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线句子采用了描写集锦200句
六年级语文毕业专项模拟试卷4
【第1句】:积累、运用(55分)
(一)火眼金睛(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女”(nǚ)和“举”(jǔ)的韵母不相同。
B、“ye yuan ji xi ying”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C、“西安(xi’an )、花儿(huar)、钥匙(yào shi)的注音是正确的。
D、“戈、糙、歼、凸、凹”在字典正文页码的先后顺序是“凹、戈、歼、凸、糙”。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见微知著 收益匪浅 神彩奕奕 纷至沓来
B、走头无路 留恋往返 司空见惯 座无虚席
C、实事求是 迫不及待 舍本逐末 邯郸学步
D、脍炙人口 随心所浴 满山遍野 百衣百顺
(3)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夸奖、谦虚、勤勉、精益求精”的感情色彩相同。
B、“狂风怒号、波涛起伏、溜之大吉、碧空如洗”是同一类词语。
C、《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文中的“我”就是作者鲁迅。
(4)假如你正忙于做作业,一同学向你请教问题,回答用语最恰当的是( )
A、请你耐心地等我把作业做完了再来教你。
B、等我把作业做完再来问不行吗?
C、对不起,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D、等我把这道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好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B、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全班同学深受教育。
C、至今、那悠扬的歌曲仍回想在我耳边。
D、《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
(6)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 )时的景象。
A、清明节 B、元旦 C、春节 D、中秋节
(7)你对“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会挨饿。
B、海上起风暴,气候十分恶劣,加之屋外一片漆黑,她感谢到十分害怕。
C、桑娜担心出海打鱼,可能会有丧命的危险
(8)、下面句子中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环境描写 D、神态描写 E、心理描写
①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是一曲悠悠的小令。( )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
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
③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 ( )
④他的脸变得很严肃、忧虑。 ( )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
A、春色 B、雪景 C、梨花 D、 果园
(10)“看见了地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转折作用 C、解释说明作用 D、意思的递进
(二)精彩回顾(35分)
(1)填字组词,选择恰当的填入括号中(8分)
余音绕( ) 妙笔生( ) 引人入( ) 美不胜( )
雅( )共赏 独( )匠心 巧( )天工 脍( )人口
①小作者真是___________,写出的文章构思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
②音乐会上既有__________的.流行音乐,也有__________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③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语境填空(6分)
小学六年级的生活一晃而过,真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表示时间易逝的成语)我即将升入中学了,我想用“_____________”来告诫自己,(填上恰当的名言警句或谚语等)使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在即将离别之际,我还想祝愿我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祝我的老师_______________!(每条横线上填写一个表示祝福的四字词语,不重复填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并分别解释带点词的意思。(4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___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
①善:____________ ②诲:____________③之:_______________
④援:____________ ⑤缴:____________⑥之:________________
(4)用“望”组成不同的词语并选入相应的语言环境里。(7分)
小凡卡( )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 )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 )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 )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 )了。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0分)
【第1句】:“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 ( )
【第2句】:《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 ( )
【第3句】:《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挚情谊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 ( )
【第4句】:《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就是指居里夫人美丽的容貌。 ( )
【第5句】:《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
【第2句】:语言实践。(8分)
【第1句】:这是一幅图书广告宣传画,观察画面,完成填空。(5分)
(1)这则广告介绍的书名是:《_________》
(2)出版社编写这套书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00%精品”说明这套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价格”说明这套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意思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小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阿姨说:“小明,你真可爱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3分)
(1)你听出了刘阿姨说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小明,应该这样回答刘阿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阅读理解。(22分)
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 “再见”。它不知不觉地离开了我——五年!记不清,算不准。
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踺子、跳绳……,我就忘记了我已是20多岁的人。
我 ( 期望 盼望 愿望 )成天和他们在一起。终于和他们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湛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遨游太空的故事。
我们一起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
我们在 (装满 充满 饱满)神秘、哲理的松坡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充满饥饿的孩子。
