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中不才的意思汇集100条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格言中不才的意思汇集100条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1

【第1句】:《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包括多少首诗?(B)

A.300首B.305首

C.200首D.315首

【第2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B)最早提出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

【第3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出自谁的名言?(A)

A.管仲B.孟子

C.陶行知D.孔子

【第4句】: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

A.伏羲B.仓颉

C.黄帝D.炎帝

【第5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孔子B.屈原

C.孟子D.老子

【第6句】:古代“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是指(D)。

A.下棋B.射箭

C.武术D.驾车

【第7句】: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的是(C)。

A.《陌上桑》B.《长歌行》

C.《木兰诗》D.《子夜歌》

【第8句】:我国历最早的一部兵书是(B)。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

C.《老子》D.《易经》

【第9句】: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第10句】: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D)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第11句】:成语“退避三舍”是说军队退让了(D)。

A.三里地B.三十里地

C.六十里地D.九十里地

【第12句】:《诗经》的传统分类是(B)。

A.南、风、雅B.风、雅、颂

C.雅、颂、南D.颂、南、风

【第13句】: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A)。

A.《弟子规》B.《三字经》

C.《千字文》D.《论语》

【第14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出自(C)。

A.《弟子规》B.《三字经》

C.《孝经》D.《道德经》

【第15句】: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B)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C.看到一篇好书法

D.看一场好戏

【第16句】:“耳顺”代指什么年纪?(C)

A.四十岁B.五十岁

C.六十岁D.七十岁

【第17句】: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18句】:《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B.《陌上桑》C.《楚辞》

【第19句】:我国古代称满一百岁为(A)。

A.期颐B.耄耋C.古稀

【第20句】:“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2

【第1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B)。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

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C.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指望其他人来做

【第2句】: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D)

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D.云鬟花黄

【第3句】:古时,指南针为什么不叫“指北针”?(B)

A.面北为尊,面南为卑

B.面南为尊,面北为卑

【第4句】:成语“勾(钩)心斗角”原本形容(C)。

A.音乐动听B.人有谋略

C.建筑精巧D.官场险恶

【第5句】:下列古代称呼中,哪个是称呼自己的?(A)

A.不才B.足下C.兄台

【第6句】:战国思想家荀子是(A)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B.法家

C.墨家D.名家

【第7句】:下列传统节日中,(D)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

C.端午节D.清明节

【第8句】: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通常指哪四种植物?(A)

A.梅兰竹菊B.梅松竹兰C.梅荷兰菊D.梅荷竹菊

【第9句】: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挂香包B.插艾蒿

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第10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B)。

A.伍子胥B.勾践C.夫差

【第11句】:佛经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是(B)。

A.酒的代称B.佛塔

C.屠夫D.屠苏

【第12句】:下列古代名曲哪一首是琵琶曲?(A)

A.十面埋伏B.高山流水C.渔舟唱晚

【第13句】:《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B)岁。

A.20B.30C.40D.50

【第14句】: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

【第15句】: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D)

A.草书B.行书

C.楷书D.隶书

【第16句】: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

【第17句】: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

A.一字千金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D.一掷千金

【第18句】:《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B)。

A.忠义B.孝悌C.廉耻

【第19句】: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B.《世说新语》C.《封神演义》

【第20句】: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

  小学生国学知识试题附答案3

【第1句】: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A)。

A.土地之神B.五谷之神

【第2句】: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标准?(D)

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

【第3句】: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A)。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第4句】:“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

A.十五岁B.二十岁C.三十岁D.四十岁

【第5句】:下列哪一个成语表达的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第6句】:哪个成语典故和棋文化有关?(C)

A.势如破竹B.出奇制胜

C.专心致志D.泾渭分明

【第7句】: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C.花之娇贵者

【第8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第9句】:“才高八斗”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深,第一个被赞的人是(A)。

