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闲的时候偷个懒的说说汇聚50条
姑娘我真的觉得你是个异类的心情随笔
姑娘,虽然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你可能会不爱听, 但是我还是想说:姑娘,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你是个异类。
异类,毫无疑问是个贬义词。
它不是与众不同,不代表着其他人对你的欣赏与赞美;
它是格格不入,代表着你和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
你总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尽心尽力,
生怕自己偶尔偷个懒,就落后别人一大截。
于是你总是把费劲心力地把所有事尽可能做到最好,
然后却又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副不费摧毁之力的样子。
当其他人羡慕着说:你怎么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的这么好呢。
然而,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半夜熬着不睡做第二天要用的资料是什么滋味;
只有你自己才知道,早上六点趁着所以人还没醒来,
自己把要演讲的内容背了一遍又一遍是什么感受。
你总是要花上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才能安心,
你总是要把每一个细节在脑子里想上好几遍。
有的时候,你会恨世界的不公平,
那么多的人出生就拥有了那些,你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得到的东西。
他们在你的生活里来来去去,你看着他们活得那么潇洒,
可是他们不是你,他们的生活不是你的生活,
他们的未来也不会是你的未来。
因为你深深地知道在这世界上没有谁可以倚靠,
没有人会在你无助的时候给你一个拥抱,
没有人会在你觉得冷的时候握住你的手。
因为你清清楚楚地知道要生活下去,必须费劲心力。
只有你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有你才能给你自己想要的未来,
只有你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姑娘,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你是个异类。
在这样一个该谈恋爱的年纪里,却总是畏畏惧惧,
把自己关在只有自己的房间里,你到底是在怕什么呢,
已经到了不敢相信天长地久的年龄了吗?
不敢随随便便地说喜欢或是爱,
生怕没有能力背负起那样的'责任,
即时在这样一个随便爱的时代,
即时在这样一个快餐式的爱情早已泛滥的社会。
你总说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出现,他懂你,你也懂他。
可是,时间的力量有时候却让你那么害怕,
你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一直以来的深信不疑。
姑娘,有的时候我觉得你是个异类。
身边的人分分合合都已经成了那么普通的事,
你却一直坚持着把爱当作最神圣的东西,
不敢随随便便尝试,就怕自己不小心伤了别人。
可是,你知道的,我却爱死了你这个异类。
在这个酒醉金迷的时代,当爱情已经廉价出售的时代,
当你的努力和付出似乎是微不足大的时代。
谢谢你一直这么努力,谢谢你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即使有过困惑和彷徨,即使有时候也觉得很孤单很受伤。
姑娘,我知道的,外人看起来得轻而易举,
你却要花上好几倍的时间和努力。
姑娘,我爱死了你这个异类,请你继续得努力下去
想念一种觉得心情随笔
就算真的想你了,也不能和你说!
天气真的很冷,很冷、、、
看书很累,很累、、
打个电话给你,想知道你在忙什么、、、、
接通的那刻
听着你说:喂
我没出声,就是想你了,可是,没有说出口、、
你继续着:喂,喂,喂、、、
于是两个人都忍不住笑了
很多时候,那种感觉,不需要语言
就是会心的听到彼此的笑声就好了
我以为
我以为你也是这种感觉
可是啊
原来
仅仅是我自己而已
现在呢
再也听不到你QQ的音乐了
就算你找我了
那熟悉的声音也不见了
在我听歌时,再也不能敏锐的'知道你找我了
那熟悉的声音不见了,不见了
我再也听不到了,听不到了、、、、
你说:经历了那么多,最后却又回到原点了
我说:回不到了,回不到原点了
因为发生的这些事情,快乐的,悲伤的、、、
我无法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些感觉是那么的真实,我欺骗不了自己
我真的很齷齪呢的心情随笔
呵呵,是吧,我也感觉自己挺龌龊呢,你去济南之后,我每天都是掰着手指过日子,算着你走了多少多少天,离星期六还有多少天(因为星期六某人很可能会回来),星期六,我是不回家的,在外面吃饭的我总以一种期盼的心情盼望你能突然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可是,等我吃完饭,你不会出现,想去给你打电话,却害怕你在忙,害怕能打扰到你,忍住了想你的心情,失望的回到教室。
在教室里我将自己埋在题海之中,是为了让自己尽量不去想你,写写算算的我累了,便会将目光转到窗子外面,我多希望那时候的你正在默默地看着我呢,有好多次,自己的眼前出现了你,可是揉揉眼睛——那是假的。
习惯了每天隐身只等某人的在线,可是又最害怕某人在线不会理我,害怕了那个不是本人。
每天,在心里默念你的名字,不能说出来的苦只能埋在心里,泪憋在心里。为了尽量的掩饰自己,我微笑。可是,谁能看到我微笑的.背后是一颗被思念伤的千疮百孔的心呢?
看到你的文案在更新,你不知道,我是有多么高兴。可是不敢去评论,因为你很少给我回复的。于是,我习惯了,看你的空间,从来不去留言。
……
慢慢的,我习惯了没有你的一切一切,我习惯了每天思念你。习惯了一切一切。同时,自己也变得没心没肺。
现在,连着三天,你都出现在我的梦中,醒来后,才发现,那是一场梦,梦中的幸福感也没有了。
我考试了,没有你的祝福,我只能自己祝福自己。年末了,我知道你快回来了,你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寒假,我打算去补课,专门挑的离你家最近的,自己真的很龌龊呢。
我想,尽管我选的是最近的,你也不会去看我的吧,自己的心早已长满思念的乱草,面对你,我或许会不适应了呢!
