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心理描写的句子合集3篇
语文教案范文:卖油翁
关于卖油翁这篇文章教师们要怎么样的去准备自己的教案设计呢?下文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范文:卖油翁,欢迎阅读参考!
语文教案范文:卖油翁一
教学目的
【第1句】: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2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第3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第1句】: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第2句】: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预习
【第1句】: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
颔之酌油杓沥
【第2句】:熟读课文。
【第3句】: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第2句】:导入
【第1句】:作家作品简介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是文坛诗文x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2句】:导语
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3句】:正课
【第1句】: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第2句】: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
以此:因此。尝:曾经。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而:表顺接,可不译。其:指代陈尧咨。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第二自然段:
尔安敢:尔,你。乃:于是。以钱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芦。而钱而,但是。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第3句】: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
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
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
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
【第4句】:提问: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讨论并归纳:"俄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
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
【第5句】:提问: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讨论并归纳: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第6句】:提问: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
讨论并归纳:"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第7句】:提问: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8句】:提问: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讨论并归纳:
(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做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
(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这一步,自然是要"忿然"的。
(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
【第4句】:小结
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第5句】:作业
【第1句】:完成课后练习。
【第2句】: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语文教案范文:卖油翁二
教学目的 :
【第1句】: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2句】: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第3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第1句】: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第2句】: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作者介绍
由学生介绍课文作者相关情况。
板块二:点拨方法
引导学生读单元提示:让学生自己发现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学习方法为积累字词与朗读。
板块三:字词学习
【第1句】:教师选定字词检测演板,让学生注音:
咨 矜 圃 睨 矢 颔 杓
【第2句】:学生浏览全文,找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共同解决:
学生提出的`字词有:
以 尔 之 尝 善
自矜 家圃 释 发矢 但 忿然 轻 乃 置 覆 因 徐 沥 惟 遣
【第3句】:学生齐读全文
板块四:节奏划分
【第1句】:学生演板,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①陈康肃公尧咨 | 善射
②徐 | 以杓酌油 | 沥之
教师点拨规律:
主谓之间(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或是什么);修饰语之间(徐:慢慢,起修饰作用,故也要划)意思不同类的,也要划分
【第2句】:学生试给课文划分节奏
【第3句】:学生再齐读全文。
板块五:学生译文
学生自由举手,试译全文。有两个学生举手发言,各译一段完成了全文的翻译。
学生分组分段竞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请同学们发挥大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则小故事,力争生动形象。
【第2句】: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1句】: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两件相关的小事?
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沥油,钱眼不湿,惟手熟尔
很好,这一副对联,差不多就把人物、事件、结果,甚至心理都点到了大家再想一想,对自己的技巧,这两人的自我感觉如何?主要体现在这一副对联的哪个句子上?
以此自矜,惟手熟尔
【第2句】:刚才我们主要看了这两位对自己手艺的感觉。现在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这两人对对方的态度如何?
(都有一点瞧不起对方的意思你看,陈康肃公说:“尔亦知射乎?”,卖油翁说:“惟手熟尔”)
【第3句】:把范围缩小一点:两人对对方的态度主要体现在哪四个词语上?大家能不能找出来?(学生找了“立”、“睨之”、“不去”、“颔之”、“问”、“忿然”、“笑”、“遣之”等,教师一一板书)
找最集中的四个字,你会选哪四个呢
睨 颔 忿 笑(教师擦去黑板上其它几个词语)
【第3句】:跳读课文,揣摩心理
【第1句】:我们就抓住这四个关键词,我们先来看“睨之”这一细节可见卖油翁当时的心理活动怎么样?只要言之成理,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可以卖油翁的口吻表达来说
(a.看那小子脸有自得之色,手艺究竟怎么样啊?
