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的说说经验集锦7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考研二战的说说经验集锦70条

苏州大学金融学考研经验心得作文1200字

今天是我实现自己诺言的时刻,因为在准备苏大考试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如果我考上了,我一定要写一篇文章详细地文案我的考研路,同时也尽可能的给那些想考苏大金融的同学一点帮助吧!

我是一名二战考生,本科毕业于一个普通二本院校,之所以想考研,一是一直有这个愿望,二是毕业之前在证券公司干了一段时间,感觉本科毕业生干的工作都比较基层,而且当时自己没能进到银行工作,也许如果进了银行,我就不会再考研了!今年终于考上苏大了,386分,自己感觉苏大很公平,不会在初试的时候对你的专业课压分,复试也很公平。唯一有一点就是复试名单出来太晚了。

下面我将按时间顺序来记录一下我的考研路!

第一年报考研究生,报的是山东大学国际贸易,政治受限,没能进入复试,由于总分刚过国家线多一点,所以也没打算调剂!2024年6月辞职,准备论文答辩等等琐事,七月中旬正式确定二战,八月份进入状态。由于我是二战,相对的来说轻松了点,因为我去年的英语和数三考的都还可以,今年的初试准备说实话,看到东西都会,但是状态不是特别好,不过我还是一步一步地复习的。

我主要文案我的专业课,在网上买了苏大要求的宏微观课本,先看了一遍,觉得很乱,又看了一遍高鸿业的宏微观,然后在考前一个月又看了一遍苏大的`宏微观。之所以看高鸿业的是为了好理解苏大的宏微观,不过由于我看的遍数太少,最后只考了112分,算是比较低的了。建议大家要多看几遍书,同时也要多留意一些宏观层面的时事。

苏大书上的计算题一定要看会,初试的笔试计算题就是从这些里边出的。

初试考完之后,我就回家干活去了。自己估计的是370来分,当时觉得自己没戏了。谁知道成绩出来了还可以,初试成绩好像是2月21号出来的,我3月1号回的济南开始准备复试,买了指定的那两本参考书,一开始还是比较有信心能进复试的。但后来3月20号的时候给导师发邮件联系一下,导师说12年的复试线是392,我就彻底慌了,之后的十天左右几乎没有复习,一直在联系调剂。

想调剂中国海洋大学的保险专硕,最后没成,青岛大学倒是让我去复试。不过那时候4月3号下午苏大给我打电话说是让去复试,然后就决定赌一把,考上苏大就去上,考不上就找工作,也不调剂了,一心一意准备复试。4月4号出来复试名单,排名比较算是靠前吧。总共七个进复试,最后录了五个,估计最低分也得375。苏大金融专业有按初试排名录取的传统,连续三年都这样的。

再介绍下复试具体情况,金融专业的话分为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面试。

专业课笔试,学硕和专硕共用一套卷子,所以说不能只看学硕要求的那两本书,货币银行学通论和国际金融学,还得看看专硕要看的那本投资学,因为试题中有的我就在那两本书上没看到,不过好像大部分学硕的都没看那本投资学。最重要的还是初试排名啊!笔试题型有跟初试是一样的,有名词解释、简答、计算、论述。这个考试看好书本就可以了,我是看了两遍。专业课面试是,里面坐很多老师,进去先自我介绍,中文的,然后老师会问两个问题,都是金融时事,大家一定要上网查查。我当时是一点都没查,当时就懵了,直接说的比较简单,感觉回答的很不好。

英语面试是商学院的老师给面,分为英文自我介绍和问答。英文自我介绍提前准备一下就可以了,到时候说的流利点。问题就比较随意了,一般是两个问题,会涉及到专业知识,不过都是比较简单的,老师都很好,如果你没听懂或者不知道单词什么意思,老师会给你解释的,即使不回答,你只要给老师用英语比较流利的解释下说你不会就可以了,总共两个老师给面,所以很轻松。

目前想到的就这些,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苏州大学的作文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参观苏州大学的作文【篇一】

这是第二次来苏州,受苏州市政府邀请,来参加“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的活动!苏州各级政府吸引人才来苏州创新创业的热情非常高,给予我们非常高的礼遇,这个稍后再专门撰文来讲!

坐高铁从北京到苏州,入住酒店已经临近傍晚,因为今天是签到入住日,晚上组委会没有安排什么活动,那就去苏州大学看看吧!

受出租车司机师傅指点,因为已经放假,其它校门都不允许外人进入,只有位于东校区的东门,可以进入,穿过东校区,跨国护城河就到了苏大的本部,也就是东吴大学的旧址!