想象一下,现在的你,一定会甜甜的睡着觉呢!
呵呵,我真的有点龌龊!
觉得与以为论文
【摘要】现代汉语中,“觉得”和“以为”是一组近义词,有相似的用法,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留学生在使用这一组词时,更会产生偏误,本文主要从语义角度将“觉得”和“以为”进行分类并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
【关键词】觉得;以为;语义
“觉得”与“感觉”,“认为”与“以为”这两组词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替换的。外国留学生在学习这两组词时,却容易将它们误用。目前,已经有不少文章针对这一类的偏误,专门分析了“认为”与“以为”,“觉得”与“感觉”的异同(孟建安1997)、(李艳2004)、(代元东2009)。我们发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不只是在“认为”和“以为”,“觉得”和“感觉”两组词内部发生误用。请看下一例:(一位外国留学生在教室外碰到另一位同学,很惊奇地大喊)
我觉得你回国了!原来还在中国!
不难看出,这句话其实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
我以为你回国了,原来你还在中国!
可见,“以为”和“觉得”之间也会发生误用,一些留学生,主要是欧美留学生,把“以为”与“觉得”与英文“think”一词完全对应,以为二者之间可以替换,那么产生偏误就不可避免了。于是,探讨“以为”和“觉得”之间的异同,也变得十分必要了。
“觉得”与“以为”具有相似的性质:形式上,它们都是双音节动词;语义上,都是心理动词,能表示“有某种看法、意见”;句法功能上,都能带动词、形容词、小句做宾语。但是二者之间还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同等替换。本文拟在对语料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从语义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
【第1句】:“觉得”与“以为”的语义分类
【第1句】:觉得
(1)用来描摹人的心理感受,主观色彩比较强。例如:
他忽然觉得身上有些痒起来了。
这里把它称为“觉得1”。
(2)用来表达某种意见或看法。与“认为”相近,语气较轻,写作“觉得2”
他觉得一切不合理的事物都应该而且能够迅速得到改进。
这里的'“觉得”可以替换为“认为”,语义基本相近。
【第2句】:以为
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人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发表看法,表明态度。这里把它称为“以为1”。例如:
他以为,人的资质固然有差别,但主要的还是靠勤奋。
“以为1”可以与“觉得”替换。它们都表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作出某种判断。
此外,“以为”还可以表示说话人作出了与事实不符的主观论断。即“以为”一词,已经暗含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含义。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以为2”。例如:
我以为有人敲门,其实不是。
【第2句】:“觉得”与“以为”用法的比较分析
【第1句】:“觉得1”与以为
从语义上看,“觉得1”更强调的是主观的感觉、心理的感受,“以为”表示的则是人对人或事物的判断或看法,两者不能替换。如:
(1)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
(2)他觉得很累。
(3)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以上例句中的“觉得”,如果替换为“以为”都不恰当。
【第2句】:“觉得2”与“以为”
“觉得2”表示人的主观意见和看法,与“以为1”相近,但语气更轻。一般可以替换,意义相近。
(1)我觉得应该去一趟。
(2)但我觉得这也是环境造成的。
(3)群众已经说过了,我们这些领导我觉得也应该文案了。
上面例句中,“觉得”都可以替换为“以为”,意义基本相同。但语义上,“觉得”主观色彩更强,“以为”则表示一种更为坚定的判断。如下例:
这两天了,大家都觉得祥子是刘家的走狗,死命的巴结,任劳任怨的当碎催。
如果把“觉得”换成“以为”,那么“祥子是刘家的走狗”则从一种看法、估量变成一种比较坚定的判断。
另外,“以为2”可以表示说话人作出了与事实不符的主观论断。这种论断具有后续的“证实性”。“觉得”则没有这种后续的证实性。
我觉得你回国了!原来还在中国!
可以知道,说话人是想说明自己作出了“你已经回国了”的判断,但事态出乎意料,事实证明“原来还在中国”。而“觉得”一词仅能表达出说话人的看法与意见,对于后续的事实与本身看法的违背义,“觉得”无法体现出来。所以,此处把“觉得”换成“以为”才是正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觉得1”与“以为”语义虽然接近,但多数情况下二者的用法却不同。“觉得1”与“以为”是不能替换;“觉得2”与“以为1”语义接近,可以替换,与“以为2”则不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它们之间的异同,在课堂教学时,应用对比分析,安排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同时借助母语策略和利用环境的策略,加强语法的对比分析。“觉得1”与“以为”作为一对心理动词,其区别特征在各个层面都会有所体现,本文只是在语义方面做出了简单分析和探讨,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期待更深层次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石兴慧. “感动”与“觉得”的同异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05,(6).
[2] 李艳. “以为”和“认为”[J]. 语言研究, 2005,(6).
[3] 孟建安. “觉得”句的语义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5).
[4] 代元东. 从三个平面看“认为”“以为”的差异[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9,(5).
[5]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J].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第99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