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蓼”的七言诗句
【第1句】:野树鸣蝉咽未休,蓼花萍叶晚来秋。——出自清·方琬《戊子避乱舟中寄弟》
【第2句】:儿童门采春盘料,蓼茁芹芽欲满篮。——出自南宋·陆游《岁晚》
【第3句】:栎坞炭烟晴过岭,蓼村渔火夜移湾。——出自唐·许浑《访别韦隐居不值》
【第4句】:蓼穗菱丛思蟪蛄,水萤江鸟满烟蒲。——出自唐·温庭筠《元处士池上》
【第5句】: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出自唐·李郢《山行》
【第6句】:八月悲风九月霜,蓼花红淡苇条黄。——出自唐·郑谷《雁》
【第7句】:蓼岸刺船惊雁起,烟陂吹笛唤牛归。——出自南宋·陆游《舟过樊江憩民家具食》
【第8句】:要识放翁新得意,蓼花多处钓舟横。——出自南宋·陆游《功名》
【第9句】:鸂鶒双飞下碧流,蓼花蘋穗正含秋。——出自唐·李中《溪边吟》
【第10句】:蓼芽蔬甲簇青红,盘箸纷纷笑语中。——出自南宋·陆游《立春前七日闻有预作春盘邀客者戏作》
【第11句】: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出自唐·薛逢《早发剡山》
【第12句】: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出自北宋·王安石《蓼虫》
【第13句】:蒪丝箭茁垂垂老,蓼浦菱塘滟滟深。——出自南宋·陆游《春雨示邻曲》
【第14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出自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第15句】:岭北归人莫回首,蓼花枫叶万重滩。——出自唐·许浑《朝台送客有怀》
【第16句】: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出自唐·郑谷《舟行》
【第17句】:家在荒陂长似秋,蓼花芹叶水虫幽。——出自唐·于鹄《寄周恽》
【第18句】:桑林摇落渭川西,蓼水瀰瀰接稻泥。——出自唐·郑谷《访题表兄王藻渭上别业》
【第19句】:蓼根熠熠萤火明,苇丛哀哀姑恶声。——出自南宋·陆游《夜坐水次》
【第20句】:蓼花不逐苹花老,桐叶常先槲叶残。——出自南宋·陆游《舟行鲁垆梅市之间偶赋》
【第21句】:双浮双浴傍苔矶,蓼浦兰皋绣帐帏。——出自唐·卢汝弼《鸳鸯》
【第22句】:颜回平生拾堕尘,蓼虫食蓼忘其辛。——出自宋·陈与义《蒙再示佳什不敢虚辱厚赐谨再用韵》
【第23句】:蓼汀夜宿梦魂爽,梅坞暮归襟袖香。——出自南宋·陆游《岁暮书怀》
【第24句】:远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处信牛行。——出自唐·刘兼《莲塘霁望》
【第25句】: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出自唐·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第26句】: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出自唐·李璟《游后湖赏莲花》
【第27句】:蓼汀荻浦江南岸,自入秋来梦几回。——出自南宋·陆游《秋色》
“蓼”结尾的七言诗句【第1句】: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出自宋·苏轼《次韵前篇》
【第2句】:秋风摵摵鸣枯蓼,船阁荒村夜悄悄。——出自宋·苏轼《送杭州杜戚陈三掾罢官归乡》
“蓼”在中间的七言诗句【第1句】:愁闻塞曲吹芦管,喜见春盘得蓼芽。——出自宋·苏轼《次韵曾仲锡元日见寄》
【第2句】: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出自唐·罗隐《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第3句】:溪毛山骨犹无恙,尚有芦花对蓼红。——出自宋·白玉蟾《秋思》
【第4句】:记取镜湖无限景,苹花零落蓼花开。——出自南宋·陆游《秋社》
【第5句】:从今楚客登临处,红蓼青苹未是春。——出自当代·启功http://www.semjishu.com/《对酒二首》
【第6句】:乍对烟霞吟海峤,应思蘋蓼梦江湄。——出自唐·李中《海上和郎戬员外赴倅职》
【第7句】: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出自元·白朴《【双调】沉醉东风 渔夫》
【第8句】:秋水鹭飞红蓼晚,暮山猿叫白云深。——出自唐·杜荀鹤《舟行即事》
【第9句】:秋空无尘雁可数,芦花蓼花满江渚。——出自宋·白玉蟾《浙江待潮》
【第10句】:卢壶要传纱缦业,玉裒忽废蓼莪篇。——出自宋·陈与义《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第11句】: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出自唐·牟融《邵公母》
【第12句】:放翁眼界便疏豁,过尽芦村泊蓼汀。——出自南宋·陆游《泊舟》
【第13句】: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出自唐·杜牧《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百问中文原创
【第14句】:西湖南湖斗彩舟,青蒲紫蓼满中洲。——出自唐·闽后陈氏《乐游曲》
【第15句】: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苹波上白鸥双。——出自宋·苏庠《浣溪沙 书虞元翁画》
【第16句】: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出自唐·卢延让《赠僧》
【第17句】: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出自南宋·陆游《放怀亭独立有感》
【第18句】: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出自南宋·陆游《渔父》
【第19句】: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闹沧洲。——出自宋·白玉蟾《捲雪楼》
【第20句】: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蓠湿叶碧萋萋。——出自唐·白居易《杂曲歌辞·竹枝》
【第21句】:滴梦欲残蕉叶雨,吹愁不断蓼花风。——出自宋·艾可叔《中秋风雨》
【第22句】: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出自唐·杜光庭《句》
