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农神后稷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神话故事——农神后稷

后稷,本名姬弃,帝喾的长子、周朝王族的始祖、农耕业的始祖。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母为帝喾高辛氏元妃有邰女姜嫄。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封为后稷,封地古邰城(今陕西咸阳武功县西南)。

一天,有邰氏部落的女子姜嫄到郊野去求神。在路上看到一对巨大的脚印。她好奇地伸出自己的小脚去比试这双大脚印,就在一触的瞬间,便有感而孕。不久以后,她生下了一个男孩。

姜嫄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便将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丢弃在道路上,这时过来了一群牛马,纷纷避开脚下的婴儿。她又把孩子丢在树林里,林里的人听见孩子哭啼,又抱起来还给她。她第三次把孩子丢弃在渠水中,飞鸟盘旋而来,用它的双翅送还给她。姜嫄这才认定这孩子是神,于是将他收养起来,取名“弃”。

弃还是孩童的时候,常常学着成年人的样子,采集植物种子、种麻和大豆。长大后,他更喜爱种植各种庄稼。他懂得选择不同的土地种植不同的作物,还懂得选择良种、拔草等种植方法。他能从种植作物的成熟早晚以及外表性状区分作物类型。

由于弃有着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他种的庄稼横竖成行、整齐划一、大豆繁茂、谷子饱满。四面八方的人听说后都跑来向他请教。他不厌其烦地向大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在弃的影响和带动下,农业生产年年丰收。

尧帝听说了弃的事迹后,立即推举他担任部落“农师”,指导群众进行农业生产。到了舜帝时,又聘请他担任“后稷”(我国最早的农官),主管部落农事。后人又称弃为后稷。

(本文根据陕西旅游出版社《道教故事》和百度搜索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