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由径
行不由径
核心提示: 欢迎访问古典文学网,古典文学网提供成语行不由径的详细解释、读音以及行不由径的出处、成语典故等。
成语名字: 行不由径 成语发音: xíng bù yóu jìng 成语解释: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成语繁体: 行不由徑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光明正大  行不从径  查看更多行不由径的近义词>> 反义词: 投机取巧  查看更多行不由径的反义词>> 成语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就不慌不忙,斯斯文文,行不由径的走到上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