b.看他那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本领不会好到哪里去
c.射箭的技巧和我倒油的技巧也一样的,我倒要看看他的本领有多高)
【第2句】:同学们都变成卖油翁了都能够透过“睨”这一眼神,看到卖油翁的内心了如果说“睨之”表示一种观望心理,那么“颔之”这一动作又表示怎样的心理活动呢?也尽量想出不同的答案,也可以模仿卖油翁的口吻讲
(a.“颔之”是点头赞许的意思吧,也许卖油翁想:呵!箭术真的不错啊!
b.要注意,是“微颔”,不是使劲点头,是微微点了几下头应该这样想:嗯,马马虎虎,还行
c.这个点头说不定是悟出了某种道理,譬如,练多了,手法就熟了,这就是熟能生巧啊,老头我卖油也是这个理啊)
【第3句】:很有道理可见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是从观望到有限的肯定那么,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呢?从那几个句子表现出来?其潜台词可能是什么?
(a汝亦知射乎?你也懂射箭吗?潜台词就是你根本不懂!
b吾射不亦精乎?翻译起来就是我的箭术不是很精湛吗?潜台词就是,我箭术那可是相当的精湛!
c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箭术呢?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第4句】:同学们演绎起自高自大的人,真是栩栩如生!只见卖油翁不慌不忙,徐以勺酌油沥之在事实面前,康肃公态度有了变化,“笑而遣之”,这种“笑”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样的笑呢?
(a.歉疚的笑对不起,错怪你老了
b.真是熟能生巧啊,我不够谦虚真是惭愧的笑
c.这可能是自嘲之笑吧嘿,和这个糟老头较什么劲啊
d.不以为然的笑,譬如,好了好了,你以为沥油可以跟我射箭比啊
e.不要把陈尧咨想象得这么差吧,他可能是心悦诚服的笑呢否则也不会送走他)
【第4句】:模拟情景,表演升华
推荐三位同学表演,两人分别扮作陈尧咨和卖油翁,一人读白。
表演后点评,着重评议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表扬处理较恰当的,点评有所欠缺的
【第5句】:拓展延伸,提高认识
【第1句】:思考讨论: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陈尧咨的射技,作者以“发矢十中八九”一笔带过,是略写。再者,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着;陈尧咨却因“善射”而自我炫耀,趾高气扬。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第2句】:陈尧咨和卖油翁都算得是身怀绝技,你认为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如唱歌、画画、体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实践,多训练,才能熟练,熟练了才能“生巧”。
有了本领,取得了成绩,不应自傲,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卖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尔”的感慨,不仅教育了陈尧咨,也教育了我们对待学习,对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将被世人耻笑。
通过这个小故事,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
【第6句】:妙笔生花,丰富想象(任选一题)
【第1句】:学完本文后,选取一个角度,由人及己,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第2句】:以“从此以后,陈尧咨……”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卖油翁》随笔范文
学习完卖油翁的文言文之后大家一定有所启发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卖油翁》随笔,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卖油翁》随笔1
我读了《卖油翁》的故事后,感受很深。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故事吧!
古时候,有个人叫陈康肃,他射箭的技术非常高超,常常为此感到无比骄傲。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高人——卖油翁,只见卖油翁放下肩上的担子,拿出一个葫芦,接着把一枚有孔的铜钱放在小小的葫芦嘴上,然后用勺子舀出来,往葫芦里倒,而那枚铜钱却没有沾上一滴油。陈康肃不由得连连称赞,而卖油翁却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天天练,手熟罢了。”卖油翁最后一语道破了成功的秘诀——天天练。
想起我练国画,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天天练。我还经常一遇到困难就打起退堂鼓。我感到非常惭愧。读了卖油翁的故事,我感到只要肯功夫,勤学苦练,是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班成绩优异的同学,像班长冯亦程,就是一个肯下功夫的好孩子。我要向他好好学习。我想:要是学习成绩比别人差,那就多花点功夫学习。要是跑步比别人慢,那就每天练习。
我要时时刻刻牢记卖油翁的话:天天练,就能够熟能生巧!
