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格言集锦3篇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蒙特梭利教育格言集锦3篇

蒙台梭利教育的经典名言

【第1句】: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

【第2句】: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第3句】:当儿童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儿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

【第4句】: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这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第5句】:儿童的进步不是取决于年龄,而是取决于能够自由地观看他周围的一切。

【第6句】:儿童有着他自己的人格,他自身具有创造精神的美和尊严。这种美和尊严是永远不能磨灭的,所以他的'纯洁而非常敏感的心灵需要我们最审慎的爱护。

【第7句】:教育体系是以感官基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

【第8句】: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第9句】: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

【第10句】: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第11句】: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第12句】: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第13句】:教师必须为形成较好人类而献出一切。()

【第14句】:我们都知道,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所以,儿童教育是人类展重要的一个问题。

关于教育的经典名言

【第1句】: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2句】: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3句】: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第4句】: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

【第5句】:《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温故而知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第6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亲子教育的经典名言

【第1句】: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

【第2句】:小学阶段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3句】: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第4句】: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息。

【第5句】:一个行为的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第6句】: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第7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行为习惯恰恰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8句】:爱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定理解孩子,要和孩子成为朋友教育才能发挥作用。

【第9句】:父母要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错误的方向给予引导,对于正确的方向给予鼓励。

【第10句】:父母在自己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育。

【第11句】: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把自己孩子送到培训班,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第12句】: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第13句】: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第14句】: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第15句】: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第16句】: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的。

【第17句】:打骂不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绪。

【第18句】:父母要准备一个记事本,记录和孩子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或者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经常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反省自己的过程。

【第19句】:父母和孩子尽量保持一种平等的地位,遇事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第20句】:当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遇到困惑时可以尽量请教老师、邻居或是教育专家。

教育的经典名言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小编收集了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欢迎阅读。

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 格林西安

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较普通的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具有较高的价值 马克思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马卡连柯

教育植根于爱。 鲁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培根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裴斯泰洛齐

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苏霍姆林斯基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 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斯宾塞

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马卡连柯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苏霍姆林斯基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人每日好似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加里宁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那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爱比克泰德

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哈钦斯

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它把青年拉向一方面去,而生活和利益的实际要求把他们拉向另一方面去,在大多数情况下,生活总是占上风的,于是,大多数受教育的青年人经过了一段热烈的青春迷恋时期之后,就走上了已经踏平的道路,而且渐渐走得习惯了。 柯罗连科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富兰克林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

享有特权而无力量的人是废物。受过教育而无影响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有些人在知识道德宗教信仰方面受过教养,但没有成为社会上行善的积极力量,这些人就对不起为培育和供养他们而花费的代价。如果他们也算是基督徒,他们就犯了因伪装而受尊敬的罪。他们本应成为世上的盐,而盐的首要责任应当有盐味。 亨利·范·戴克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妇女教育的不可动摇的目的就是养育子女。 希特勒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马卡连柯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末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