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描写冬天景色的句子集锦70句
柳宗元描写冬天的诗句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小编为大家提供了柳宗元描写冬天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柳宗元描写冬天的诗句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扩展阅读:
描写冬天的古诗句精选
【第1句】: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第2句】: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第3句】: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第4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5句】: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第6句】: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第7句】: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第8句】: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第9句】: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第10句】: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柳宗元描写春天的诗句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下面一起来欣赏欣赏柳宗元描写春天的诗句,希望你喜欢。
首春逢耕者
作者:柳宗元
南楚春候早,余寒已滋荣。
土膏释原野,白蛰竞所营。
缀景未及郊,穑人先偶耕。
园林幽鸟啭,渚泽新泉清。
农事诚素务,羁囚阻平生。
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
慕隐既有系,图功遂无成。
聊从田父言,款曲陈此情。
眷然抚耒耜,回首烟云横。
此诗写的是诗人来到永州第一年即公元806年(元和元年)早春的情景。
一天,诗人独自出游到永州郊外,目睹到一幅在长安做京官时不曾有过的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原野上清泉涌流,草木萌蘖,鸟语花香,更有农人春耕正忙。诗人倍感新奇与兴奋,以饱蘸深情的笔,记下了这赏心悦目的幕幕景象;身为“僇人”,羁留异地,触景生情,勾起了诗人对故土的不尽思念,以及对不幸人生的无限感慨。
全诗以第五联过渡,由所见所闻转入写所思所感。诗人看到一派宜人的早春景象后,引发的不是美好的憧憬、宏大的志愿,而是强烈的思念故土之情。正如近藤元粹《柳柳州诗集》卷三所言:“贬谪不平之意片时不能忘于怀,故随处发露,平淡中亦有愤懑,可压也。”由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联想到北方旧居已人去楼空,昔日田园因无人料理而杂草丛生,沦为荒地;由此又进一步引发对人生的感慨,感到无可寄托——政治前途既已渺茫,沉闷之情又无以排遣,精神的家园不知安在。惶惶不可终日,诗人对这种无所事事的无聊生活,极度地不适与不满,甚至羡慕起隐士来——尽管他们功名无所成但还有所寄寓。无意间诗人遇到了田间劳作的老汉,于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诗人向这位素昧平生的老汉一吐衷肠,一泄为快。于此,也正是辛勤劳作的农民给了他以莫大的慰藉,使他舍不得离开田头,无限眷恋地抚摸着农夫的犁耙,交谈中已不知天色已晚,猛回头,发现炊烟已弥漫天空。
在身为“羁囚”的情况下,农夫已成为柳宗元倾诉的对象,与农夫倾心交谈已成了他精神解脱的最好方式。柳宗元之所以那般热爱永州山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永州人的信赖和感激。
但诗歌尾联,诗人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的落寞,思念故乡,但在他眼前的仍是烟云横断。这意境与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全诗表现的是早春郊游时的所见所感,既写了诗人对永州之野的美好印象,又写了诗人寂寞生活中矛盾而复杂的心情。以朴实的笔调写事,以诚笃的心写实,朴诚的人格跃然纸上。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作者: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
时当二月,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可是一场意外的暴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在过着谪居生活的诗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本来他还可以寄情景物,排遣内心忧怨的.,而现实竟是这样冷酷无情!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诗篇起句便直抒胸臆。“宦情”与“羁思”,原本就有必然联系。长年游宦在外,远离故土与亲人,旅途漂泊的艰辛,离亲别故的悲怨,有谁能不动心动情呢?屡遭贬窜,此种心情理当加倍沉重.“共凄凄”三字,真实地表现了作者这时候的特殊心态。“宦情”之苦与“羁思”之深叠相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他要寻求解脱,而又无可奈何,在这种心境的支配下,他只好走出书房,漫步庭院。而当他目睹了已经过去大半的春光以后,这种情绪反而愈趋沉重了。“春半如秋”,用语平淡而新鲜,写出一种常人不曾,也不会有的独特感受,的确是愁人眼中之景,心中之情相互感应的凝结品。“意转迷”三字,则就“春半如秋”作承转,极言意绪的迷乱烦恼。
【第3句】:四两句,偏重叙事描写。说“山城过雨”,人们似乎还难于体味这场雨的份量和内涵,故后面紧接着补写了“百花尽”三字。此雨非早春润物之雨,它横掠山城,下得大,来得猛,涤荡万物。此一句,遥扣题面,把第二句“春半如秋”四字亦落到实处,同时又引带出末尾一句。“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多檀椿树,冠大身屈,四枝旁出,以其不材,故能久而无伤。但是经过这场暴风雨的洗劫,那些百年老榕也叶落满庭了。此等情景令诗人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添了一重伤感情绪。那一个“乱”字,分明是诗人心烦意乱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
这首诗写景肃杀萧条。写情凝重深沉。二月春光正浓之际反呈现百花凋零、榕叶满庭的暮秋景象,反激起诗人一片宦情与羁思,其构思立意均不同常态,而其遣辞造语又极平淡。苏轼《东坡题跋》曾就柳宗元的诗与陶渊明的诗作出评论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内容丰富充实而字面却略显枯干淡泊的作品,其实正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是诗歌创作艺术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作品往往“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咀嚼久之,才能得其真味。
描写春天的诗句
■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诗句出自: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诗句出自: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群众路线
诗句出自: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诗句出自: 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诗句出自: 唐李白《古风》
■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诗句出自: 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诗句出自: 唐刘昚虚《阙题》
■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诗句出自: 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诗句出自: 唐刘昚虚《阙题》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句出自: 唐李华《春行即兴》
■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诗句出自: 唐杜甫《春运》
■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诗句出自: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诗句出自: 唐杜甫《曲江对雨》
■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诗句出自: 唐杜甫《腊日》
■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诗句出自: 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 春城而色动微寒
诗句出自: 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诗句出自: 唐杜甫《清明二首》
■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诗句出自: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诗句出自: 唐钱起《春郊》 春晚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诗句出自: 唐戴叔伦《苏溪亭》
■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诗句出自: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
《史记秦始皇本纪》
■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穆穆:和。穆穆清风至:和煦的春天飘起。条风:立春时的东北风,又作调风。草长条风舒:春草清风中舒展旖旎。
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
■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兰、若:都是香草名。古人所谓“兰”,属菊类,与今天所说的兰花不同。若:杜若,属草科。涉:经历。二句意:兰若虽长在阳春温暖的时季,经历寒冬仍然滋盛。
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德泽:恩泽,恩惠,这里指阳光雨露滋润。温暖的春天施舍恩泽,滋润万物,使万物生长茂盛。汉乐府古辞《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