《卖油翁》随笔2
古时候,有个叫陈尧咨的人因擅长射箭而自以为是,但一卖油翁却不以为然,他将油通过铜币上的眼儿将油倒进了葫芦里,而钱眼儿上却一滴油未沾,真是奇妙。陈尧咨也打心眼儿里佩服卖油翁,不再自命不凡了。
这篇故事其实告诉我们,陈尧咨和卖油翁技术高超都是由于他们勤学苦练,刻苦用功的结果。就像杂技演员的特技总是那么惊心动魄,美术家的作品总是栩栩如生,音乐家的演奏总能带我们进入仙境一般,他们的成功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汗水换来的。而且术业有专攻,只有具备长期学习,持之以恒精神的人才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我们身边会有一些同学,他们总是认为别人成绩很优秀,自己不如别人,很自卑。但是他们中有的篮球打得超级棒,滑板玩得很顺溜,小提琴拉得令人叹服,毛笔字写得刚韧有劲,那也是因为他们熟能生巧才取得的成功啊,这足以说明其实他们一点都不比别人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要他们再加把劲儿,把智慧运用到学习中来,他们一定可以超越别人,超越自我。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学习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取得成功,让我们都一起努力吧!
《卖油翁》随笔3
《卖油翁》这个故事向人们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古代有个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以此自矜。而卖油翁只略表赞许。他把一个油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钱孔却不曾溅上一滴油。真可谓妙哉。陈尧咨的超人本领和卖油翁的绝技,是天生就家的作品玲珑精巧,形象逼真;诗人的作品脍炙人口,耐人寻味;……人们总会向他们发出各种赞叹;了不起啊,了不起啊!岂知所有这些,哪一样不是长期经验的积累,日夜苦练的结晶。当今,有一些青年人自暴自弃,有的吗?非也。卖油翁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的确,老农能辨别风云,善治理田地;演员翩翩起舞,表演精彩动人;雕塑既不钻研业务,又不虚心求教,他们总是这样叹息:“我太笨了,能混碗饭吃也就够了。”他们真的笨吗?非也。他们谈起服装发式来头头是道;织的毛衣,称得上是艺术品;玩起扑克来,谁也比不过他的机智灵活。
本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经过勤奋的劳动才能获得,此所谓:“业精于勤。”年轻人精力充沛,只要肯下功夫,钻一门学问,经过长期的努力,一定会熟练掌握它的奥秘,应用自如的。这也是《卖油翁》给人的启示。
卖油翁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
【第1句】: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第2句】: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第3句】: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第1句】: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第2句】: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1句】:导入课文
北宋年间有这么一个人,考试是状元,官做到节度使,大将军,他说对他一生影响巨大的,是一个老翁,一个偶遇。这位老人是谁呢?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卖油翁》。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作者:同学分享(放幻灯片)
【第2句】: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疏通文意。
【第1句】: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读一遍课文,不会读的或者音拿不准的字词请在书上标出来。
【第2句】:同桌帮忙解决字音,然后互读一遍。
【第3句】:找学生读,(3-5人)其他同学注意纠错他的字音或节奏。
【第4句】:再分角色读两遍课文,把握一下情感(找两组同学),然后全班齐读一遍,这次读的时候就要想想它的意思是什么了啊!
【第5句】:先结合课下注释,口头翻译文章,把不会的和不懂的划起来,最后同桌解决,同桌也解决不了的,再小组共同解决。
【第6句】:找学生翻译全文,老师强调重点字词、句子的翻译,然后齐读,思考问题(幻灯片)
实词有:尝、去、尔、颔、杓、射
句子有:
【第1句】:公亦以此自矜
【第2句】:但微颔之
【第3句】:无他,但手熟尔
【第4句】:吾射不亦精乎
【第5句】:以我杓油知之
【第6句】:徐以杓酌油沥之
【第3句】:内容理解
【第1句】:这篇文章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注意,分别用三个字回答!
看注释1,康肃是谥号,(出示PPT)请同学们齐读:
站在旁观者陈述事实的角度来说,最好是直接说其名字,他们是(板书)陈尧咨、卖油翁的故事。
【第2句】:我再找一个同学用两个字概括他们俩干了什么事儿?
