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做豆沙包说说汇总三篇
第一次做豆沙包作文400字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班迎来了一周一度的项目课。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热闹的食堂里,我们组正快乐地做着豆沙包。
我们把面粉像发泄情绪一样地一股脑倒进盆子里,像松鼠一样在中间刨了一个洞,再放入白糖,然后用开水给我们的面粉小朋友做了一个温泉。面粉一看到温泉就迫不及待地往里跳,在里面游得可自在呢!我们决定再给他们来点福利。于是,四双手伸进了盆子里,给面粉做了个全身精油按摩。
接下来,我们要包包子了。我从和好的`面团上随手拔了一块下来,把它放在桌子上,准备把它捶扁。
“咚!”
“咣!”
“砰!”
对不起,用力过度。只见现在的面团已经成了一张CD,又扁又薄,薄得不是一般。我管不了那么多,直接进行下一步。
我把面饼放在右手板上,用左手小心翼翼地挤了一个豆沙球放在面饼上,学着抖音中包包子的样子包着。左手旋转,右手包,最后不知道怎么了,包出个十字架,呵呵,算了算了,凑合吧!
蒸了二十来分钟后,十字架包子出锅了。白白嫩嫩,热气腾腾,咬一口,香味甜润,涂满了嘴巴里的每一个角落。我自己做的包子,真香!
第一次做PPT
我每次看老师用PPT给我们上课,里面除了丰富的知识还有生动的动画,我都好羡慕,多想自己也能做出那么有意思的PPT呀!正好,电脑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自己制作一个PPT,我根据老师课上讲的方法,挑战一下!
我确定下PPT主题后,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图片素材,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我在页面里插入搜集到的图片,插一个图片我就设置它的动画效果,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动画效果这么多种呀,选哪种更好呢?我看着那么多选项,决定一个个试试看。天啊!就像变魔术一样,真是太好玩了!图片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一种似乎都有它的特点,真难取舍呀!我看着我准备的'各种图片,哈,不如一张图片用一种动画方式,我不禁为我自己的想法感到得意。我把一张张图片插入进去,设置好各种各样的动画方式,得意洋洋地叫妈妈过来观看我的得意之作。动画开始播放,第一张第二张如我设想地那般放映着,突然,一张图片还没完全显示,后一张图片就蹦了出来,我还没看清楚什么情况又一张犹如闪电似的一闪而过……咦?怎么会这样,我刚做的十几张PPT好似突然着了魔发了疯,完全超出我想像……我顿时手足无措,十几张播放完停了下来,我疑惑地看着妈妈,问:“妈妈,电脑出毛病了吗?”妈妈说:“应该是你动画设置没设好,你看看动画的设置。”妈妈摸摸我的头,“你试试改变设置,改一个播放一下,慢慢试试,你就会找到最好的呈现速度了”。在妈妈的协作下,试了一次又一次,图片播放起来终于能完整呈现了,我长长吁了口气,原来,老师给我们演示的PPT,制作起来并不简单哦!
我看着播放正常显示的图片,发现一个问题:我这里只有图片,同学们看了也不知道我想介绍什么呀?如果我在PPT里加上文字说明,再配上刚才的动画效果,岂不是更好吗?说干就干,可文字又该怎么弄进来呢?我在软件上面的工具栏里左点点右点点,看我急了,妈妈用手指指上面的工具栏,我顺着点击,这里那里,哈!一个输入汉字的框框出现了,原来这样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它原来躲在这里!妈妈说:“软件多用就熟练了,就跟你们平时学习一样,要经常练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
经过妈妈的指点,我终于完成了我的第一个PPT,虽然里面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我知道了遇到问题不能急躁,我会在我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第一次做团子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做团子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次做团子作文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团子吗?我可喜欢吃了。今天是中秋节,我决定体验一下做团子的乐趣。
刚吃完午饭,我就在外婆身边转悠,念叨着什么时候做团子。见我这样迫切,外婆就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决定开始做团子。只见外婆拿来两袋糯米粉,两袋红豆馅和一壶开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外婆一边把热水倒进糯米粉,一边用筷子进行搅拌。不一会儿,粉末状的糯米粉就变成了大小不一的块状了。开始和面了,外婆放下热水壶,把边上的糯米粉往中间拨,我迫不及待加入到和面的行列中。谁知,我刚把手放进糯米团里的时候,就感到一阵疼痛,立刻把手缩了回来。一看,手掌都红了。手在水下冲了一会儿,感觉好多了,我又忍不住了。不过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我不敢“轻举妄动”,学着外婆的样子,把糯米团这里一翻,那里一翻,用拳头敲敲,再揉揉面团,自我感觉特别棒。
和好面后,就是做团子了。于是外婆、爸爸、妈妈、姐姐和我一起“全家总动员”了。外婆把揉好的糯米团均匀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捏起一个放在手心里搓成一个圆形,再用大拇指掐在粉团中央旋转成一个碗的样子,然后在“碗”中放入一小勺豆沙,再一点一点地用旁边的粉团把豆沙包起来,慢慢地揉到剩下一个小尖尖,一个可爱的糯米团子就这样在外婆手中“诞生”了。看着外婆轻松的样子,我的'手好痒,不等外婆开口,忍不住就抓起一个粉团,也学外婆的样子捏“碗”。呵呵,捏橡皮泥可是我最拿手的,不一会儿“碗”就成形了,真漂亮。我放入豆沙,再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包裹成型。可是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是包不住里面的豆沙,看着露出的豆沙馅,我很快地用手指一挖,塞进了我早已口水直流的嘴巴里,真甜。去掉一些豆沙馅后再包就容易多了,看着我慢慢揉出的小尖尖,我心里面幸福的小泡泡不断地往上冒。“怎么样?不错吧!”我得意地叫起来。“嗯,是不错!再奖励做一个!”爸爸妈妈齐声说道。“没问题。不过,我可得给自己的做个记号,等会我就吃自己做的团子。”说完,我在团子面上用手指画了个笑脸。
在我们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不一会儿就完成了六十几个团子。外婆把做好的团子放在锅里煮好后,我一眼就认出了我做的笑脸团子。吃着我亲手做的团子,心里那个甜啊,只有我自己才能体会。
第一次做团子作文2
“外公!外婆!”