A.曹植B.李白C.谢灵运

【第10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B.元宵节

C.端午节D.七夕节

【第11句】: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C)。

A.王昭君B.杨玉环

C.貂蝉D.西施

【第12句】:“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B.医学界

C.文艺界D.桃园

【第13句】:“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

A.左思的《三都赋》B.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C.班固的《两都赋》D.张衡的《二京赋》

【第14句】: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C)

A.京剧B.黄梅戏

C.昆曲D.越剧

【第15句】: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B)。

A.鼓B.锣C.钟D.木棒

【第16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C)。

A.指南针、火药、天文仪、造纸术

B.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织布、造纸术

C.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

D.中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第17句】:“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D.24点

【第18句】: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A)。

A.笔墨纸砚B.棋琴画书

C.诗画茶琴D.琴棋茶书

【第19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A.楷书B.小篆

C.鸟虫文D.行书

【第20句】: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C)一书。

A.《尚书》B.《论语》

C.《周易》D.《孟子》

小升初国学常识试题

现如今,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升初国学常识试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升初国学常识试题篇1

【第1句】: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

A、欧阳修  B、欧阳洵

【第2句】:"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第3句】: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D、南京

【第4句】:"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  B、蔡桓公

【第4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   B 、李白

【第6句】:"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第7句】:"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 、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第8句】:《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鉴真

【第9句】: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第10句】: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

A、十个   B、十二个

【第11句】: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圆明园

【第12句】:"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  B 、表意字

【第13句】: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第14句】: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第15句】: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第16句】: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第17句】: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小升初国学常识试题篇2

【第1句】:填空题

【第1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小说。

【第2句】:《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________,他所使的武器是_____________,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李鬼所害。

【第3句】:《水浒传》的作者是、《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第4句】:《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组织者是_________,“景阳冈打虎”的是__________。

【第5句】: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也被称为“赛诸葛”的人是_____________。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1句】:章回体小说。

【第2句】:李逵,板斧。

【第3句】:罗贯中、施耐庵(有争议),宋江。

【第4句】:吴用,武松。

【第5句】: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2句】:选择题

【第1句】:“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

A、男角B、女角C、儿童D、男女均可

【第2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述的是谁和谁的爱情故事?【B】

A、牛郎和织女

B、李隆基和杨玉环

【第3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第4句】: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这“五福”的?【A】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第5句】:“陛下”是古代人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A、宫殿的台阶

B、天的别称

C、玉玺

【第6句】:“小李杜”指( C )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

【第7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

B、孟子

【第8句】: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A】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第9句】: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A、期颐

B、耄耋

【第10句】: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C】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第11句】:《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

A、《诗经》

B、《离骚》

C、《楚辞》

D、《孔雀东南飞》

【第12句】:“文武二圣”指的是( B )

A、孔子、曹操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D、孔子、关羽

【第13句】: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14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B】

A、辛弃疾

B、李清照

【第15句】: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A )

A、130 B、120C、140 D、160

【第16句】: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

A、戊B、戍C、戌D、术

【第17句】: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 B )

A、4月5-6号B、5月5-6号C、5月7-8号D、4月7-8号

【第18句】: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B】

A、居无松

B、居无竹

C、居无梅

D、居无菊

【第19句】:“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A、朋友

B、学生

【第20句】:《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A、秦朝

B、清朝

【第21句】:“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第22句】:“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B】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第23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

B、孟子

  小升初国学常识试题篇3

【第1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B、姻缘

【第2句】: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

【第3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

【第4句】:“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第5句】: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

【第6句】:《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

【第7句】:“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

【第8句】: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A、胡适之B、周作人C、唐三藏

【第9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第10句】: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

论语试题附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所不欲,忽施于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学习知识不在于让别人了解,而在于提高自己。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它启示人们在学习上应该虚心好学。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人不知而不愠

参考答案:

1.(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通智,聪明

(3)生气发怒

(4)教导

2.(1)选择他的优点学习,把他的缺点拿来对照自己,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它。

(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3.关于学习方法,感受略 。

4.D

5.D(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近年来,不少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内容仅供参考。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

【第1句】:问答题

【第1句】: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答:切断电源。

【第2句】: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答: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第3句】:.当你发现液化石油气瓶、灶具漏气时应怎么办?