  参观苏州大学的作文【篇二】

5月1日,坐了动车,从南京往苏州。差不多1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到了苏州,从站台出来,立即感受到浓郁的苏州文化气息。两个朋友很久都没到,说是堵车。我纳闷,但后来几天终于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好不容易与两个朋友见面,结果苏州工艺美术技术学院的那个朋友说,她们学院在戒严,进出校门要刷校园卡,而且出校门要去院里开假条。我郁结,苏州大学的那个朋友说,还是住他们学校吧,他们学校查得不严。我只好服从这个安排。

走了很远的路,又坐了很堵的车,终于到了苏大本部,先将我的行李放在他姐姐那里。貌似因为家乐福的原因,苏州所有的大学都在戒严,进出校门需要学生证。还好,苏大的朋友带了身份证(学生证没带),上面有他们学校的地址。吃饭的'时候,商量了这几天的行程,1号中午参观苏大本部(朋友看出我对本部的建筑很有兴趣),下午参观苏州博物馆,然后去观前街,如果时间来得及,去金鸡湖看水幕电影;2号去周庄;3号去苏州乐园。

吃完午饭,在苏大本部里面参观,知道了我们学校和苏大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苏大的每个建筑物都很具有欣赏性,流露出的美感让人惊讶,校园里到处都是粗壮的香樟树,显示了这座悠久的历史。在本部我看到几个建筑都有钟楼,问朋友,朋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作罢。还是用眼睛看,用心去感受它们的美吧。

苏大的朋友向我推荐王健法学院,说是这座建筑最好看了。虽然不知道他讲的漂亮是什么意思,然而怀着好奇,我们还是从里到外,睹了它的“芳容”。一番看下来,发现这座建筑虽是新建筑,然而却用了很多苏州园林的手法,处理也很独到,典雅却不迂腐,的确值得玩味。

路过图书馆的时候,进去坐了一会,实在是舒服得很,空调、长长的软沙发,简直就是叫人享受的嘛。很是羡慕苏大的学生啊。

听朋友讲,苏州的每个地方都会有河流经过,苏州的每个大学里面都会有水有桥,苏州大学更是如此。那条“情人河”,无论是沿岸的灌木丛,还是那座充满韵味的仿古亭台,都叫人醉心。

因为要去博物馆,所以在苏大本部没有逗留太久,就出发去博物馆了。

从北门出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一群骑车的学生,好像他们远道而来,准备在苏大里面参观一下,无奈苏大正在戒严,他们竭力与保安交涉,不知道他们后来最终进去了没有,以他们为背景,在苏大门口拍了张照留作纪念,我们便匆匆赶去苏州博物馆了。走到站台的时候,发现公交异常拥挤,而且貌似严重堵车,于是,决定,徒步去博物馆···

  参观苏州大学的作文【篇三】

口里嚼着老八的牛肉干,看着电视,被子盖着,窝在席梦思床上,辛苦走了一天,以如此之舒服结束。洗澡后头发还没有干,所以无法睡觉,干脆写写日记,不用笔记下来就会淡忘。 ­

今天去了拙政园。在园子里时,老六问:“那咱们明天去苏州园林吗?”我惊异的说:“这就是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意思是`苏州的园林',包括拙政园等,苏州有好多园林,而拙政园正是苏州园林之首,也是世界园林中的翘楚。”我喜欢炫耀自己的文学知识,因为我也仅知道这一点点。“什么?!苏州园林原来就这样呀?!”老六操着满口唐山迁西话,用夸张的语气惊叹着。我也满口唐山玉田话,猛烈地显示着我们是北方农村来的土人的身份,哈哈的狂笑着。 ­

【正在看电视,《舞台姐妹》里文秀竹(大概是个花旦吧,猜的)死了,害我流了一大把眼泪。住旅店真的很好,虽然是两个人拼一张床来睡,但每天在阴冷潮湿中跋涉千里回来,能洗洗热水澡,赖在席梦思床上看电视睡觉,真的是享受极了。】 ­

在拙政园跟着导游走马观花的走了一遍,导游讲解的很好,专门为我们美术生讲解园林的各景以及特色、蕴意、故事,后来才知道这个导游是这拙政园最好的导游,被我们碰到真是捡了大便宜。导游离开了,郭老师说大家自由活动,中午12:30门口外集合。大家开始分散拍照,结果拍了两三个小时,时间过了很多才出门,老师则早就无奈的下了下午自由活动的指令。许多地方都没有去看,光在一个园里拍照了,不过大家很开心,还额外的创造了“群猴下山”的故事。 ­

好多照片都是顶着雨在拍照的瞬间扔了伞摆好POS照的,一个人摆着pos在那里自我陶醉的照,另一个人大喊“你摆好了吗?快点中不?这儿还都等着照呢!”一群人大笑抛伞时的潇洒,然后噼噼啪啪乱照一通,然后把照相的人推走自己冲上去。许多时候,一个人照单张,但却不知道身后已经挤出一群人来凑热闹了。当发现时,一群人在那里乱打起来,每个人都被笑破肚皮。往往同一个景许多人排着等着照,不单是宿舍姐妹,还有被我们宿舍深深吸引着的几个哥们。

