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白蛇传的句子集锦200条
关于白蛇传观后感
听过一句话:能给人带来共鸣的歌,就是好歌
套用这句话:能给人带来共鸣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同期上映的魔幻爱情片有二部
一部是《画壁》
一部是《白蛇传》
我看过《画皮》感动的稀里哗啦
通过这部片子,我开始期待陈嘉上导演的新片
终于等来了《画壁》说是《画皮》的姐妹片
可是看完后,好失望,节奏太慢,没什么起伏
不但没有感动的感觉,反而觉得:这里的爱情桥段好假
特效也不大气
可是我一个朋友说:不是吧,我看了二遍,哭了二遍
这就叫做共鸣,我对《画壁》里的情感没有共鸣,所以觉得不好看
而今天下午看的《白蛇传》
却让我感觉,非常好看!
特效做的很棒,很大气
从头到尾的特效呀
尤其是最后水漫金山的水
好象在看美国的灾难大片
而且整个画面也很美,感情也很单纯
节奏快,没有拖拖拉拉的情节
看到最后,又是感动的稀里哗啦的,而且比任何一次的电影都要感动
关了电视,却还在哭
听说这部片子在国外,是票房榜第一名
最能触动我的是
许仙看到白蛇原形,拿法刀刺了一下,白蛇转身看着他,慢慢的眼睛流出泪来
被最爱的人伤害,真是身痛心也痛,我能体会
许仙知道他刺的白蛇就是娘子,呆呆的'坐在地上很久很久,他不是后怕怎么我的娘子是白蛇,他的心里想着,我一定要救娘子
在知道了所爱的人的缺点后,仍然去爱,真没有几个能做到,很羡慕素素选对了人,如果我是素素也会和她一样,死而无憾了~
素素被许仙的刀刺伤后,躺在小青的怀里,眼看就要死了,小青流着泪说:我们这次来错了
素素却说:没来错,我爱过了,白蛇传观后感,观后感《白蛇传观后感》。。。
的确,全身心的付出过,没有遗憾了
许仙为了救素素,不要命的偷偷到雷峰塔里取仙草
这个,我也感动,因为素素的付出是值得的,许仙回报了十分的爱
素素吃了仙草后,不但活过来了而且法力大增
来金山寺找法海要许仙,最后不敌法海被压在雷峰塔下,素素向菩萨肯求见许仙一面
可是许仙已经不记得素素了,素素对许仙说:没关系,泪让我来流。。。
爱人是痛苦的,被爱是幸福的~~付出多的一方,注定承受的痛苦就要多些,只能认命!
其实我觉得,许仙和素素的结局是个不错的结局
他们在最爱的时候分开了,这个感觉会放在心里一辈子
如果许仙和素素生活在一起,不一定会一直爱对方
文章在裸婚时代说过一句话:细节打败爱情~~
生活久了,再爱,也抵不过生活的磨合,也不一定能一辈子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失恋33天》能成为电影界的传奇
就是因为共鸣的人太多了,每个人都会失恋
而且,每时每刻失恋的人都比热恋的人要多
世上幸福的人,还是少呀!~
呵呵
看来以后投资方一定要认准了目标人群
如果群体大,就能大卖!