“呀,小逸来啦!”跨进老屋果然第一个碰见的是外公的笑脸。
我把大包小包的东西往房里一扔,急忙冲进了灶头间。哈,舅舅舅妈已经在做团子了。妈妈也不客气,洗洗手就坐了下来,帮着做团子。
我愣愣地站在一边,又不好意思去看电视。索性——
“我也来做团子吧!”
于是,一场比好莱坞动作片还要精彩的家庭自制大戏即将开演!
第一幕
没想到本姑娘的排场这么大,做个团子还有那么多人护着!
“就这样……先把它搓成一个球……”妈妈取一小块和好的米粉,示范给我看。
“在这样——”舅妈接过话头,麻利地把手中的玩意捏成像窝窝头一样的形状,“加馅儿,捏拢……把多余的头子掐掉,再摊在手心里揉一揉……瞧,这不就好了!”
一个白白胖胖的团子,加入了一列列伙伴中。
“看见了没,很简单。”舅舅做了一句总结。
第二幕
“好,开工!”我大喝一声。上了一堂课,总该让我总结一番了吧?
先挑合适的团子皮。这个,不行,太大块了;那个,不行,太娇小了。我的第一个作品可是颇具历史意义的,当然得用优秀的材料来做。那些“歪瓜裂枣”们,岂能入我老人家的法眼?
就是你了!我终于找到了一块比较合我眼的。揉!这小时候,我最喜欢玩的可就是橡皮泥了!不就是搓一个球么?小case!几秒后,OK!
“口子不能开太大,不然待会加了馅后不容易合上。”舅舅提醒我。
是么?我停止了手头的活,看了看,不好意思地笑了。总金额“窝窝头”都快给我捏成一张饼子了。
“重揉吧!”妈妈哭笑不得。
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后,我变得谨慎了,把口子开小了。加馅了,可这筷子也不听我使唤了,我怎么也夹不住馅。“恭喜你,惹火我了!”我对着筷子念一声,用劲一扯,嘿,出来了!“真是,给你三分颜料你就开颜料店啊!”我在填馅的同时悄悄训斥筷子。
第三幕
“当当当当!”我举着自己的处女作,骄傲地炫耀。
“还不错!”妈妈忍住笑意评价了一番。
我当然知道妈妈是在鼓励我。望着手中的团子,又丑又小,再看看舅妈和妈妈做的团子,又圆又大。心里不免有些惭愧。都16岁的大姑娘了,连团子还是头一回做,家务事更别说了,碰都不碰,我该说些什么呢?
我只能说,我的处女作团子,让我懂了许多。
第一次做船模作文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女孩,书中经常有提到船的名言警句,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这个周末,我就要亲手坐一会船模。我先拿出一张白纸和一盒彩笔,思考我设计的船模模样,因为我是第一次做船模,我决心先做一个简单的小船。那么,小船要染成什么颜色呢?小船内要做什么呢?我陷入了一番冥思苦想。到了最后,我设计的小船变成了这样:它,有一个紫红色的船身,船身里有两只立着、看似十分威武的'帆,还有一面红通通的旗子插在正中央。
总不能光说不做吧?我迅速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材料,可是我马上发现一个问题:要用什么材料呢?卡纸?硬纸板?还是泡沫板?卡纸颜色比较显眼,但容易坏,硬纸板虽说坚固,但颜色太土……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选择了泡沫板。二话不说,立即找出我需要的材料,还翻出了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我捧着一大堆材料,来到书桌,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船身的四个面。当我用透明胶打算把四个面粘起来,我感到不妙:粘不起来,怎么办?一阵手忙脚乱后,我的船身用卡纸折出来。经历了一场风波后,我更加小心了,做出了两面“完美”的帆和一面大红旗。有一个难题来了,起什么船名?一刹那间,一个船名从我脑中闪过,我忐忑地用黑笔写下“利落号”……
最后的结果和我想象中的差的太远了,但是这只“船”是我自己亲手制作的,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