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集锦200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绝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集锦200条

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欢迎大家阅读!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

《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短篷:有篷小舟

藜:草名,茎至坚,可为杖

【译文】

杏花盛开时节,细雨蒙蒙,衣衫渐沾渐湿,杂着杏花的芬芳;杨柳吐青,天气转暖,春风拂面,醉人宜人,伴着杨柳的清香。剪剪轻风细细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惬意。

【赏析】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春雨频仍,故名;韦庄有句曰:霏微红雨杏花天(《广群芳谱·杏花》)。杨柳风,杨柳新绿,其嫩丝青芽多作随风摇曳之态,故用以指春日和风;如汤显祖《天台县书所见》句云:池暖风丝着柳芽。

作者漫步在这杏雨柳风交织的`迷濛春色中,心中洋溢着乘兴寻游的怡然之乐和醉春之情,整个世界仿佛都融化在斜风细雨的烟霭中了;此际,他所清醒意识到其存在的,只是朦胧在衣服上的杏花雨和从脸上轻柔地拂过的杨柳风以主观体验:沾衣欲湿、吹面不寒,说客观事物;用对象的一般特征,来表现其作景风貌,平平道来,似不着力,而情意自远,使人感觉到亲切、熟悉的春之气息,是这两句诗的特点。

元人郭麟孙《三月三日重游虎丘》的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同这二句有相似处,其意味则终觉略逊一筹。

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合集

描写春天的古诗绝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杜甫《曲江对雨》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有关春天的古诗五言绝句

大雁饱含憧憬地向着北国的乐土结对航行,一路载歌载舞,排踏出春天的韵律,传递着春的喜讯。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春天的古诗五言绝句,欢迎大家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晓 ——杜甫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五言绝句

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有仄起、平起二格。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到了唐代与近体律诗如孪生姐妹,并蒂双花,以其崭新的异彩出现在诗坛上。五言绝句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画图,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因小见大,以少总多,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其最大特色。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言绝句。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第2句】:四句尾是平声韵,第【第1句】: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