关于京剧白蛇传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京剧白蛇传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1
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第1句】:此场演出亮点纷呈
【第1句】: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十分投入,声情并茂入戏很深,感染力很强,给观众很强烈的带入感,让在场的观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具体表现在演出中有些对白是演员的临场发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说出,虽然和字幕有些出入但是这种临场发挥的效果让人十分满意。
【第2句】:演出中演员的肢体语言十分到位,一些场景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体现的惟妙惟肖,很是生动形象,让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具体表现在许仙与白素贞小青在西湖首次相遇遇到大雨一起乘船的桥段,虽然没有船这个道具但是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很好的表现了上船、乘船、下船时的情景,演的十分到位,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此之外在许仙逃出金山寺与白素贞小青相见的桥段中,肢体语言表现的也十分到位,许仙的悔不当初、白素贞对许仙的又怨又恨又不舍、小青对许仙的愤怒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尤其当许仙给白素贞下跪白素贞扶他起来的桥段,两人相对互相抽泣的情景表现的更是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第3句】:戏中对白设计贴近大众,很“接地气”,不会让人觉得太文绉绉而拒人千里,虽然演的是古装戏但是没有距离感,让观众容易欣赏。并且尤为难得的是对于尺度的把握又没有过于现代,毕竟这是古装戏要符合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分寸拿捏确实是恰到好处。
【第4句】:演出服装设计精美华丽,每一章演员出场的服装都有所不同,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赋予美的享受。同时演出道具设计精美巧妙,配合服装相得益彰。并且在武戏的'章节对道具的使用也很恰到好处,当然这也是和演员的演出功底密不可分,例如在白素贞在金山寺与神将对打的武戏中,两人手握红缨枪攻守互换的桥段,两人手中长枪相互击打的声音铿锵有力,这种兵器相互击打的声音真实且富有临场感,让观众觉得演员们是在真刀真枪的对打而不是单纯的演戏做做样子,这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心潮澎湃。
【第2句】:几点个人拙见
【第1句】:舞台布景略显陈旧,和演员服装道具相比有些差距,如能加以改善则显得更加协调统一。
【第2句】:提字器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下字幕跟不上演员的戏词和对白,等字幕出现时演员已经在唱下一句戏词,让观众有些跟不上演员演唱的节奏。
【第3句】:在观众视角舞台右侧负责现场奏乐的区域,戏台大幕收起时偶尔会碰到舞台右侧的演奏人员,需要演奏人员手动协助收起大幕,是否会影响演奏人员的演奏。
【第4句】:在武戏的一些细节中,在白素贞盗仙草的桥段,白素贞与鹿童交手时,鹿童不敌白素贞,手中兵器被白素贞击落,此时白素贞用脚两次才把兵器勾起还给鹿童,不禁让观众莞尔。
