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描写句子的分析合集200句
《黄河颂》练习题及答案
【第1句】:基础训练
【第1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diān 峰( ) 流 xiè ( ) 狂 lán ( )
pínɡ 障( ) 发 yuán( ) wǎn 转( )
【第2句】: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哺育( ) 澎湃( ) 浊流( )
劈成( ) 气魄( ) 臂膀( )
【第3句】: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1)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
(2)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发源:
【第4句】:体会诗歌用词精妙的地方,品析下面加黑词好在哪里:
⑴ (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⑵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第5句】:分析下列句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⑴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⑵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第6句】:下面诗句都与黄河有关,你能否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诗句:
⑴ ,一片孤城万仞山。
⑵ 白日依山尽, 。
⑶ 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
⑷ 一樽酒, ,无限事,从头说。
【第7句】:1953年5月以来,人类22次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留下足迹,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壮举。假如你是登临者,你认为你是征服者吗 ?请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30字以内)
【第8句】:《黄河颂》这首诗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找出作为思路梳理依据的关键性词语。
【第9句】:找出描写俯瞰黄河全景的句子。
【第10句】: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第11句】:诗歌尾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与提示】
【第1句】:巅 泻 澜 屏 源 宛
【第2句】:略
【第3句】:(1)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2)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第4句】:(1)用劈成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的气势。
(2)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第5句】:(1)运用比喻强调黄河给人雄奇的印象,更表达作者对黄河的赞叹。
(2)运用反复表达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深情的依恋。
【第6句】:(1)黄河远上白云间;
(2)黄河入海流;
(3)黄河之水天上来;
(4)黄河侧。
【第7句】:本题为开放题,可赞成,也可反对。赞成可从人类与自然斗争史及人的毅力、意志、对生命的挑战等角度谈;反对可立足《黄河大合唱》创作传奇 。
【第8句】:望、颂
【第9句】: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第10句】: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第11句】:代表中华儿女要向它学习的誓言,表达作者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黄河颂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第1句】:基础知识题
1、解释下列词语。
① 亘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默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怪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炽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
A、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B、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
C、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D、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
C、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D、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4、填空。
《土地的誓言》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
【第2句】:阅读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里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无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1、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回忆的故乡美好生活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这样的故乡,作者想为故乡做些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句】:基础知识题
1、① 从古到今
② 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③ 奇怪、古怪
④ 热切而深切
2、B
3、B
4、端木蕻良 曹汉文
【第2句】:阅读题
1、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牺牲。
2、春天土壤的香气、河流、柳条等等;科天稻禾的香气。
3、想为故乡而战斗,想解放故乡。表现了作者浓烈的思乡、爱乡之情。
关于语文黄河颂试题及答案
初中一年级试题
【第1句】:自主实践
【第1句】:给下列的注音写上汉字。
山diān______ péng pài____ 狂lán______ 屏zhàng______ bǔ______育 体pò______ zī______长
【第2句】: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澎湃 生产;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狂澜 喂养,也比喻培养。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育 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
滋长 波浪相互撞击。
【第3句】:《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______作品,由______作词,______谱曲。作品由______等八个乐章组成,它以______、______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第4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三乐章的歌词,也是二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B.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上,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C.诗人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向它学习,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D.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第5句】:“啊!黄河!”这句诗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作者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黄河颂》习题附答案
【第1句】:课文导入
【第1句】:这是一篇___________(文体),充溢着_________的爱国热情。文题《土地的誓言》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誓言。
【第2句】:作者端木蕻良,原名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作家,抗日战争征时期他先后出版了《 》,《 》,《 》等长篇作品。
【第2句】:课文朗读
【第1句】:读准字音,不添字掉字,不读破句,停顿恰当,吐字清楚。
【第2句】: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
【第3句】:注意停顿,语速合宜,体会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
【第4句】:在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3句】:课文研读
【第1句】: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读一读,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课文第一段用了很多笔墨列举了东北的物产,这样写是为了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句】:“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句】:再度探究
【第1句】: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文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文运用大量富于鲜明的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句】: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情大吃一惊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抒情效果。
【第4句】: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不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结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上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上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
【第5句】:语段仿写
分析下列文字的结构特点,并运用这种结构写一小段话: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第6句】:写作练笔
你的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300字左右。
【答案】
【第1句】:课文导入
【第1句】:抒情散文 饱满,深沉 作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
【第2句】:曹汉文辽宁昌图 现代 《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第2句】:课文朗读
【第3句】:表现故乡富饶及对故乡的热爱
【第4句】:我将战斗使故乡像往日一样自由美丽
【第4句】:再度探究
【第1句】:炽痛的热爱 泛滥着一种热情等
【第3句】: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第4句】:先直接抒情,再回忆,最后又直接抒情,都是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第5句】:【第6句】: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