答:(1)、首先关闭气瓶角阀,并开窗通风,使可燃气体散开;(2)、严禁动用电器和一切火源;(3)、立即找液化石油站及时修理或更换。

【第4句】: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什么不能用火烘烤或其他方式加热?

答:液化石油气本是气体,采用增加压力的方法,才变成液体,所以钢瓶内的饱和蒸汽压比一般液体的大,而且随温度的升高,瓶内液体迅速气化,压力更会急剧增加,当超过气瓶的耐压强度时,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第5句】:有一个地方着火后,一个同志扛起泡沫灭火器就跑去救火,他这么做行吗?为什么?

答:不行。因为:当他扛泡沫灭火器后,灭火器筒内的化学药剂发生化学反应生产二氧化碳气体的泡沫,并以一定的压力从喷嘴喷出,这样就达不到灭火的目的。

【第6句】:泡沫灭火器不能扑救什么火灾?

答:(1)、不能扑救电器火灾;(2)、不能扑救忌水性物品火灾;(3)、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因为泡沫中含百分之九十七的水分,因此不能扑救电器火灾(水有导电性)和忌水物质火灾(与忌水性物品连触能燃烧),和贵重物品、仪表火灾(留有污迹)。

【第7句】:怎样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先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点,另一手压下压把。

【第8句】:使用电褥子怎样注意防火?

答:(1)电褥子不能长时间通电,人员离开后必须切断电源;(2)电褥子严禁折叠使用,防止电热丝损坏发生事故;(3)沙发床不宜使用电褥子,而且电褥子开关必须放在不易碰触的地方;(4)电褥子通电后如果产生过热现象,就应停止使用。

【第9句】:预防森林火灾的几不准是什么?

答:(1)不准在山林地区上坟烧纸。(2)不准在山林地区烧荒开地,烧茬子,燎地边。(3)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动用明火等。

【第10句】:烟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答: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在200-300°c,中心温度可达700-800°c左右,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点都在130°c-350°c,都低于烟头的温度。所以乱仍烟头很容易发生火灾。

【第11句】:我国消防工作贯彻什么样的方针?

答: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第12句】:对于失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应如何处罚?

答: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3句】: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日是哪天?

答:11月9日

【第14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某年某月某日施行的?

答:1998年9月1日起。

【第15句】:家用液化气钢瓶与灶具之间要保持几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答:1米。

【第2句】: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符号填到括号里)

【第1句】:火警电话是:(B )

A、110 B、119 C、122

【第2句】: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的信号是:(B )

A、 红灯亮 B、绿灯亮 C、绿灯闪烁

【第3句】:下列答案中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C )

A、穿越隔离带 B、在车行道上滑滑板 C、在机动车前排乘坐系安全带

【第4句】:我国在道路上行驶车辆,必须遵守(A )

A、右侧通行的原则 B、左侧通行的原则 C、中间通行的原则

【第5句】:未满( B)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A、8 B、12 C、16

【第6句】:火灾现场不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C)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披上用水浸湿的衣物向安全出口逃离 C、慌不择路,从高楼上跳窗而逃。

【第7句】:破坏性地震是指(B )级以上的地震。

A、2 ;B、5; C、6。

【第8句】:一个人在家时,如果遇到陌生人想要强行入室,你应该怎么办?(C)

A、迅速打开门让他进来 B、紧张得不知所措 C、立即到窗口大声叫喊或拨打110报警。

【第9句】:被歹徒勒索钱物后应该怎么办?( C)

A、由于怕父母批评,谎称钱物丢失了 B、害怕报复,花钱保平安 C、及时报告老师和家长或者拨打报警电话110

【第10句】:在火灾现场,未成年人要坚持的原则是:( B)

