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贻子孙格言联璧集锦5篇
《格言联璧》中的名言名句整理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类别:修养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类别:学习为政行权真事业;禁贪节欲大丈夫。
类别:事业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类别:修养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类别:国家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类别:修养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类别:修养只字必惜,贵之根也;粒米必珍,富之源也。片言必谨,福之基也;微命必护,寿之本也。
类别:修养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类别:修养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类别:友情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类别:友谊博弈之交不终日,饮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类别:友谊柔能制刚,遇赤子而贲、育失其勇。讷能屈辩,逢喑者而仪、秦拙于词。
类别:修养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类别:修养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类别:修养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类别:修养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类别:教育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类别:教育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鄙夫只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类别:修养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
类别:读书敬为千圣授受真源;慎乃百年提撕紧钥。
类别:修养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类别:修养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类别:修养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类别:修养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
类别:人才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类别:修养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类别:读书
格言联璧处事名言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第1句】: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第2句】: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第3句】: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第4句】: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第5句】: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第6句】: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第7句】: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第8句】: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第9句】: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第10句】: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第11句】: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第12句】: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第13句】: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第14句】: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第15句】: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第16句】: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第17句】: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第18句】: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第19句】: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第20句】: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第21句】: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第22句】: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第23句】: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第24句】: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第25句】: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第26句】: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第27句】: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第28句】: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第29句】: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第30句】: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第31句】: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第32句】: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第33句】: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第34句】: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第35句】: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第36句】: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第37句】: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第38句】: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第39句】: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第40句】: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第41句】: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第42句】: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第43句】: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第44句】: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第45句】: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第46句】: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第47句】: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第48句】: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第49句】: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第50句】: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第51句】: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第52句】: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第53句】: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第54句】: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第55句】: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第56句】: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第57句】: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第58句】: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第59句】: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第60句】: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第61句】: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第62句】: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第63句】: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第64句】: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第65句】: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第66句】: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第67句】: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第68句】: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第69句】: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第70句】: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第71句】: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第72句】: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第73句】: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第74句】: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第75句】: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第76句】: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第77句】: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第78句】: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第79句】: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第80句】: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
钱钟书名言名句整理
【第1句】:说大话哄人惯了,连自己也哄相信--这是极普通的心理现象。
【第2句】:假使爱女人,应当爱及女人的狗。那么真心结交朋友,应当忘掉朋友的过失。
【第3句】:男人哪有什么恋爱,压根都是生殖冲动。
【第4句】: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
【第5句】: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
【第6句】: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第7句】:我们称衣着暴露的小姐为"局部真理",因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
【第8句】: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第9句】: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第10句】: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第11句】: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第12句】:老年人恋爱,就象老房子着火,没的救。
【第13句】: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第14句】:结婚无须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第15句】: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第16句】: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第17句】: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也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
【第18句】: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第19句】: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
【第20句】:女人恋爱的经验愈多,对男人的魔力愈大;男人只肯娶一颗心还是童贞纯洁的女人。
【第21句】: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黄帝时代,看守后宫、成日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为力。
【第22句】:科学跟科学家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越老越可贵,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第23句】:情妇虽然要新的才有趣,朋友还是旧的好。
【第24句】:外国科学家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
【第25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第26句】: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第27句】:猪是否能快乐得象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象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第28句】: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
【第29句】:时间对友谊的磨蚀,好比水流过石子,反而把它洗濯的光洁了。
【第30句】: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第31句】:睡眠像云南的过桥米线,怎么也抻不长。
【第32句】: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第33句】:在吵架的时候,先开口的未必占上风,后闭口才算胜利。
【第34句】:得学位是为了把论文哄过自己的先生;教书是把讲义哄过自己的学生。
【第35句】: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
【第36句】: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第37句】: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事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抬头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第38句】:睡眠这东西脾气很怪,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它,千方百计地勾引它,它便躲得连影子也不见。
【第39句】: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第40句】:上帝会懊悔没在人身上添一条能摇的狗尾巴,因此减低了不知多少表情的效果。
【第41句】: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第42句】:有鸡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话多。
墨子名言名句整理
【第1句】: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第2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3句】: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第4句】:兼相爱,交相利。
【第5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第6句】: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第7句】: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第8句】: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第9句】: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第10句】:天欲义而恶不义。
【第11句】: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第12句】: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第13句】: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第14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第15句】: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第16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第17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第18句】: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第19句】: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第20句】: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第21句】: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第22句】: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第23句】: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第24句】: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只臣也。
【第25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第26句】: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第27句】:染千苍则苍,染于黄刚黄。
【第28句】:原浊着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第29句】: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第30句】: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第31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第32句】: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第33句】: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第34句】: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第35句】: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第36句】: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
【第37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第38句】: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
【第39句】: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
【第40句】: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第41句】: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第42句】: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视。
【第43句】: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第44句】: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
【第45句】: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第46句】: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第47句】: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第48句】: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
【第49句】: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
【第50句】: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以待客。
【第51句】: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
【第52句】:万事莫贵于义。
【第53句】: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人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第54句】:无不让也,不可,说在殆。
【第55句】: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第56句】: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第57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心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第58句】:归国宝,水若献贤而进士。
【第59句】: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第60句】: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第61句】: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第62句】: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第63句】: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第64句】: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第65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第66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第67句】: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
【第68句】: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第69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
【第70句】:故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第71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第72句】: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第73句】:墨子:国之将亡,必有七患国防之患:不修国防大兴宫殿粉饰太平外交之患:大敌当前外无盟友孤立无援财政之患:分配不公铺张浪费穷尽民用内政之患:仕皆渔私修法禁言不问国是国君之患:闭门自大标榜先进坐以待毙团队之患:用人不当小人当道离心离德政权之患:民无食用国无贤能赏罚失威
【第74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第75句】: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第76句】: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第77句】: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第78句】: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第79句】: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第80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第81句】:天之爱天下之百姓。
【第82句】: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雀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另乎?
【第83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第84句】: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第85句】: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第86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第87句】: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页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