《白蛇传》的演出精彩纷呈,观众的掌声、叫好声贯穿整场演出,这是对演员们精彩表演最充分的肯定,体现了观众对这次《白蛇传》复排重现首场演出的高度认可。演出结束后我遇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小女儿正要往外走,在下楼梯的时候小女孩的爸爸问他女儿:“这场《白蛇传》好不好看呀?”小女孩大声的回答道“好看!”爸爸又问:“以后想不想再来看京剧呀?”“嗯,想!”听到这儿我会心的笑了,同时也倍感欣慰,这场演出不仅仅是精彩的表演,更是一种影响和传承。演出中青年演员把从老一辈京剧艺术家身上学到的技艺与精髓通过戏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从他们的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老一辈京剧艺术家当年的风采,在继承经典的同时让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又焕发出新的光芒。与此同时,他们的精彩演出也深深的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青年人和祖国的下一代,在他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京剧的种子,待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京剧文化又将枝繁叶茂代代相传。这场精彩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国粹京剧的魅力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京剧的魅力正是在这种影响和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在此对付佳、张兵等演员精彩的演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白蛇传》。同时表达对杜近芳、叶少兰这两位艺术指导老师的感谢,感谢你们为京剧《白蛇传》复排重现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此向两位京剧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2
由京剧程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女士主演的京剧电影《白蛇传》的视频播放,接受了一次为时两个多钟头的传统文化熏陶,并被演员精湛的表演和精美的京剧艺术形式所深深吸引与打动。这是一部有传承、有创新的作品。
《白蛇传》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与“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广为流传。“白蛇传”故事的影响力之所以较大,还与现代文化巨匠——鲁迅先生有关,他曾在1924年发表过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给予故事中的主人公白娘子白素贞(受压迫者代表)极大的同情,同时也对施以佛法将其压在雷峰塔下的法海和尚(压迫者代表)表示了厌恶与谴责,并以雷峰塔的倒掉寓意被压迫者终将获得解放,文章还借法海最终被禁锢于螃蟹腹中的故事,得出压迫者绝无好下场的结论,给这段民间传说赋予了反抗封建压迫的新含义,并蕴含着对美好社会及生活的向往。
这部京剧电影《白蛇传》,是根据剧作家田汉先生(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创作的,有关这一题材的第二个剧本展开剧情的:包括借伞相识、婚后惊变、盗草救夫、索夫水斗(水漫金山)、断桥再聚、合钵痛别、塔倒团圆等桥段,配以表演者感情丰富、细腻的唱段和情真意切的动作(身段)表情,加上优美的舞台美术设计烘托,能够引观者入戏,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
可能是上了岁数,比较容易动感情的原因,在观看过程中自己情绪几度有所起浮,即为许仙的懦弱和抵制蛊惑能力不足而遗憾;更为白素贞的忠贞不渝和奋不顾身而感动;也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小青而感到痛快……特别是白素贞即将入钵,与许仙和幼儿告别前的那一大段唱,表达了亲人之间生离死别的难舍情怀,真的是催人泪下,让人难以自制。好在电影结尾出现了“雷峰塔轰然倒塌,白娘子重现人间,她与许仙和小青在西湖边断桥处再度重逢”的画面,为这一悲剧性的故事增添了一丝暖意,不仅契合了鲁迅先生那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愿,也满足了大多数老百姓祈盼家庭团圆的念想。原本在田汉创作的第一个剧本《金钵记》中,最后还有“祭塔相会”的桥段。写的是若干年后,许仙与白素贞生下的儿子许仕林长大成人,他前来塔前祭拜母亲,进而感动上苍,让白娘子出塔,母子得以相见……显然,这一情节,远没有现在的结尾情节来的紧凑和感人。