A、先救火再逃生 B、先逃生 C、边救火边逃生

【第11句】:遇到陌生人给你食物,你应该怎么办?( C)

A、接过来就吃 B、出于礼貌,不好意思不吃 C、拒绝接受

【第12句】: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A )

A、消防安全日 B、安全生产日 C、禁毒日

【第13句】:上体育课时容易导致伤害事故的做法是:( B)

A、听从教师指挥完成规定动作 B、离开教师的保护,擅自做有危险的器械动作 C、在指定区域内有序开展活动

【第14句】:遇到不了解真相的网友约你见面,你应该怎么办?(C )

A、欣然前往 B、无所谓 C、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能去约见

【第15句】:乘坐出租车要在车停稳后从( B)门下车。

A、左边的 B、右边的 C、随意的

【第16句】:过马路时应该先看左边,走到路中央时再看右边,这种说法是(A):A、对     ;      B、不对。

【第17句】:汽车的转向灯左边闪烁时,汽车向(A):A、左转                B、右转

【第18句】:汽车车尾白灯闪烁时,表示汽车(B):A、前进                B、倒车

【第19句】:行人可以搭乘自行车、人力货运三轮车、轻便摩托车吗?(B)A、能      B、不能

【第20句】:在以下哪些地方滑“旱冰”或“滑板”才安全:(A)

A、禁止机动车行驶和停泊的地方       B、宽敞的马路上      C、胡同里

【第21句】:经过一个有信号灯的铁路道口时,应该:(C)

A、直接从铁路上穿过去         B、看看左右没火车就快速走过去  C、在准许通过的信号灯亮时通过

【第22句】:大量运动之后,应该如何来恢复体力,补充水分?(A)A、适当地补充淡盐水 B、大量饮水 C、喝糖水

【第23句】:小明的父母下班比较晚,他每天放学都自己回家。这天回到家,发现家里的门半开着,透过门缝小明发现家里很乱,而且隐约听到有陌生人的声音。如果你遇到小明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B)

A、赶快进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B、赶快想办法打110报警

C、叫上小区的朋友,一起进去

【第24句】: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A)

A、记下车牌号并报警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

【第25句】:在有人行道的路上,你应该:(A)

A、走人行道    B、走非机动车道  C、随心所欲,哪儿没车走哪儿

【第26句】: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月“是在几月份?(A)

A、三月、B、六月、C、十一月

【第27句】:坐在火车上,对面的乘客请你喝他带的可乐,你觉得那种做法最妥当?(A)

A、向他表示感谢,但不接受他的可乐;B、接过可乐,并说声“谢谢”;C、不吭声,保持沉默。

【第28句】:当你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们时,最好的做法是(A)

A、始终不开门;B、觉得对方的理由充分就开门;C、把门打开问他有什么事。

【第3句】: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的符号填到括号里)

【第1句】: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做法有:( BC)

A、雷雨时,不使用电话或观看电视 B、玩弄火柴、打火机等 C、用潮湿的手触摸电器开关或插头

【第2句】:容易造成喉咙被卡住的事情有:(AB )

A、吃鱼时狼吞虎咽 B、吃饭时,边吃边说笑 C、吃果冻时,用小勺挖着慢慢吃 。

【第3句】:容易引起火灾的做法是:( ABC)

A、在柴草前燃放鞭炮 B、随手扔未灭的烟头 C、祭祀时,烧香烧纸

【第4句】:被狗咬伤后正确的救治方法是:(ABC )

A、立刻用清水仔细冲洗20分钟以上 B、将伤口的上端(近心端)用布带结扎 C、及时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

【第5句】:乘坐公共汽车时要做到:(ABC )

A、在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先下后上 B、不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 C、不带危险品乘车

【第6句】:如果遇到同学中暑或晕厥,你应该怎么办?( ABC)