考研英语作文经验分享

我是2005年的考生,英语一直是考研的重要科目,作文更是重中之重。英语可不是我擅长的科目,我对英语的准备也比较充分,我从大二开始就关注英语的复习,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这儿就把我个人的一些感觉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考研作文一定要重视,他可是重中之重呀一点不感马虎。对于作文,我有以下的几点心得。首先是利用好范文。我不主张背范文。但是经典的文案一定要背。比如图画视作文的开头,从描写段到论述段的过渡段和过渡句,再有就是一些万能文案。比如:Although the drive to protect XXX interests and rights is a long-standing and strenuous one ,our joint efforts will eventually pay off .像这样的文案,可以用在很多题材中。如果在作文中,每段都能用上这样的几个文案,肯定会被认为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开始练习的时候,首先就是积累这样的文案,积累的文案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背熟。同时,还要积累一些表达递进、原因、建议、号召等等常用的过渡。你会发现好的一篇文章,每个文案和文案之间都不是机械的一句一句的叙述下来的,他们之间都有小小的衔接和过渡,这就是所谓的技巧,因为这样表达出来的文章不会让人觉得死板。

其次就是练习了。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写。如果不动手写,只靠背写范文和美句,就会在考场上有无的放矢的感觉。不管积累了多少好的文案,只有在自己的作文中准确无误的写出,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考研作文题材非常广泛,基本上压不到题,所以各种题材的作文都要练习。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或者你准备在其他的题材的作文中某个文案和短语,用在了考场上,那么这就是胜利。练习各种题材的'作文,主要是给自己积累一些专用术语。比如: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教育的作文,我就想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通过写这篇作文,我学会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和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这两个短语。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时,学会了滥砍滥伐(clear-cutting)和环保意识,水土保持等等这些短语的英文表达。在一篇关于描写城市交通的作文中,又积累了关于高峰时间的两种表达(rush hour /peak hour),这也是写作的一个小技巧,即在表达同一事物的时候,用不用的表达方法。向这些都是我平时作练习时从书里面摘抄下来的,那本高分作文20天突破挺不错的,里面的内容很全面的,涉及了各个方面的练习,我觉得应该买一本试试。你会发现好的文章同一个核心词汇不会出现两次。当你掌握了这些很地道的英文表达,作文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的用上自己所积累的好的文案。那这种强迫变成了习惯,你就会觉得写作的思维也会随之改变。只要一落笔,就是那些美的文案,有了这种感觉,自己就会变得很自信。

最后就是关于一些谚语的应用。一篇文章如果在开头和结尾处用上一句谚语,那就是画龙点睛。所以平时背一些谚语也是有必要的。去年,我在练习时积累了这样一个谚语,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团结则存,分裂则亡。”参加过去年考试的人都会知道,这个文案恰恰是翻译的最后一句。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当时心跳加速,想都没想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在这里我只想说对于英语的学习,贵在积累。虽然,我在练习作文的时间很长,可是却是受益匪浅。其实现在觉得作文还是比较好拿分的,只要是用心的去练习,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终于写完了,不过我感觉还是不是很详细。我写此文有两个原因,一是想给那些初次考研的朋友一些借鉴,考研忌讳走弯路,希望我的教训能让给大家一些启发。再有就是,写给我的一位朋友,我不知道他还来不来这个网站。希望他能看到,能有点帮助。时过境迁,关于考研的一些事情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也开始遗忘了。我想,如果我们缘分未尽,终有一天会再相见,或是再重新认识的。不过,或许有些人在生命中注定无缘相见。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不再计较了。我都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尤其好好学习英语,一定要考上。

我的考研数学满分经验作文1200字

抱最大的希望,付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丁智

考研已经过去三个月了,那使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硝烟也已经渐渐散去,但考研留下的回忆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以忘怀的。现在回头想想,感慨良多,非常感谢北京文登学校给我这个机会与广大的考研战友讨论一下考研数学的复习方法和心态调整问题。

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本科所学习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深造已成为每个有志青年的必然选择。除极少数幸运的人可以保研外,大多数人要想继续深造,必然要走考研之路。我大三下学期就决定报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人生难得几回搏”,这是我和家人的梦想,也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发挥得比较好的数学学习心得。