饥饿,可畏!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样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我拆收音机打了我两巴掌;隔壁李奶奶说这孩子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 (继续 陆续 连续)发作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五十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歌唱!在舞蹈!它在我的心中……
【第1句】: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神奇( ) 原因( ) 调皮( ) 探究( )
【第2句】:选择填空。文中用“( )”括住的内容写的是 ________的事。(2分)
A、现在 B、童年 C、将来
【第3句】: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4句】:仔细读文章,,回答问题。(8分)
(1)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___________,他最突出的个性是__________________,
他没有和童年说“再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觉得留住童年就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散文,看起来很乱,可是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抒写自己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句】:从文中找一句话,作为文章的题目,写在文章上面的横线上。2分
【第6句】:文中划线句子在文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2分
【第7句】:你也像作者一样有“好奇症”吗?把你的“奇思妙想”说一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句】:作文,任选一题写,不少于450字(35分)
【第1句】:题目:给中学老师的一封信
提示:就要进入中学了,为了让中学老师尽快地了解我们,赏识我们,我们可以用书信的形式向中学老师介绍自己,如兴趣、爱好、特长、担任过什么职务、参加过什么活动等,还可以谈谈进入中学后的打算,更可以谈谈你对中学老师的期待。要求:(1)用书信的格式写,格式正确(不出现真实学校、班级、姓名)。(2)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不写错事别字。
【第2句】:题目:最美丽的___________
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画面”、“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谢,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
六年级毕业生语文模拟试卷
【第1句】:基础知识(40%)
【第1句】:看拼音,写汉字。(2分)chéngfájǐnqín
()()旗()岭
【第2句】: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jiàng)相(xiāngxiàng)和(héhè)苍劲(jìnjìng)
【第3句】:填空(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纯”字是()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B、专一,不杂“纯熟”的“纯”应选第()种解释。
【第4句】: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第5句】: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绝:A特别出色的B断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第6句】: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近义词()反义词()贫穷:近义词()
反义词()
【第7句】: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
翻天()地应接不()堪称()模刻()求剑安然无()
精兵()政
【第8句】:选词填空。(4分)严肃严峻严重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忧虑。
因为……所以……即使……也……无论……都……
〈3〉这歌声,()听惯了鸟叫的人,()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4〉这艘货船,()是逆风行驶,()帆没有张起来。
【第9句】: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今天后天昨天前天
〈2〉开花长叶发芽结果
【第10句】: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第11句】: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2〉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3〉“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12句】: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台的。()
A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B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第13句】: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2〉《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第2句】:阅读(30%)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17%)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第1句】: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第2句】: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清楚()严肃()
【第3句】: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第4句】:用——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2分)
【第5句】:用“~~”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分)
【第6句】:“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A
B
C
【第7句】: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2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二〉阅读《小水珠和大浪》,回答问题。(13%)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第1句】: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2分)
【第2句】: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分)
【第3句】: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2分)
【第4句】: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第3句】:作文(30%)题目:
A、校园一角
B、美丽的校园
要求:【第1句】:任选一题作文。
【第2句】:要围绕题目选材,抓住校园的景、人、物等来写,突出校园的美丽,反映你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第3句】:内容要具体,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有条理,有中心。
【第4句】: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全文不少于350字。
【第5句】:文中提到的校名、人名一律用“某某”代替,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要扣分。车到山前必有路,大胆向前走吧!