这部京剧电影各方面表现的都很完美。无论是情景切换、人物表情及动作的细节演示,还是环境渲染等环节,电影镜头的运用十分贴切和到位,把京剧表演艺术的精髓演绎的细致入微,让观众看到了与剧场舞台演出时的不同效果。同时,也放大了电影艺术与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差异性,比如同样是白素贞入钵前与亲人悲痛离别的那场戏,舞台表演讲究的是唱工和做功,必须严格按照戏剧程式化要求,做到一板一眼,唱腔和动作到位即可,而电影则要求演员的表情,特别是面部细微变化也要能够按照剧情变化体现出来,特别是当一些特写镜头运用时,演员要倍加注意。
有些遗憾的是,在电影里看到,当白娘子悲痛欲绝地与丈夫和幼儿告白,此时出现许仙面部的一个特写镜头竟显得有些木讷、平淡,没能表现出即将失去自己妻子的那种痛彻心肺的悲伤感觉(在舞台表演时或许观众看不清),这可能是受戏曲程式化所限,扮演者不得随意改变而为之吧。从电影镜头里看,确实让人觉得此时的许仙有些游离在现场那种悲悯的氛围之外,没有体现出呼应、烘托的表演效果。
瑕不掩瑜。不管怎样讲,这部京剧电影拍的还是十分成功,尤其是它用镜头全方位记录了“白蛇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也使得京剧艺术得以更加普及与传播,值得赞扬与肯定。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
《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白蛇传说的观后感
白蛇传说的观后感
瞥见《白蛇传说》的片名,就容易让人想起赵雅芝和叶童主演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郎中许仙和白蛇相爱却被法海力阻的凄美爱情故事,源远流长,家喻户晓。
该片定位为魔幻爱情动作片,既有佛界与魔界的斗争魔幻,亦有千年蛇妖白素贞与人间郎中许仙的爱情,也有金山寺法海为降妖伏魔而与白蛇展开的冷兵器兼法力的斗争。除此之外,法海的正义和其冷兵器斗争,也有武侠的成分,不同的是,有魔幻的因素。
《白蛇传说》由经典版《倩女幽魂》的导演程小东执导,片中难隐程小东的风格,既对妖的同情,妖对人间的渴望,还隐含人间爱情与性不能满足男人心灵深处的渴望的时,便由妖来弥补。仿佛妖给予的爱情,才是最酣畅淋漓,深入灵魂。但却只是镜中花月,短暂而虚幻。这是导演回归现实入世的态度。
法海由武打巨星李连杰饰演,首先是明星效应对票房的号召力,以及李连杰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对该片走向国际的有利因素。出于动作片的定位考虑,李连杰对武打戏的精彩呈现也是毋庸置疑的。若参照《新白娘子传奇》的法海形象,固然形神逼真,但动作打斗要显得逊色,大型法斗场面只有电脑特技,少了真实性。
白素贞由“四小花旦”黄圣依出演,面庞冷峻、身体清瘦、颇有时代感。相比赵雅芝版的白蛇,少了千年妖精应有的厚重感,但更多体现了时尚的白娘子,特别对片中较多场面的吻戏来说,是到位的选择。也演出了作为妖怪,与人相爱其应有的善意。
文章出演能忍法师,有点出乎意外。习惯了荧幕上以现代城市爱情角色出现,尝试古装魔幻中出演和尚,观众会感到有些不适,而文章自己也在摸索定位,有些场景能明显暴露文章惯有的表演手法。到了后面部分,能忍中蝙蝠妖毒后变成蝙蝠状后,角色显得适应了。但对于文章来说,也是一种尝试和转型。
故事情节设计上,略显老套。几乎国内所有魔幻爱情片,基调大致相同。包括武打场面、特技制作、魔幻手法,都有相似之处。
导演似乎想给白蛇一个正义的理由,来认可他们的爱情。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某日许仙与同伴攀山采药,白蛇看中许仙后,青蛇便现形戏耍,受到惊吓的许仙失足坠落悬崖,掉入水中。白蛇急忙潜水搭救,仅仅水底浪漫的深情一吻,便磐定爱心。
白蛇原本是想安下心和许仙拥有人间爱情的,在老百姓中了狐狸精毒之后,白蛇花费自己几百年的功力帮许仙医治老百姓的举动足够说明白蛇的诚意和善心。但在法海看来,人妖结合,必然乱了轮回,要折许仙的阳寿,作为替天行道,降魔除妖为己任的法海,必然要从正轮回、救许仙、赎白蛇的立场出发,强行干涉。
然而,伟大的总是爱情。
如果法海干涉的是其他事情,并不能使故事如此感人。但正因为是爱情啊,在人的心灵深处,是可以超越一切的。由此法海显得棒打鸳鸯,多管闲事,虽是声张正义,但并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同,似乎是个反面人物。
