,质朴无华。
大盈兮若冲,大直兮若屈。
其地多君子,孝义当其首。
民间风俗,率性真直,
尚俭劬勤,重礼好客,
童叟无欺,嘉言懿行。
男耕桑兮,女织纴,
仓廪实兮,知荣辱。
前门迎宾,后门当当,
古有分金台,互相礼让,
管鲍之交,千秋佳话;
今有王家坝,开闸分洪,
蒙洼精神,感动华夏。
民淳事简,和谐共生!
与种田者游散文
雅安这个地方是著名的雨极,因而被称为雨城。在距雅安不远的地方S地区也被称为雨乡。
S地区四面环山,属于地堑构造,地势较为平坦,雨水充沛,到处可见“茂林修竹,屋舍俨然,小桥流水,稻田阡陌”的景象。
12月份我随一位老者去其女儿家串门,老者邀请他的亲家公带我们去村庄周遭游玩。这两位老者都是种了一辈子田的庄稼人。
时值当地政府大力推广茶叶种植,喊出“大干30天,努力栽茶5000亩”的口号,一时间全地区地方干部入村检查茶叶种植比较忙。曾经和一位做茶叶生意的朋友聊这个事,他说现在中国茶叶市场早已饱和,中国茶叶产量已经很高很高,这样还在种茶,那就不好了。我不是专家不知道整个茶叶产业的状况,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茶叶的种植主要在坡地,山岗坡地是种茶的好地方。在大力推广种茶的背景下,那些稻田也被勒令种茶。老者说这样以后我们就只有天天喝茶水了。我的脑海里不停的闪现出“县官急索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一朋友评论道:“是岁,民饥,上曰:何不饮茶乎”。于是感慨很多作诗一首:
耆老邀我至田家,三人漫漫垄上行。
县官急索催植茶,千亩稻田成茶田。
集市货郎卖茶忙,农人相曰栽茶去。
呜呼呜呼奈若何,日夜饮茶不用食
我们沿着已经废弃不用的灌溉稻田的干渠走着,看到两边被大老板承包的农田改为苗圃的良田,这位亲家公说很好的稻田现在都差不多没了,现在这些人都没受过苦,没经历过饿死人那个年代。就是再有手艺,都不种粮食了,如果经济不景气,没有活可干,家里又没粮食,我看还不得照样饿死。
沿着那条新修的河堤风景走廊,这位亲家公指给我们看这条河原有的水系网络,现在经过这么一修切断了这条河原有的水系网络,导致两岸水系的水,包括村庄雨水排泄的水,无法排泄到河流里,会造成两岸积水成灾。更可笑的是即便有的地方设置了排水管,但是入河的管口居然和枯水期水位一样高,一旦到了丰水期,管口倒灌,上面的水无法排泄下来,只会淹没大量农田,甚至威胁村庄。
随着他的指引我们来到了一个早年建有水磨的地方,在水磨上方有个河心大岛,这个岛是水磨的鱼嘴,把水分开一部分引流至水磨处,然后这个水又经过稻田可以灌溉稻田,可是现在被新修的`河堤风景完全破坏,水磨不见了,鱼嘴也被破坏。再一看现在这个岛被叫做河心绿岛。纵观这个河堤风景的修建设计,这也反映出了当下市场化下这些设计师审美水平的有多么低。这些只管眼前自己能挣多少钱,哪管当地百姓的死活,我们急需一些人文素养的设计师。本来在这个水磨处的最大风景就是再现水磨风光,把原有的恢复起来,况且这也本身就是先民的智慧。
现在的设计抛弃了古代那种天人合一,系统思维的设计思路,而仅仅是粗略的设计,只管一次,哪管千代万代。这条河堤风景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公园风景走廊设置没有什么区别,有些名字虽然也取得好,但是现在基本没有人去欣赏品评这个景观设计的蕴意,基本都是情侣,或者散步者的聊天场地,至于这个景观自身所具有的内涵更是无人问津,而不像古人那样临景赋诗。坐在这里和坐在其他地方的椅子上没什么区别。大众审美能力的下降,也必然导致技术工匠的技术粗糙。也恰巧反映出了当代人审美能力的下降。
走过这里看到了几处荒芜的农田,这两个庄稼人说多好的田,多可惜。今天的这个途中我领略到了老农人的智慧,于是写下这篇,希望能引起思考。
描写草的古诗句分享
同学们,春天来了,你有发现小草已经露出尖尖角了吗?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以下是描写草的古诗句分享,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NO【第1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NO【第2句】: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NO【第3句】: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NO【第4句】: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
NO【第5句】:深庭秋草绿。南朝梁·柳恽《捣衣诗》
NO【第6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NO【第7句】: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NO【第8句】:雨中草色绿堪染。唐·王维《辋川别业》
NO【第9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唐·李白《日出入行》
NO【第10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唐·杜甫《旅夜书怀》
NO【第11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NO【第12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NO【第13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NO【第14句】: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NO【第15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NO【第16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NO【第17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NO【第18句】:柳丝袅袅风缫出,草缕茸茸雨剪齐。唐·白居易《天津桥》
NO【第19句】: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NO【第20句】: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NO【第21句】:色嫩似将蓝汁染,叶齐如把剪刀裁。唐·徐夤《草》
NO【第22句】:庭草根自浅,造化无遗功。低徊一寸心,不敢怨春风。唐·曹邺《庭草》
NO【第23句】: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NO【第24句】: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唐·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NO【第25句】: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NO【第26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NO【第27句】:劲草不随风偃去。宋·范仲淹《欧伯起相访》
NO【第28句】: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NO【第29句】: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宋·欧阳修《再至西都》
NO【第30句】: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NO【第31句】:花易凋零草易生。宋·苏舜钦《题花山春壁》
NO【第32句】: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NO【第33句】: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NO【第34句】: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NO【第35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NO【第36句】: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NO【第37句】: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NO【第38句】:微质已知烦雨露,寸心终欲报春晖。宋·李纲《咏草》
NO【第40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NO【第41句】: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NO【第42句】: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NO【第43句】: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明·杨基《春草》
NO【第44句】: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NO【第45句】: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清·袁枚《偶作五绝句》
NO【第46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NO【第47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NO【第48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NO【第49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NO【第50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