A、扶他到医务室找校医 B、把他扶到阴凉处及时补充水分 C、用手指掐嘴唇上方的人中穴

【第7句】:游泳时要注意:( AC)

A、要了解水情,不到危险区域游泳 B、凭着高水平可以到有防护措施以外的区域游泳 C、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出现抽筋等症状

【第8句】:为了避免遭到他人抢劫应该注意:(AC )

A、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 B、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偏僻的小路 C、衣着朴实,不追求高消费,身上尽量少带钱

【第9句】:雨雪天气在路上行走要注意:( AB)

A、尽量穿色彩鲜艳的雨衣 B、手撑雨伞尽量不要挡住行进的视线 C、没带雨具,慌不择路,赶快找地方避雨

【第10句】: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有:( ABC)

A、食用腐烂变质的食品 B、使用劣质原材料加工食品 C、没有饭前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4句】:填空题

【第1句】:每年"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是在(3月份最后一周的周一)。

【第2句】:我国交通事故报警求救电话号码是(122)。

【第3句】:《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第4句】:行人不得(跨越)道路隔离栏。

【第5句】: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第6句】:使用电灯时,灯炮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第7句】: 放学路上如果被陌生人跟踪,要赶紧(打电话报警或告知家长)。

【第8句】: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应当靠路的(右边)行走。

【第9句】:在火场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烈焰、高温、烟雾、毒气等。自我保护措施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必要时(匍匐)前行。

【第10句】:身上衣服着火时,立即采取的正确灭火方法是(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

【第11句】:家中电视机着火了应该首先做到的是(切断电源 )

【第12句】:如果身体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痛胀,不要随便吃止痛药,主要原因是(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因,不方便医生的诊断和对症下药)。

【第13句】:农药等化学药品污染皮肤后,不能用酒精或热水擦洗皮肤,这是因为(酒精和热水都会促使毒素被皮肤吸收)。

【第14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

【第15句】:发现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第16句】: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因此在食用前一定要(清洗干净),从而避免染上疾病或造成农药中毒。

【第17句】:游泳前,要先做(热身)活动,避免腿足抽筋。

【第5句】:简答题

(一)、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有那些?

【第1句】: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第2句】: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第3句】: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第4句】: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第5句】: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二)、外出活动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有那些?

【第1句】:和家人上街时,不要一个人乱跑。

【第2句】:集体外出时,如果有事,一定要跟领队老师请假、打招呼。

【第3句】:集合时,看看你前后左右的人有没有到。

【第4句】:上街时,要跟紧大人,不要东张西望。

【第5句】:如果发现自己掉队了,不要惊慌。可以站在原地,等家长或老师来找你;也可到当地的管理处,请工作人员在广播里播放“寻人启示”;切不可跟陌生人走,当心碰上骗子。

(三)、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烫伤?

【第1句】:接开水时要先把杯口对准龙头的出水口,再开龙头接水,最好是在带龙头的开水壶里接开水。如果杯口对不准的话,开水会溅出来烫伤人。

【第2句】:不要太勉强地使用装满开水的开水瓶。可请大人帮忙倒水。

【第3句】:开水装大半杯就可以了,装得太满的话,走动时水会泼洒出来。

【第4句】:端着很烫的杯子走路时,杯下可放一只杯托。端着杯托,就不怕烫了。

【第5句】:喝热水前,先试一试冷热,就不会被烫到了。

(四)、使用电器时应特别注意那些安全?

【第1句】:插插头时,手拿住插头后部的塑料座,不要去碰前端的金属簧片。

【第2句】:当手上有水时,不要去碰电源开关和电器的金属壳,因为水是导电的。

【第3句】:电器的电线不能用力拖拉。

【第4句】:发现电线破损,不要去碰露出的金属导线。

【第5句】:千万不能用金属物、铅笔芯等东西往插座的孔里捅。

(五)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第1句】:使用煤气时,要开窗,保持室内通风透气。让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及时排出室外。

【第2句】:如果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煤气总阀门,千万不要开灯或点火。

【第3句】:如果有人煤气中毒,应迅速通知大人来进行抢救。

(六)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火灾和自救呢?