陈尧咨射箭,卖油翁卖油与卖油翁倒油的辨别。
工整的对联,这节我们就试试,看能不能把本文的内容总结成一幅对联。
(板书:陈尧咨射箭,卖油翁沥油)
【第3句】:他们的射箭和倒油的水平如何?
陈尧咨射箭当世无双;卖油翁沥油过钱不湿。
“当世无双”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十中八九”才是他的真实水平。
【第4句】:他们对自我的认识态度。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沥油,熟能生巧。
“以此自矜”是自己的感觉,“熟能生巧”是我们提炼出来的。我觉得换成“唯手熟耳”比较好。
解释一下“矜”和“耳”的意思吗?(板书:以此自矜、唯手熟耳)
【第5句】:如果我想把对联继续写下去,大家想想应该写什么呢?我们还有哪个方面没有分析呢?(精彩的地方是他们的交锋)(幻灯片)
彼此对对方的态度,大家看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斗争”有几个回合?
他们俩斗争了“三个回合”。接下来的对联应该是这两个人交换一下位置。
对联陈尧咨部分的'后面写上卖油翁,在卖油翁联的结尾写上陈尧咨。
(板书:卖油翁,陈尧咨)(自评过了,该他评了,所以换位置)
那我们先从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写起。(小组讨论)
“睨之”, “睨”什么意思吗?斜着眼睛看,表示不很在意的意思,神态描写
然后是“颔之”,“颔”是“点头”的意思。有不同意见吗?动作描写
“但微颔之”,因为“颔之”就肯定,而“微颔之”就表示“还行,马马虎虎”的意思。
“亦无他”。(板书“睨之但微颔之亦无他”)
(生读“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无他”)
那么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呢?(小组讨论)
“疑之”,问之,因为陈尧咨看到卖油翁的微颔之后说“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就是对卖油翁的疑问。
忿然对之。笑而遣之。
能解释一下这个“而”的用法吗?承接?并列?大家看看这四个字里面,哪个字是核心? “遣”。“笑”和“遣”这里是什么关系? “笑”是修饰“遣”的。所以这里“而”就是表示修饰。
只要在句子里找到核心词,然后看“而”前面的词语和核心词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确定是不是修饰关系了。请大家在文中找找,还有没有表示“修饰”的“而”?
(生很容易地找到了“卖油翁释担而立”)
(生齐读)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亦无他;
卖油翁沥油过钱不湿唯手熟耳,陈尧咨疑之忿然对之笑遣之。
对联应该是仄起平收,也就是大约上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是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是一二声。
【第6句】:对联也写好了,缺个横批。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横批怎么给?横批一定要结合欧阳修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哟!(学生讨论)你可以结合这两个人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来说。卖油翁和陈尧咨,从卖油翁得到熟能生巧,从陈尧咨得出来的就是自高自大。
卖油翁很谦虚,而陈尧咨给人的感觉是自高自大,还不是一般的自高自大。
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有感情地读读?(有感情地读)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一个自高自大的陈尧咨出现了。
从这件事情上,他能得到了什么教训或给他启示?他懂得了什么?
懂得谦虚(为对称同义词,心怀若谷),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道理。(板书)所以,陈尧咨经历这次教训之后,刻苦训练,最后射箭技艺更进一步,真正做到了百发百中的地步,曾用一铜钱为靶,十发十中穿钱而过。
这就不难理解文中最后一句“笑”的含义了,这个笑背后的心理是什么?
尴尬、难看、羞愧、苦笑、不屑?
(或横批就是“人外有人,熟能生巧” )
四.课堂小结:
本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幻灯片)
通过拿陈尧咨和卖油翁的事进行对比(板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创造出属于我们更高成绩的技巧、诀窍(画图,勾画出“巧”字),是心怀若谷的谦虚的态度和熟能生巧的勤奋追求。
板书:
【第5句】:作业
【第1句】:背诵课文
【第2句】:改编成一个现代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