六年级毕业生语文模拟试卷
【第1句】:基础知识(40%)
【第1句】:看拼音,写汉字。(2分)chéngfájǐnqín
()()旗()岭
【第2句】: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jiàng)相(xiāngxiàng)和(héhè)苍劲(jìnjìng)
【第3句】:填空(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纯”字是()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B、专一,不杂“纯熟”的“纯”应选第()种解释。
【第4句】: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第5句】: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绝:A特别出色的B断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2〉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第6句】: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近义词()反义词()贫穷:近义词()
反义词()
【第7句】: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
翻天()地应接不()堪称()模刻()求剑安然无()
精兵()政
【第8句】:选词填空。(4分)严肃严峻严重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忧虑。
因为……所以……即使……也……无论……都……
〈3〉这歌声,()听惯了鸟叫的人,()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4〉这艘货船,()是逆风行驶,()帆没有张起来。
【第9句】: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今天后天昨天前天
〈2〉开花长叶发芽结果
【第10句】: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4〉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第11句】: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1〉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2〉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3〉“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第12句】: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台的。()
A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B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第13句】: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2〉《赠汪伦》一诗中,李白用“、”来表达他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
〈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第2句】:阅读(30%)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17%)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第1句】: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第2句】: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清楚()严肃()
【第3句】: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第4句】:用——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2分)
【第5句】:用“~~”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分)
【第6句】:“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A
B
C
【第7句】: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2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二〉阅读《小水珠和大浪》,回答问题。(13%)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第1句】: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2分)
【第2句】: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分)
【第3句】: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2分)
【第4句】: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第3句】:作文(30%)题目:
A、校园一角
B、美丽的校园
要求:【第1句】:任选一题作文。
【第2句】:要围绕题目选材,抓住校园的景、人、物等来写,突出校园的美丽,反映你对母校的热爱之情。
【第3句】:内容要具体,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有条理,有中心。
【第4句】:用词准确,句子通顺,全文不少于350字。
【第5句】:文中提到的校名、人名一律用“某某”代替,不能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否则要扣分。车到山前必有路,大胆向前走吧!
六年级毕业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1句】:积累运用(34分)
【第1句】:拼音广角------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5+2分)
shōu liǎn wú gū hé ǎi yān hóu líng chén
( ) ( ) ( ) ( ) ( )
gài 灌( ) 梗( ) juān 杜( ) ( )秀
【第2句】:如果你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字,那么一竖行便是一条成语;而填入的横行又是一句劝诫的话。试试看!(3分)
( )( )( )( )( )( )
恶 精 图 来 璧 竹
多 于 索 运 归 在
端 勤 骥 转 赵 胸
【第3句】:按要求写词语(3分)
(1)舍生取义(形容英雄人物3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顷刻间(形容时间短的3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句】:读下面这段话,然后用“清”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2分)
走进树林,空气格外( )。只见泉水从泉眼里涌出,顺势向远处流去,汇成了一条( )的小溪。我们喝着( )的泉水,听着( )的鸟叫声,真是心旷神怡!
【第5句】:用下面的词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4分)
例: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
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句】:写成语(4分)
(1)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冬天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句】: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仿照例句写句子,赞美一位你所敬爱的人。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2)之所以我喜欢朗读《三亚落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1分
(3)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上加点词语仿写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8句】:课文传真(7分)
(1)《长江之歌》一文中反复吟唱的句子是:“我们赞美长江,_____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当你满怀激情地诵读了《长江之歌》这首诗,你一定会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之情。
(2) “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硕大无朋的床面”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1分
(3)“卢沟桥事变”又称“ ”发生的时间是____年7月7日,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 地展开了。《半截蜡烛》也是发生在第 次世界大战时期 国居民伯诺德夫人一家抗击 国法西斯的故事。
(4)“ , 。”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人生观真实写照。
(5)写两个名著含有“三”的故事名称: 、
【第2句】:阅读欣赏(33分)
(一)《烟台的海》节选 (15分)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íng nín )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ì sì)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è qì)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 慰)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恋 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第1句】:用√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4分
【第2句】:解释词语。4分
前赴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从句中“数百米重”“十几米远”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竟”你读出了作者的 _____之情。2分
【第4句】:如果把烟台的海比作一个人,那么,春天烟台的海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夏天的海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烟台的海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5句】:这段话中把涌浪比作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第6句】:烟台的海就是山东烟台北面的_________海。1分
(二)孩 子无 罪 (18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 )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 )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 )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尝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观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第1句】: 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分
【第2句】: 改正第5自然段中用错的字和词。(各1个)2分
【第3句】:想想下面加点的两个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2分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 ) ( )
【第4句】:“危在旦夕”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5句】:理解短文,回答问题。9分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 “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 “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既然这么小的孩子就成了孤儿,那么我 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习作园地(30分)
下面是一些同学的心里话,看后你肯定会想到与这些心里话有关的人或事。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400字以上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中一律不能用真名。
【第1句】: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超越别人。
【第2句】:沙堆是一粒一粒积成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的。
【第3句】:拥有父母的关心,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事情。
【第4句】: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