发生火灾时,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量力而行。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火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灾熄灭。如果火热较大,正在燃烧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七)、同学之间不宜开的玩笑有那些?

【第1句】:不能在同学后面用双手卡住同伴的脖子,容易造成颈椎骨折。

【第2句】:不能突然坐在同学的腿上,可能会把同学的腿坐断。

【第3句】:不能突然地吓唬人,会把同学吓坏。

【第4句】:不能偷偷地抽走椅子,以防同学摔倒受伤。

【第5句】:不要在门上放东西,一开门,门上的东西砸下来,会把同学打伤的。

(八)、如何预防坏人勒索呢?

【第1句】:放学后应立即和同学结伴回家。

【第2句】:离开家时,不要带过多的钱和贵重物品。

【第3句】:天黑时,不要独自出来玩。

【第4句】:在有路灯照明和人多的地方行走。

【第5句】:遇到坏人勒索时,应大声喊叫,并立即向家人或老师报告。如果情况紧急,有生命危险时,应采取一切方法保全自己的生命。

(九)、如何防止异物呛入气管?

【第1句】:吃东西时不要大声说笑。

【第2句】:不要把花生米、豆子之类的东西抛到空中,再用嘴去接着吃。

【第3句】:在做比较激烈的运动时,嘴里不要含东西。

【第4句】:上课时不能吃东西,不但不礼貌,含着东西回答问题,还容易被呛着。

【第5句】:发现有人气管里呛进了异物,要赶紧叫人来抢救。

(十)、游泳时应注意那些安全?

【第1句】:游泳前要做热身运动。

【第2句】:游泳时要在学校老师集体组织下或和家长一起去。

【第3句】:游泳时不要吃得过饱,也不能饿着肚子去游泳。

【第4句】:不能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以防出现意外。

【第5句】:在游泳时,腿部出现抽筋现象时应立即上岸。

【第6句】:发现异常情况时应马上告知同去的同学、老师或家长。

(十一)、马路上应注意那些交通安全?

【第1句】: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第2句】: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第3句】: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第4句】: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第5句】: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第6句】:未满12岁的儿童不能在马路上骑车。

(十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那些安全?

【第1句】: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第2句】: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第3句】: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第4句】: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第5句】: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第6句】:下车后需要横穿马路时,要转到车的尾部并确认此时无其它车辆通过时再过马路。

(十三)、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第1句】: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第2句】: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第3句】: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第4句】: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第5句】: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第6句】: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第7句】: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第8句】: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十四)、在雨雪天气骑自行车怎样注意安全?

【第1句】:骑车途中遇雨,不要为了免遭雨淋而埋头猛骑。

【第2句】:雨天骑车,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把骑行。

【第3句】:雪天骑车,自行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摩擦,不易滑倒。

【第4句】:雪天骑车,应与前面的车辆、行人保持较大的距离。

【第5句】:雪天骑车、要选择无冰冻、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猛捏车闸,不急拐弯,拐弯的角度也应尽量大些。

【第6句】: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骑车要精力更加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骑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气时慢些才好。

(十五)、怎样预防铁路交通伤害?

【第1句】:不在铁路线和铁路道口玩耍、逗留。

【第2句】:不钻车、扒车、跳车。

【第3句】:需要通过铁路道口时,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遇到道口栏杆(栏门)关闭,红灯亮时,表示有列车即将通过,不可强行或者钻越栏杆通过道口。

【第4句】:通过无信号灯也无人看守的铁路道口时,必须停下来仔细观察,在确认没有列车开来时再通过。如果发现有列车开来,要退到距道口5米以外等候,等列车通过后再通过道口。

(十六)、如何防范精神病患者的伤害?