【第23句】:何处邈将归画府,数茎红蓼一渔船。——出自唐·谭用之《贻钓鱼李处士》
【第24句】:汀葭苍兮屿蓼枯,风骚牢兮愁烟孤。——出自唐·陆龟蒙《迎潮送潮辞·送潮》
【第25句】: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出自唐·韩偓《蜻蜓》
【第26句】:独有贤人崇孝义,伤心共咏蓼莪诗。——出自唐·牟融《翁母些》
【第27句】:风翻荷叶一向白,雨湿蓼花千穗红。——出自唐·温庭筠《溪上行》
【第28句】:富贵贱贫俱有恨,此生长废蓼莪诗。——出自南宋·陆游《乡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间省坟客夔适逢此时凄然》
【第29句】: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出自唐·司空图《寓居有感三首》
【第30句】: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出自唐·吕岩《题黄鹤楼石照》
【第31句】:老作渔翁犹喜事,数枝红蓼醉清秋。——出自南宋·陆游《蓼花》
【第32句】:芦花白兮蓼花红,鸿雁跧蹲满荻丛。——出自宋·白玉蟾《悲秋辞》
【第33句】: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出自唐·白居易《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第34句】:早岁已兴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出自南宋·陆游《焚黄》
【第35句】:红蓼白蘋消息断,旧溪烟月负渔舟。——出自唐·李中《感秋书事》
【第36句】:一弯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出自南宋·陆游《思故山》
【第37句】:片帆孤客晚夷犹,红蓼花前水驿秋。——出自唐·李郢《晚泊松江驿》
【第38句】: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出自北宋·王安石《寄吴冲卿二首》
【第39句】: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出自宋·贺铸《减字浣溪沙》
【第40句】:一自郑生双佩断,幽情渺在蓼花汀。——出自宋·白玉蟾《武昌怀古十咏·江汉亭》
【第41句】:君非爱此数峰青,肯恋扁舟尚蓼汀。——出自宋·白玉蟾《同邓孤舟林片雪二友晚吟三首》
【第42句】:梦回菱曲渔歌里,身寄苹洲蓼浦中。——出自南宋·陆游《题斋壁》
【第43句】: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出自唐·杜荀鹤《题新雁》
【第44句】: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潍红蓼花。——出自元·朱德润《沙湖晚归》
【第45句】:数树丹枫野店西,一川红蓼溪桥北。——出自南宋·陆游《徒行短歌次前辈韵》
【第46句】: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出自唐·和凝《临江仙》
【第47句】:早晚烟村碧江畔,挂罾重对蓼花滩。——出自唐·谭用之《寄友人》
【第48句】:移床剩欲眠松坞,鼓枻还思泊蓼滩。——出自南宋·陆游《初夏幽居》
【第49句】: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白蓼风。——出自宋·白玉蟾《黄岩舟中》
【第50句】:欲知此路堪惆怅,菱叶蓼花连故宫。——出自唐·许浑《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
【第51句】:香啼蓼穗娟娟露,乾动莲茎淅淅风。——出自唐·吴融《秋池》
【第52句】:八九山家云水村,白苹红蓼数渔船。——出自宋·白玉蟾《题欧阳氏山水后》
【第53句】: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出自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第54句】: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出自唐·李煜《秋莺》
【第55句】: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出自唐·许浑《鹭鸶》
【第56句】: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出自南宋·陆游《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第57句】: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蓱。——出自明·杨士奇《发淮安》
【第58句】:江上蓼花红似血,江头沙碛明如雪。——出自宋·白玉蟾《渔舍》
【第59句】:白蘋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出自唐·无则《鹭鸶》
【第60句】:夕阳滩上立裴回,红蓼风前雪翅开。——出自唐·韦庄《独鹤》
【第61句】:趁船紫燕辞芹渚,缩颈白鸥眠蓼汀。——出自宋·白玉蟾《赋诗二首呈懒翁》
【第62句】: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出自宋·陆游《秋日杂咏》
【第63句】: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出自唐·李商隐《河内诗二首》
【第64句】:稻垄蓼红沟水清,荻园叶白秋日明。——出自唐·韩偓《秋村》
【第65句】:水落痕留红蓼节,雨来声满绿蒲丛。——出自南宋·陆游《泝溪》
【第66句】:参差雁阵天初碧,零落渔家蓼欲红。——出自唐·翁承赞《汉上登舟忆闽》
【第67句】: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出自宋·白玉蟾《题玉隆宫壁》
【第68句】:来时楚岸杨花白,去日隋堤蓼穗红。——出自唐·韦庄《自孟津舟西上雨中作》
【第69句】:休问六朝兴废事,白苹红蓼正凝愁。——出自宋·李纲《望江南》
【第70句】:残腊即今无十日,剩求芹蓼助春盘。——出自南宋·陆游《江干》
【第71句】:白萍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出自唐·齐己《辞主人绝句四首·放鹭鸶》
【第72句】:瓦叠浮屠盆作池,池边红蓼两三枝。——出自南宋·陆游《蔬圃绝句》
【第73句】:背琴鹤客归松径,横笛牛童卧蓼滩。——出自唐·刘兼《登楼寓望》
本文为百问中文站长整理而成,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