(1)通读大纲。大纲发布后,首先通读大纲,了解数学(一)对各类知识点的要求。2003 年,大纲对考研初试课程进行了调整,数学满分由原来的 100 分增加到 150 分,即在总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学的分数增加了 50%,极大地加大了数学在总分中的分量。而数学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一直都是“拉分”的科目,即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之间的分差比较大,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功与否。对于英语和政治,大部分理科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 55 分到 70分之间,相对来说对总分的贡献不如数学那么明显,因而经常听到“得数学者得天下 ” 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并不那么正确,但却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通读教材。暑假期间,我利用上辅导班的间隙通读了教材,几本比较经典的教材有陈老师本书所提到的陈老师均为陈文灯教授。在课堂上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和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此外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也相当不错。有很多同学认为读教材是浪费时间,只是埋头做题,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好。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我将教材精读了三遍,定理的证明及课后的习题也已熟练掌握,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其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对于像我一样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上数学强化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一定要看完书后再去。因为讲课的速度非常快,许多知识点都是只讲关键部分,一带而过,不看书根本跟不上进度。我非常感谢陈老师,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总是一语就能抓住题目的关键,使我获益良多,极大地增强了考研的信心。在此对文登强化班的各位辅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3)适量做题。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课业负担不很重。9月至11月是考研数学复习中最重要和最累的阶段,即在该阶段内要有针对性地适量做题,这个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水平。我推荐陈文灯老师的《复习指南》本书所提到的《复习指南》、《数学复习指南》、《指南》均指陈文灯教授的《考研数学复习指南》一书。和《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以下简称为《题型集粹》,经验故事《天道酬勤——我的考研数学满分经验谈》。,经过多年的实践考验和不断修正,这两本书已经集考研之大成,成为每个考研学子的必备书。这两本书并不是看一遍两遍就可以的,对于大学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看三遍,尤其是一些理解得不太透彻的地方,需要反复地研读、揣摩、练习。第一遍是最吃力的,我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速度会快得多,尽管有很多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但对题目的感觉强了很多,这样做能为下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题目做得越多,往往越能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我把曾经做错的和不会做的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经常复习,了解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搞清楚问题是出在理解得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了误区。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抄30道错题,那自然是非常郁闷的,后来随着水平的提高,一天只有十几道了。这是一个蛹化蝶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4)做模拟试题和真题。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做模拟试题和真题。我一般规定自己每天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每次都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地在答题纸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试卷以后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批改,给自己打分,将所犯错误抄在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上。将错题再认真地做一遍,这样一天做一套模拟试卷,周末专门拿出一整天来研究错题,查漏补缺。我做的是陈老师出的24套模拟题,全部认真做完。有些题即使做了十遍还是出错,这确实挺打击信心,但人的惯性思维是很难改变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态度。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需要注意。关于考试时的做题习惯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在平时答题时,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如需根据题意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结果最后记住要做一个总结,不定积分的结果不要忘记加一个常数,与实际有关的题不要忘记加单位等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可能导致你的失分,如果是填空题,那就一分得不了了,被扣这样的分数是很冤枉的。随着“考研热”年年升温,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就像今年我报考的清华自动化系仅招收41人,报考的人将近800,录取比例是20∶1,其中的热门专业更是远高于这个比例。一分的差距可能决定你录取与否,为了自己的理想,应该每分必争,不放弃任何成功的机会。

最后,谈谈关于考试的心态调整问题。考研与高考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考。随着考研日期的一天天逼近,看到已保研和找到工作的同学整日悠闲自在,自己却早出晚归,累得头昏脑涨,心理不平衡是难免的。但转念一想,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心情自然就会平复下来。还有一些同学复习的效果不怎么好,就怨天尤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放弃了考研,放弃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其实,考研并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么难,基础题还是占多数的,如果将会做的题全都做对,及格还是不成问题的。我们的宗旨应该是“抱最大的希望,付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要有一定的压力,但不要太大,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尽自己的全力,但求无愧吾心。在临场考试中,一定要细心冷静,沉着应对,由易到难,该放弃时就放弃,不要寄希望于超水平发挥,毕竟能超水平发挥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

关于复习的时间与效率问题。我认为数学不是拿时间来“堆”的。数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开始做错,那下面完全是徒劳的。复习数学需要清醒的意识和缜密的思维,而二者都需要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每个人的兴奋时间不一样,我是在上午比较清醒,所以上午我集中精力学习3小时的数学,花费了时间一定要有所收获。其实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很长,只有8小时左右,否则保证不了效率。我认为考研最重要的不是每天学习了多长时间,而是学到了什么,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在下半年的时间里,除特殊情况外,我基本上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每天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和理由。

希望我的体会能使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考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岔口,我们应该珍惜并把握住这个机会。结尾的时候,以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与广大考研的战友们共勉,祝愿大家在2005年的考研过程中,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点评: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语)。丁智同学对教材和陈文灯老师的复习用书进行了多遍精读,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在重复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加深对基本理论和考试要点的理解,在重复中发现以往复习中的弱项并加以弥补。这样的复习方法能取得成效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牢固坚实的基础是成功地通过一门考试的最必要的条件,考试中的大部分题目考查的还是一些基本问题。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必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