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格言的启示集锦60句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诫子书格言的启示集锦60句

识美崇俭以养德论文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空前提高,但精神层面尚未全面跟进,道德滑坡现象引发社会热议。因此,应建设一个充满生活幸福感的社会,调解社会各类不和谐因素,尤其需唤起人们注重精神道德修养。从美学视角来看,应提倡人们需认识美的本质,从生活实践的细微角度推崇勤俭节约之美德,以期两者的结合助力更多美德的蔚然成风。

关键词:识美;崇俭;养德

改革开放为每个中国人施展才智,追求幸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经济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展现了辉煌的前景。然而人们又常常感到生活并未称心称意,有着对生活中水、空气、食物安全质量的担忧,有着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现象的痛恨,有着对灯红酒绿、挥霍无度的社会心态的困惑。如何度过美满的人生,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不朽的话题。

【第1句】:关于美的理性反思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的生活应该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在人的平常生活中展现出人的性、情、品格之美。"这使我想起了题为《日子》的散文:"日子,把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张开,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释放出香味来,把果实酝酿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即使岁月把日子砍成一株株轰然倒塌的大树,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繁殖新的苗圃来;还会有顽强的种子,用它们独特的旅行方式,走遍世界,去繁衍成理想的部落、美的风景。"这像极了人从出生、少年、青年、中老年、死亡的生命历程,人的生命同样不因死亡而悲凉,因为还有人性中"顽强的种子"去孕育新的美景、新的世界。人创造了生活,创造了美,在人的生活世界及旅途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的生活不应该在灯红酒绿、挥霍无度中度过,更不能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浪头中失落了理想、信念和真正的自我,失落了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大地有"苍茫"之美,海洋有"浩瀚"之美,群山有"连绵"之美,湖泊有"宁静"之美。大自然给予人们太多美的享受,把这份珍贵的美融入人的生活,人们就应该多一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人品之美和人格之美。在生活中无论吃着多么珍贵的食物,穿着多么艳丽的服装,住着多么豪华的别墅,坐着多么高级的轿车,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性、情、品、格都谈不上人之美。

【第2句】:对于节俭的蕴含探究

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至善方能至美,美而无德犹如玫瑰花之无香。美的世界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的花朵要靠劳动的汗水来浇灌,由此做一个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之人该是用心创造美的生活应有之意。节俭之美德自古就流传:孔子将"俭"视为与"温、良、恭、让"相并列的道德规范;墨子极力主张"节葬、节用、非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叮嘱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曾论述道"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清人朱柏序在《治家格言》中强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挖井;自奉必须节约,宴客切勿流连";《增广贤文》中指出"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佛家常用"惜福"一词来启示人要懂得节俭,佛教认为,人的一生的物质享受是有限的,过多的浪费,犹如柜中钱、袋中米,用一次就少一些,用完就没有了。由此,节俭不是权宜之策,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的'特有内涵。假使人们日常生活忽视这一美德,是否应该觉悟从做一个节俭的人开始,从而向着勤奋、自制、拥有爱心、社会责任心的人发展呢?人性的美、生活的美该是能够在这一美德风行中更显灿烂的。

【第3句】:德不孤识美崇俭以养之

古人以"立德、立言、立功"为终身大事业,今人亦传承这一精神,但道德上知行不一的现象屡见不鲜。众多美德如常年封存的美酒,或如从指缝中流走的沙粒。当人们与美德渐行渐远,敬畏之心全无,如何能再奢望一个淳朴、祥和的社会存在?当人们都朝着功名利禄一条道奔涌,当人们都在计较个人得失,当人们不复去感知生命真正的价值,当人们麻木到对丑恶现象见怪不怪,甚至把丑的看成美的,假的当成真的的时候,人们也将自食道德混乱的苦果。当善良、正义、诚实、荣誉、公正、仁爱、节制、勇敢都统统远离人们的生活,人们惊慌、抱怨人心不古。殊不知,应该反观自身,从自身做起,把挑剔的眼光从他人身上收回,做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把善意传递给每一位遇到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罗伯特·肯尼迪曾说:"只有少数人能够影响历史,但我们每个人都能改进历史进程中的每一小步,当这些改变加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历史就是这么写成的。"美德的蔚然成风,该是需要这份不轻视自我、敢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不问今夕何夕,该知有些事物古今中外相通不变。在物质日渐充裕的时代,仍需崇尚节俭的生活方式去创造美的生活,彰显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人品之美和人格之美。识美崇俭的力量必将助行美德如雨后春笋般生长。

诗人但丁说:"人不应该像走兽一样活着,应当追求知识和美德。"黑格尔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康德也曾提道:"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这些深刻的话语彰显着道德于人的不可或缺及意义的非凡性。相信人性伟大的一面,现在的不完美,只是人都有迷失的时候。冰心曾说过:"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有德行的人该是过得明白透彻、轻松些,幸福来得简单、容易些。识美崇俭该是养育德行良方,愿诸君在人生路上多采撷。

参考文献:

冯友兰。一种人生观: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第89句】:

倪萍。日子.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第56句】:

冰心。冰心散文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第69句】:

议论文:识物与识人

“识”,汉字中这是一个好写、好认、好看的字,意思是“知道”,“认得”,“能辨别”,但做起来很难的一个字,比如说“识物”、“识人”、“识别真假”。

一般的物没有识准,上当了,也就一笑而过,比如到市场买东西,卖家都说自己的货好,不加辨别掏钱就买,有时未免上当,避免上当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货比三家”。

特别的物,如文物、宝物,要识别它的.真假,有专家才行,但是专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种走眼,容易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真物看成假物,另一种是把假物看成真物。把假物看成真物没多大关系,因为做假的人手法高明,技术天天翻新,鉴定者偶尔识错,是可以原谅的;把真物看成假物,则是很丢人的事,不幸如今丢人者大有人在,那真是很悲哀的事,无论是对于那一方,都是伤不起的。

同样,鉴定一个人也容易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把坏人看成好人,(当然人不是货,不能简单地以好坏之分),另一种是把好人看成坏人。把坏人看成好人,这并没有什么,因为骗子的骗术天天进步,偶尔看走眼,并不可怕,比如我经常接到我手机号码中奖之类的短信,我还中过一部小汽车呢!看过删掉就行了。最可怕的是,因为被欺骗过,从此不再相信任何人,于是总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世界上的一切,以“坏”的心眼来看世界上一切的人、一切的事,于是看到要饭的不敢给钱了;看到老人摔倒不敢扶了;看到要搭便车去医院的重症病人不敢停车;失恋一次就说“世上没有一个好东西”……如果世事皆如此,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崇拜知识(议论文)

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

马拉多纳确实是谦虚的,他同时也是清醒的,因为他并没有沉醉于他在足球上的成就,而是意识到了他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会成为众多青少年的模仿对象,而且有可能会因为他只读过小学的学历而辍学成为不良少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上的发展。我认为,他的清醒是有道理的:足球是刺激人心的,但整个社会的发展靠的还是科学、文化、知识。

回眸历史,以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为源头的西方工业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的.时候,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正在封建社会的汪洋大海中缓缓前进。渐渐地这艘船触礁了,两种文明开始了碰撞……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我们有的不仅是耻辱,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四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如此不堪一击?是知识,是科学技术让两百年的工业文化拥有了对几千年农业文化抨击的力量。

让我们来看看二战之后的日本,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不如中国发达,很多国人都认为日本元气大伤很难崛起了,可就在这短短的四十年间,日本却一跃成为与美国、欧盟平分天下的经济大国!吃了亏的欧美人回过头来看日本的发展史才发现,日本人居然在战争前后蕴藏了大量的科学力量……

同样是知识,当却让日本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世界大国的行列之中。

马拉多纳是可爱的,因为他说出了一个人尽皆知的常识:知识是重要的,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力量,是值得尊敬和崇拜的。作为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这一点。

赏识教学论文

1 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第1句】:1 水的质量要求

在土木混凝土拌制和养护中,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用水还应符合下表要求。

【第1句】:2 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品种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土木工程通常使用通用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第1句】:3 骨料的质量控制

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基本的组成成分。通常1m3 的混凝土需要【第1句】:5m3 的松散砂石骨料。所以对混凝土用量很大的土建工程,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骨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水泥用量和混凝土要求,从而影响土木建筑物的质量和造价。为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统筹规划,认真研究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经济、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以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补充。

2 混凝土的搅拌及运输

在完成材料选取后,混凝土的搅拌一般被视为混凝土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搅拌设备应该加水进行空转数分钟,并将积水倒净,以达到拌筒充分润湿的目的。在进行第一盘搅拌时,要充分考虑到筒壁砂浆的损失,相应的石子用量需要按配合比规定减半处理。搅拌好的混凝土要尽量做到卸载干净,在全部混凝土卸出之前不能再次投入拌合料,更要坚决杜绝同步进料和出料的违规操作。此外还应该对水灰比和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未经技术负责人和检测人同意,不得凭习惯对用水量进行调整。要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要重点对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的计量进行检查,对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及外观情况进行适时检测,浇捣顺序及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应该为列为检查的重点,确保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骨料要符合相关技术要求。一是要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规范要求;二是要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颜色一致以及和易性较好;三是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能够符合规范要求。

工程现场运输混凝土运送最好能够从搅拌站出料口使用混凝土泵直接把混凝土输送至楼层,并通过布料杆送达作业面,常用的运输设备主要有:混凝土运输罐车、混凝土输送泵、机动翻斗车、混凝土输送管道、混凝土吊斗等。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当确保混凝土保持匀质性,不分层、不漏浆、不离析。如果混凝土运达灌筑地点后,出现离析现象,则应该进行二次搅拌均匀方可可入模,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凝固,则视为废品,不能用于工程施工。

3 混凝土施工工艺

【第3句】:1 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堵严;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充满整个模板空间,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为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第3句】:2 施工缝

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连续进行,中间的间歇时间需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则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由于该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第3句】:3 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形正确,表面平整,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应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板的每一角落,排出气泡,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混凝土的振捣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人工振捣是利用捣棍或插钎等用人力对混凝土进行夯、插,使之成型。只有在采用塑性混凝土,而且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时才采用人工振捣。采用机械振实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可以加快模板的周转,提高生产率,并能获得高质量的混凝土,应尽可能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