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描写引号外的句子叫合集90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测试卷
【第1句】:正确的读音
着(zháo zhuó)地 更(gèng gēng)正 的(dí de)确 清(chè chē)澈
一暴(pù bào)十寒 胆大妄为(wéi wèi) 伺候(cì sì)
【第2句】:多音字
【第3句】:组词
执( ) 绣( ) 徽( )违( ) 谦( )
挚( ) 诱( ) 微( )伟( ) 歉( )
瘠( ) 傍( ) 仪( )妄( ) 挥( )
脊( ) 镑( ) 议( ) 忘( ) 浑( )
撒( ) 辩( ) 瓣( )澈( ) 辨( ) 辫( )
【第4句】:近义词
更改( ) 责备( ) 寻常( ) 公开( ) 固执( )
明亮( ) 聚集( ) 唯一( ) 赞叹( ) 舒畅( )
疑惑( ) 坚毅( ) 气馁( ) 伺候( )
【第5句】:反义词
责备( ) 公开( )固执( ) 特别( ) 明亮( )
细致( ) 舒畅( ) 疑惑( )坚毅( ) 特殊( )
遵循( ) 谬论( ) 相信( ) 快()对( ) 轻()左( )
【第6句】:仿写句子
【第1句】: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第2句】: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第3句】: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真是赏心悦目。
【第4句】: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第7句】:填合适的词
( )的真理( )的女像 ( )的光 ( )衣裳
( )的菜园 ( )的蔬菜 ( )的神情 ( )的坡地
( )的岩石( )的土地 ( )的眼睛 ( )的.身材
( )的孩子 ( )的翠绿 ( )的翡翠
( )地呼喊 ( )地争吵( )地挥动()地微笑
( )地吃 ( )地游来游去( )地站( )地看
( )地叫( )地画( )地笑 ( )地说 ( )地点头
【第8句】:引号的作用
【第1句】: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第2句】: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第3句】: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第4句】: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第9句】:写成语
【第1句】:形容目标坚定、不懈努力的:
【第2句】:做事意志坚定,
【第3句】:与它相反的: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测试卷
【第1句】:正确的读音
着(zháo zhuó)地 更(gèng gēng)正 的(dí de)确 清(chè chē)澈
一暴(pù bào)十寒 胆大妄为(wéi wèi) 伺候(cì sì)
【第2句】:多音字
【第3句】:组词
执( ) 绣( ) 徽( )违( ) 谦( )
挚( ) 诱( ) 微( )伟( ) 歉( )
瘠( ) 傍( ) 仪( )妄( ) 挥( )
脊( ) 镑( ) 议( ) 忘( ) 浑( )
撒( ) 辩( ) 瓣( )澈( ) 辨( ) 辫( )
【第4句】:近义词
更改( ) 责备( ) 寻常( ) 公开( ) 固执( )
明亮( ) 聚集( ) 唯一( ) 赞叹( ) 舒畅( )
疑惑( ) 坚毅( ) 气馁( ) 伺候( )
【第5句】:反义词
责备( ) 公开( )固执( ) 特别( ) 明亮( )
细致( ) 舒畅( ) 疑惑( )坚毅( ) 特殊( )
遵循( ) 谬论( ) 相信( ) 快()对( ) 轻()左( )
【第6句】:仿写句子
【第1句】: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第2句】: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
【第3句】: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第4句】: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
【第7句】:填合适的词
( )的真理( )的女像 ( )的光 ( )衣裳
( )的菜园 ( )的蔬菜 ( )的神情 ( )的坡地
( )的岩石( )的.土地 ( )的眼睛 ( )的身材
( )的孩子 ( )的翠绿 ( )的翡翠
( )地呼喊 ( )地争吵( )地挥动()地微笑
( )地吃 ( )地游来游去( )地站( )地看
( )地叫( )地画( )地笑 ( )地说 ( )地点头
【第8句】:引号的作用
【第1句】: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第2句】: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第3句】: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第4句】: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第9句】:写成语
【第1句】:形容目标坚定、不懈努力的
【第2句】:做事意志坚定
【第3句】:与它相反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复习要点
【第1句】: 生字词语过关。
牧笛 蓑衣 竹篙 毡帽 装卸 咀嚼 铃铛 沙漠 寂寞 增加
棉袄 傻事 胚胎 祸患 澄澈 轻盈 手臂 天赋 妨碍 岂止
痴迷 诺言 厘米 禁止 羞愧 默不作声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绞尽脑汁 微不足道 不怀好意 情不自禁 翻来覆去 运转自如 草履虫
【第2句】:日积月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 铺 pū 铺地 pù 药铺
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嚼 ué 咀嚼 iá嚼东西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禁 īn不禁 ìn禁止
【第3句】:古诗复习。 澄 chéng澄清 dèng黄澄澄
1.“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是唐朝诗人吕岩写的《 牧童 》。表达了诗人向往安然自乐生活的感情。
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遮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表达了诗
人对儿童喜爱的感情。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卧:躺着 弄:逗弄。
【第4句】:形近字组词。
袄-皮袄 卸-卸车 毯-毛毯 袍-袍子 诺-承诺 档-档案 臂-臂膀
妖-妖怪 缸-鱼缸 毡-毡帽 跑-跑步 若-倘若 铛-铃铛 劈-劈柴
【第5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林海音,本文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课文主要写了回忆童年的骆驼队,表达了作者怀念童年之情。
2.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3.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童年的发现》说明作者是一个求知若渴、具有惊人的想象力的孩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
【单元学习目标】
【第1句】:在反复吟诵,感受词和诗的区别,初步体会宋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第2句】:整体把握每首词的大意,感受课文表现的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体味其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3句】:理解词中蕴涵的积极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情怀志向。
【基础知识学习】
【第1句】:词,是我国古代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它始于梁代,成于唐代,极盛于宋代。由于音乐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音乐拍节,填写长短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后来,词逐渐和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诗体。由于词的长短句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言志,词抒情”的说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2句】:唐代,民间词大都反映爱情相思,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诗余”。以浓辞艳句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南唐李后主被俘虏后的词作,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3句】:词大体分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词,典雅涪婉、曲尽情态,代表有柳永、晏殊、晏几道、李清照等。豪放词,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广阔社会生活,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
【第4句】:词大致分小令(58字以内,最短的仅14字《竹枝词》、16字《十六字令》)、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达240字《莺啼序》)。一首词,只有一段,称为单调;有两段,称双调;有【第3句】:四段,称三叠、四叠。词的段,称为片、阕。
【第5句】:词有词牌: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自名人诗文的语句,如《西江月》;依据历史典故,如《念奴娇》;名家自制。每个词牌,有一定的词谱。
【教学安排】
【第41句】:《蝶恋花》二课时;
【第42句】:《浣溪沙》一课时;
【第43句】:《采桑子》一课时;
【第44句】:《苏轼词三首》二课时;
【第45句】:《卜算子》一课时;
【第46句】:《李清照词二首》二课时。
【每周一诗】
【第1句】:《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第2句】:《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3句】:苏轼是 宋 朝大文学家,他与 韩愈 、 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 唐宋散文八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