【第1句】:遇到他们,应当尽快远离、躲避,不要围观。

【第2句】:不要挑逗、取笑、戏弄精神病患者,不要刺激他们,以免招致不必要的伤害。

【第3句】:智能低下的痴呆者,甚至醉酒者,也会做出类似精神病患者的举动,青少年们也应躲避,不要刺激他们。当他们自身遇到危险或者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时,应当向老师、民警或其他成年人报告。

(十七)、洪水暴发时如何自救?

【第1句】: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第2句】: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第3句】: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第4句】: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第5句】: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十八)、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

【第1句】: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第2句】: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第3句】: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十九)、怎样做好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

【第1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不给坏人可乘之机。

【第2句】:晚上人睡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插销是否牢固。

【第3句】:夜晚有人来访,不轻易开门接待;陌生人来访,一定不要开门,坚决拒之门外。

【第4句】:夜晚到室外上厕所,要穿好衣服,结伴同行,最好携带电筒以及防卫用具等。

【第5句】:假期不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避免独居一室。

【第6句】:宿舍中可以准备一些木棍等防卫用具,一旦遭受袭击,要团结一致;坚决自卫,与坏人搏斗;同时大声呼救或者设法报警,以求得援救。

(二十)、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第1句】: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同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

【第2句】: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第3句】: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第4句】: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

【第5句】:如果遇到凶恶的歹徒,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就一定要奋力反抗,免受伤害。反抗时,要大声呼喊以震慑歹徒;动作要突然迅速,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第6句】:应切记,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

(二十一)、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第1句】: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青少年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第2句】: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第3句】: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第4句】: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二十二)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第1句】:不玩火。有的青少年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第2句】:不吸烟。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第3句】: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二十三)、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第1句】: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第2句】: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第3句】: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第4句】: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第5句】: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第6句】: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第7句】: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第8句】: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第9句】: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第10句】: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二十四)、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第1句】: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第2句】: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第3句】: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第4句】: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第5句】: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第6句】: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第7句】:有灭火器的,要学习、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二十五)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第1句】: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第2句】: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第3句】: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第4句】: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第5句】: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二十六)、上体育课时衣着上应注意些什么?

【第1句】: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

【第2句】: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第3句】: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第4句】: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第5句】:患有近视眼的青少年,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第6句】: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第7句】: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二十七)、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第1句】: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第2句】: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第3句】: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第4句】: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第5句】: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青少年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第6句】: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第7句】: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二十八)、燃放烟花爆竹如何保证安全?

【第1句】:儿童燃放爆竹时应该由大人带领。

【第2句】:烟花爆竹应该存放在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方,不能放在炉火旁。

【第3句】: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严禁在阳台、室内、仓库、场院等地方燃放鞭炮。也不允许在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燃放。

【第4句】:严禁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戏,这样做很容易伤人。

【第5句】:燃放时,应将鞭炮放在地面上,或者挂在长杆上,不要拿在手里,这样做很危险,容易发生伤害。

【第6句】:点燃鞭炮后,若没有炸响,在未确认不存在安全问题以前,不要急于上前查看。

【第7句】:燃放烟花爆竹,不要横放、斜放,也不要燃放“钻天猴”之类的升空高、射程远的难以控制的品种,以防止引起火灾或炸伤人。

  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2

【第1句】:选择题(42分)

【第1句】:(A)

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的“da烟”(毒品)指_____。

A.x片

B.x洛因

C.da麻

【第2句】:(C)

超过三个月不缴纳罚款或者连续两次逾期不缴纳罚款的,一次应记_____分。

A.3

B.6

C.12

【第3句】:(C)

多食含______的食物,可预防大肠癌、痔疮等疾病,因其起到通便清火的作用,老年人宜多食用。

A.高蛋白

B.高热量

C.高纤维

D.低蛋白

【第4句】:(C)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哪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A.省级

B.市(地)级

C.县级

D.乡镇级

【第5句】:(C)

在库房内取暖应禁止用何种取暖方式?