片中,法海对白蛇和许仙爱情的干涉,理由是充足的,但立场不怎么坚定。其中有放过白蛇的情节,也有放过之后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观众有些琢磨不定这个神道叨古怪的和尚。如果说法海是因白蛇用自己几百年的功力搭救老百姓的举动而放过白蛇,是不是说明法海的佛法立场的确不够坚定?而后来的法海和白蛇大打出手,甚至翻江倒海、水漫金山,全因两者相互逼迫到了生死搏斗的地步才有的,而非法海一如既往的信念。
法海原本可以不干涉白蛇和许仙的爱情,相信观众也是这么期望的。
但法海终究还是背过白蛇给许仙送了辟邪法刀和雄黄酒。许仙因老百姓服了他调制的汤药疾病痊愈后,回家与白娘子饮酒庆贺。这随意碰杯,痛快下肚的酒,就是法海给许仙的雄黄酒!白蛇永远不会想到法海会通过她心爱的相公给她服用驱蛇蚊虫的雄黄酒,这个情节对法海的道德是一种贬低。喝完酒后,白蛇顿感不妙,慌忙躲到里屋,怕现出原形后吓到许仙。其实她最怕的是许仙知道她身份之后,会丢掉这份爱情。
而房屋外围已经被法海布阵,白蛇无法逃走,只能现出原形与法海搏斗,搏斗中受到惊讶的许仙在本能的自我保护中,用辟邪法刀刺伤了白蛇。这一刺将损耗白蛇千年功力。白蛇万万没想到会在这样地境况中,被心爱的人伤害。影片中她用蛇的躯体怀藏着悲痛的心,注视着无知的许仙,这样的结局怪谁?白蛇只有怪自己的选择,那就忍受伤痛,先仓皇逃离。
源于真实的爱,白蛇对许仙没有丝毫怪责,也对这样巨大的损失不后悔。就像影片结尾白蛇说的:我修行千年,远远不如与你在一起的一瞬间。可见这样的爱情的确有人类之间无法企及的美妙,人人皆生渴望。
白蛇也是幸运的,在小老鼠的谋划下,许仙不顾生死历经波折,到雷峰塔盗取仙草救了白蛇。但同时也给许仙,包括金山寺以及周遭百姓生灵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因为镇塔仙草被盗,法海镇压在雷锋塔下的妖怪慌乱逃窜,附到许仙体内,许仙处在了毁灭的边缘。法海察觉不妙,火速赶赴,布阵做法,竭力要恢复雷峰塔的法力。许仙则被捉拿在佛祖手心,在法阵中备受煎熬,痛苦不堪。这是真正让白蛇发怒的原因。
白蛇铁定要不顾一切,不惜一切地救出许仙。最后以牺牲金山寺百姓生灵、以重伤青蛇为代价,救出了许仙。有个片段是小老鼠率领群鼠,窜进了连白蛇庞大的`躯体也无法打开的作法庙堂。老鼠们齐心协力骚扰静心做法的和尚,破坏了法海的法阵。但杯具的是,白蛇拼尽全力求出的许仙,却忘记了以前发生的所有事,包括为他备受创伤的白素贞。白蛇很痛苦,但此刻能见到心爱的许仙,足以欣慰满足了。这也表露出白蛇作为妖,面对人间爱情时的理智,和拥有爱之后的满足感,显出了爱情的可贵。白蛇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清晰的,并没有糊涂和狂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经历如此悲壮的磨难,能再次拥抱深爱人,心已知足矣。
但,故事未就此而圆满结束。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邪不压正,官方的、统治的力量总要在最后彰显威力,平息风浪。受伤的法海神奇的躺护在被海水淹没的巨大佛祖石像头顶,一种权威的保护,特殊的疗伤后,最终佛给了法海力量,使他战胜了白蛇,将白蛇压在了雷峰塔下。这种力量是神秘不可知的,但中国人的观念里,是不得法抗,不得不认可的。
没有原因,只有认同。
影片的煽情,最后部分到了极致,大型电脑特技的梦幻场景美不胜收,抒情慢放情节扣人心弦。此刻观众心如平湖,静观期待即将再次掀起的波澜。这方面导演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财力。
但也不可避免的雷同着。
可以说,《白蛇传说》有着对当今经典影视精华部分的集结意识。
导演为青蛇和白蛇设计了一群动物朋友,乌龟、鸡、老鼠、猴子等,动画形象非常可爱,有动画片成分。动物们在许仙来提亲时,变身扮演了白蛇的家人,较浓的动画色彩颇感亲切,动物们变身的情节,与西游记如出一辙。能忍变成蝙蝠后在山林中飞翔的片段,与阿凡达的飞翔有相似,许是导演从中也有借鉴。高起骤落,舒缓畅翔,勾起人类的展翅渴望,不过要提醒的是,能忍的蝙蝠翅膀在外形设计的真实性,有所缺失。
总之,纵是百说,《白蛇传说》终究值得一看。在故事创新、剧情安排、明星参与、拍摄场景、电脑特技、内涵体现、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均有观看价值。据说斥资【第1句】:8亿,是大手笔打造的旷世之作。
入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就是很好的见证。
20XX年10月18日于兰州广武门
