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格言9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90句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

导语: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最基本的品质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第1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第2句】: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第3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第4句】: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第5句】: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第6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第7句】: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第8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第9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第10句】: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第11句】: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第12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13句】: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第14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15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第16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第17句】: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第18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第19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第20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第21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第22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23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第24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第25句】: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第26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第27句】: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第28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第29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第30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第31句】: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第32句】: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第33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第34句】: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第35句】: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第36句】: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第37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第38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第39句】: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第40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第41句】: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第42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第43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第44句】: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第45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46句】: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第47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第48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第49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第50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读《中华传统美德格言》有感作文

今天,我在家里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其中一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吸引了我,因为这首诗小时候爸爸教过,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格言的大意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想想我们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都很呵护,宠爱得不得了,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许多孩子却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一些孩子往往目中无人、自私、霸道,不知道关心父母和别人。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在家里是很受长辈们疼爱的: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没有的马上去买;我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我去哪里玩;我要吃什么,他们就给我吃什么。总之,他们是非常疼爱我的,数不清他们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经常发脾气,嫌这个不好,哪个不满意,对他们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而且还认为本身就应该这样。

记得有一次,外婆辛辛苦苦地煮好饺子,满怀希望的招呼我吃,我却不想吃,反而对外婆大声嚷嚷:“我不要吃水饺,你给我煮饭。”“好,好,我马上去煮。”外婆连忙答道。妈妈在旁边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像要打我的样子,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吃饺子。

想想好羞愧啊!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老师的教育下,我慢慢懂事了,逐渐懂得要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我把《中华传统美德格言》里的“重亲情,礼为先。”的文章都读了一遍,它教育我们学会感激,从小要心存一份真与善,爱每一位善良的人们,为他们一点一滴的付出,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去感激他们。正如我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老师的手》最后一句话所说的:要感谢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无论这种付出是多么的微小。

在这里,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付出,我会珍惜你们给我这美好的一切!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具有不朽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美德集中体现在儒学伦理道德上。儒学是经典,美德是国粹,抛弃它社会就动乱,弘扬它社会就稳定发展。因此,弘扬儒学文化,承传中华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有一种紧迫感。国家对此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这个神圣的使命自然由我们新一代去发扬光大。

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校园诗教读本》这本书后,使我收益匪浅,深深得认识到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我们责任的重要性。 读本中的《三字经》细细品味,其味无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让我对先人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对作者广博的学识、高深的概括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肃然起敬,为古代教育者独特的教育方法深深折服。《三字经》中有 一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就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育孩子做学问不要中途而废。是啊!我们的学习就像织布,靠的是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呀!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子的成材离不开伟大的母亲。

想想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既当父母又当老师,辛辛苦苦养育我们、培养我们,使我们懂得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责任感;学习要勇于创新。读了孟母的故事,想想我的母亲,她也是非常操心的。每天上学前总给我添上几句“用心学习啊”“要多向老师问问题”“做事情要积极”等的'话,但我却嫌她唠叨,总会不耐烦地敷衍妈妈。妈妈问我几句学习上的东西,我就觉得烦。还常常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甚至向父母发脾气,却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对我们问长问短,唠叨,那是因为她尽到了一位母亲的责任,她应当照看好我们的责任。看,现在又有多少人想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又得不到呀,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从小就应该要树立起一颗强烈的责任心,不辜负父母、老师、祖国的期望。

读诗诵经。老师把这些仁爱思想透渗到了教学中,让我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使我们在校园内感受到了仁爱教育的浓浓氛围。学校举办的“八荣八耻”活动,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和了解,知道了该以什么为荣,什么为耻。校园里书声朗朗;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师生之间的尊敬和关心。

只要我们人人要肩负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做起,我们会把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永远继承发扬下去。

中华传统美德

五千年的沧海桑田,五千年的华彩乐章,演绎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与辉煌。3月12日下午,我们在艺海电影院观看了一场大型综艺音舞诗《中华神韵》,这是一场演绎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音乐舞蹈盛宴,很完美的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

从演员们的表演中,我不禁联想起: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早在远古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和闻名中外的诗:李白的《静夜诗》;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夜喜雨》……除了诗人,我国古代还有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的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古代人们的梦想——飞天梦和奔月梦。

看完这台演出,让我明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正在燃烧的火焰,我们必须学好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将雄雄燃烧的火焰,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我们伟大的国家的将来必定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小编收集了中华传统美德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鬓繁的国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选择和改造,要丢起一切腐朽落后的,或者我国国情不符合的的价值观念。弘扬中华美德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抵御一切不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侵蚀,树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美德。

当前我们这样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要求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中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点。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却不清楚,不实行: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丑恶行为的影响。因此急需告诉他们中华美德是什么,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传统美德,同时又是在中华美德的哺育下壮大发展起来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祖国,振兴中华,需要身体力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遵守“爱国守法.名利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今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成为社会建设的骨干,因此我们必须有健康的价值观念,树立健康的社会美德。让我们一起奔向现代化吧!

  第二篇:中华传统美德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个季节的我们,也特别的活泼好动。然而,我们在活泼好动之余,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言谈举止,文明了吗?礼貌了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但是在我们的校园中还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

譬如,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与我们美丽校园极不和谐的白色垃圾,总能听到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总能目睹到同学之间不该发生的指责与大骂的“唇枪舌战”。有的同学甚至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给我们生活的空间埋下一颗颗地雷,有的同学甚至不注意爱护公共财物,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殊不知留下的却是臭名和唾骂,还有的还对“请爱护花草”的警告语视若无睹,为了少走几步路,随意践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条路来,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使命。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和睦相处,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那我们便能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世界中,别人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作为一名中学生,爱护校园,美化环境,同时也是我们的另一个使命。当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这样做,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校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原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让文明礼貌永远伴随着我们。文明礼貌之月并不只是三月,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