A.水暖

B.气暖

C.烤明火

【第6句】:(B)

错觉是______。

A.对错误东西的知觉

B.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知觉

C.错误的东西引起的知觉

D.变了形的感觉

【第7句】:(B)

发生交通纠纷时,你应该拨打_____。

A.120

B.122

C.110

【第8句】:(A)

电流通过人体最危险的路径是:

A.从左手到前胸

B.从右手到脚

C.从右手到左手

D.从左脚到右脚

【第9句】:(C)

在密闭场所作业,当氧气浓度为18%,有毒气体超标并空气不流通时,应选用________。

A.防毒口罩

B.有相应滤毒罐的防毒口罩

C.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第10句】:(D)

昏厥时,应_______。

A.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使脑部增加回流血液

B.盖好被子注意保暖,保持安静

C.喂服热茶和糖水

D.以上都正确

【第11句】:

(C)

骑车人攀扶行驶中的汽车_____。

A.快捷、省事

B.最安全

C.最危险

【第12句】:(C)

______负责依法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

A.当地政府

B.电力管理部门

C.公安机关

D.电力企业

【第13句】:(B)

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_____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A.四十八小时

B.二十四小时

C.三天

D.一周

【第14句】:(A)

发霉的茶叶不能喝的主要原因是:

A.发霉的茶叶可能含有大量毒素,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

B.发霉的茶叶泡出的水浑浊

C.发霉的茶叶喝后容易引起牙齿疼

D.霉变的茶叶失去了香味

【第15句】:(B)

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一次应记____分。

A.2

B.3

C.6

【第16句】:(D)

已经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多少小时之内的地震预报?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第17句】:(C)

家中液化气瓶怎么放最安全?

A.横放

B.倒置

C.竖放

【第18句】:(A)

鱼刺卡喉时,实行_____挤压。如果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____压挤。

A.腹部,胸部

B.胸部,腹部

【第19句】:(B)

检举、揭发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将予以______。

A.表扬

B.奖励

C.批评

D.惩罚

【第20句】:(C)

机动车(除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外)行经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隧道时,时速不准超过______。

A.10公里

B.20公里

C.30公里

【第21句】:(A)

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________。

A.正常

B.偏高

C.偏低

D.已坏

【第2句】:判断题(38分)

【第1句】:(√)“毒品之害甚于洪水猛兽……此祸不除,10年后中原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这句话是林则徐说的。

【第2句】:(√)交通警察调查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涉及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应当回避。

【第3句】:(×)在膳食中应使蔬菜类“酸性食品”与粮、豆、肉、鱼和蛋等“碱性食品”保持一定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人体维持酸碱平衡。

【第4句】:(×)泡沫灭火机可以扑救贵重物品、仪表火灾。

【第5句】:(×)"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第6句】:(√)全国统一匪警电话为“110”。

【第7句】:(√)小朋友上网时,为安全起见,最好不要让浏览器保存你的密码

【第8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可以根据单位决定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9句】:(√)短路是指电气线路中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或大地,在未通过负载或电阻很小的情况下相碰,造成电气回路中电流大量增加的现象。

【第10句】:(√)捡拾干柴要选择干燥、未腐朽的树干或枝条。

【第11句】:(√)如果附近没有坚实的地下建筑物,可跳入水中屏住呼吸半分钟左右,气体球状物就会滚过去。

【第12句】:(×)穿带铁钉的足球鞋参加足球比赛最好。

【第13句】:(×)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源开关及电器用品,不会造成触电。

【第14句】:(√)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

【第15句】:(√)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

【第16句】:(√)遇到交通事故逃逸车辆,应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如未看清肇事车辆车牌号,应记下肇事车辆车型、颜色等主要特征。

【第17句】:(√)防止直击雷的保护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消雷器。

【第18句】:(√)中小学生上网时,尽量不要随意在网上购物。

【第19句】:(√)树木、苔藓、树冠茂密的一面应是南方,稀疏的一面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