京剧《白蛇传》观后感3篇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名剧,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京剧《白蛇传》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白蛇传》观后感(一)
《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白蛇传》观后感(二)
作为一名青年观众,有幸在梅兰芳大剧院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白蛇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剧场里欣赏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深受震撼颇有感触,因此不禁想一畅胸怀,谈谈自己的观剧感想和一点体会。
【第1句】:此场演出亮点纷呈
【第1句】:演员在戏台上的表演十分投入,声情并茂入戏很深,感染力很强,给观众很强烈的带入感,让在场的观众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具体表现在演出中有些对白是演员的临场发挥,根据剧情的需要自然而然的说出,虽然和字幕有些出入但是这种临场发挥的效果让人十分满意。
【第2句】:演出中演员的肢体语言十分到位,一些场景在没有道具的情况下体现的惟妙惟肖,很是生动形象,让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具体表现在许仙与白素贞小青在西湖首次相遇遇到大雨一起乘船的桥段,虽然没有船这个道具但是演员通过肢体语言很好的表现了上船、乘船、下船时的情景,演的十分到位,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此之外在许仙逃出金山寺与白素贞小青相见的桥段中,肢体语言表现的`也十分到位,许仙的悔不当初、白素贞对许仙的又怨又恨又不舍、小青对许仙的愤怒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尤其当许仙给白素贞下跪白素贞扶他起来的桥段,两人相对互相抽泣的情景表现的更是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第3句】:戏中对白设计贴近大众,很“接地气”,不会让人觉得太文绉绉而拒人千里,虽然演的是古装戏但是没有距离感,让观众容易欣赏。并且尤为难得的是对于尺度的把握又没有过于现代,毕竟这是古装戏要符合当时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分寸拿捏确实是恰到好处。
【第4句】:演出服装设计精美华丽,每一章演员出场的服装都有所不同,带给观众新鲜感的同时赋予美的享受。同时演出道具设计精美巧妙,配合服装相得益彰。并且在武戏的章节对道具的使用也很恰到好处,当然这也是和演员的演出功底密不可分,例如在白素贞在金山寺与神将对打的武戏中,两人手握红缨枪攻守互换的桥段,两人手中长枪相互击打的声音铿锵有力,这种兵器相互击打的声音真实且富有临场感,让观众觉得演员们是在真刀真枪的对打而不是单纯的演戏做做样子,这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心潮澎湃。
【第2句】:几点个人拙见
【第1句】:舞台布景略显陈旧,和演员服装道具相比有些差距,如能加以改善则显得更加协调统一。
【第2句】:提字器在演出的过程中有些情况下字幕跟不上演员的戏词和对白,等字幕出现时演员已经在唱下一句戏词,让观众有些跟不上演员演唱的节奏。
【第3句】:在观众视角舞台右侧负责现场奏乐的区域,戏台大幕收起时偶尔会碰到舞台右侧的演奏人员,需要演奏人员手动协助收起大幕,是否会影响演奏人员的演奏。
【第4句】:在武戏的一些细节中,在白素贞盗仙草的桥段,白素贞与鹿童交手时,鹿童不敌白素贞,手中兵器被白素贞击落,此时白素贞用脚两次才把兵器勾起还给鹿童,不禁让观众莞尔。
《白蛇传》的演出精彩纷呈,观众的掌声、叫好声贯穿整场演出,这是对演员们精彩表演最充分的肯定,体现了观众对这次《白蛇传》复排重现首场演出的高度认可。演出结束后我遇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家长带着小女儿正要往外走,在下楼梯的时候小女孩的爸爸问他女儿:“这场《白蛇传》好不好看呀?”小女孩大声的回答道“好看!”爸爸又问:“以后想不想再来看京剧呀?”“嗯,想!”
听到这儿我会心的笑了,同时也倍感欣慰,这场演出不仅仅是精彩的表演,更是一种影响和传承。演出中青年演员把从老一辈京剧艺术家身上学到的技艺与精髓通过戏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从他们的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老一辈京剧艺术家当年的风采,在继承经典的同时让传统京剧艺术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又焕发出新的光芒。
与此同时,他们的精彩演出也深深的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个青年人和祖国的下一代,在他们的心灵里种下了京剧的种子,待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京剧文化又将枝繁叶茂代代相传。这场精彩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国粹京剧的魅力正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京剧的魅力正是在这种影响和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在此对付佳、张兵等演员精彩的演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为观众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白蛇传》。同时表达对杜近芳、叶少兰这两位艺术指导老师的感谢,感谢你们为京剧《白蛇传》复排重现做出的不懈努力,在此向两位京剧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白蛇传》观后感(三)
近日,在上海图书馆观看了拍摄于2007年,由京剧程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火丁女士主演的京剧电影《白蛇传》的视频播放,接受了一次为时两个多钟头的传统文化熏陶,并被演员精湛的表演和精美的京剧艺术形式所深深吸引与打动。这是一部有传承、有创新的作品。
《白蛇传》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与“牛郎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广为流传。“白蛇传”故事的影响力之所以较大,还与现代文化巨匠——鲁迅先生有关,他曾在1924年发表过一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给予故事中的主人公白娘子白素贞(受压迫者代表)极大的同情,同时也对施以佛法将其压在雷峰塔下的法海和尚(压迫者代表)表示了厌恶与谴责,并以雷峰塔的倒掉寓意被压迫者终将获得解放,文章还借法海最终被禁锢于螃蟹腹中的故事,得出压迫者绝无好下场的结论,给这段民间传说赋予了反抗封建压迫的新含义,并蕴含着对美好社会及生活的向往。
这部京剧电影《白蛇传》,是根据剧作家田汉先生(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创作的,有关这一题材的第二个剧本展开剧情的:包括借伞相识、婚后惊变、盗草救夫、索夫水斗(水漫金山)、断桥再聚、合钵痛别、塔倒团圆等桥段,配以表演者感情丰富、细腻的唱段和情真意切的动作(身段)表情,加上优美的舞台美术设计烘托,能够引观者入戏,与剧中人物同喜同悲。
可能是上了岁数,比较容易动感情的原因,在观看过程中自己情绪几度有所起浮,即为许仙的懦弱和抵制蛊惑能力不足而遗憾;更为白素贞的忠贞不渝和奋不顾身而感动;也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小青而感到痛快……特别是白素贞即将入钵,与许仙和幼儿告别前的那一大段唱,表达了亲人之间生离死别的难舍情怀,真的是催人泪下,让人难以自制。
好在电影结尾出现了“雷峰塔轰然倒塌,白娘子重现人间,她与许仙和小青在西湖边断桥处再度重逢”的画面,为这一悲剧性的故事增添了一丝暖意,不仅契合了鲁迅先生那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愿,也满足了大多数老百姓祈盼家庭团圆的念想。
原本在田汉创作的第一个剧本《金钵记》中,最后还有“祭塔相会”的桥段。写的是若干年后,许仙与白素贞生下的儿子许仕林长大成人,他前来塔前祭拜母亲,进而感动上苍,让白娘子出塔,母子得以相见……显然,这一情节,远没有现在的结尾情节来的紧凑和感人。
这部京剧电影各方面表现的都很完美。无论是情景切换、人物表情及动作的细节演示,还是环境渲染等环节,电影镜头的运用十分贴切和到位,把京剧表演艺术的精髓演绎的细致入微,让观众看到了与剧场舞台演出时的不同效果。
同时,也放大了电影艺术与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差异性,比如同样是白素贞入钵前与亲人悲痛离别的那场戏,舞台表演讲究的是唱工和做功,必须严格按照戏剧程式化要求,做到一板一眼,唱腔和动作到位即可,而电影则要求演员的表情,特别是面部细微变化也要能够按照剧情变化体现出来,特别是当一些特写镜头运用时,演员要倍加注意。
有些遗憾的是,在电影里看到,当白娘子悲痛欲绝地与丈夫和幼儿告白,此时出现许仙面部的一个特写镜头竟显得有些木讷、平淡,没能表现出即将失去自己妻子的那种痛彻心肺的悲伤感觉(在舞台表演时或许观众看不清),这可能是受戏曲程式化所限,扮演者不得随意改变而为之吧。从电影镜头里看,确实让人觉得此时的许仙有些游离在现场那种悲悯的氛围之外,没有体现出呼应、烘托的表演效果。
瑕不掩瑜。不管怎样讲,这部京剧电影拍的还是十分成功,尤其是它用镜头全方位记录了“白蛇传”这一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也使得京剧艺术得以更加普及与传播,值得赞扬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