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中国史上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敢当面调戏慈禧
咱们今天讲的这个,是中国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
对,凌迟这个刑罚,在中国属于重刑。
民间老百姓骂人骂的最狠的就是你这个千刀万剐的。
凌迟这种刑罚,就比较特殊。
比砍头,技术含量可高多了。
宣判这个剐刑,要规定剐多少刀,这刀术没够之前,这犯人,不准死。如果这犯人死了呢,行刑的也得受罚。
所以这剐刑,要求技术含量非常高。
为防止这犯人中途就死了,所以,这行刑的人就把这犯人,给他扒光,把这肉,用这渔网给他勒住。
这渔网的网格线,就把这肉勒起来了啊,一个包一个包的。
这时候,行刑的就用刀片,一片一片的,把这鼓起来的肉给片掉。
由于有的渔网线勒着,所以出血不多,不至于死。
就比如大太监刘瑾,被判处,要剐3357刀,而且要剐三天。
每剐十刀,还得吆喝一声歇会儿。
这大太监刘瑾,头一天被剐了357刀。
那剐的肉只有指甲那么大。
晚上回到牢里,这刘瑾还喝了两碗粥,这都有史料记载的。
这凌迟处死有这专用的刀具,一套各种各样的。
这唯一的一套,流传下来了。在谁手呢?据说在一户老京城人家,这家人家姓洪,他家手里有一套,据说是全中国最后一套。
他以前剐过谁呢?不知道。
但有一个人,肯定是被这套刀给刮的。这个人是谁呢?叫康小八。
这康小八,有个外号叫吴秃子,怎么康小八还吴秃子?
这康小八,他原本姓吴。
他家日子比较穷,哥几个还多,他就排行老八。
最后,就把他过继给京城朝阳区孙河乡康营,一个姓康的一户人家。所以,后来他就改姓康,叫康小八。
这康小八,可不是什么老实人。
从小在天津卫长大,小时候,就和一帮青皮无赖整天混在一起。
什么打架斗殴,偷鸡摸狗,而且这小子手比较黑。
这康小八过继给老康家以后,这老康家也不太富裕。
家里,有几头牲口。
那时候,不像现在,汽车火车的搞运输,那时候,就靠的牲口拉车驼人,就相当于现在出租车。
这康小八,十二三岁就赶毛驴给人家拉脚。
这康小八,有一天赶牲口,上京城。
半道遇到一个老客。老客,做买卖的。
这老客,就来往于孙河和京城之间,用马车拉货。
走半道,被几个小地痞给拦住了,就跟他要钱。
这康小八碰见了,一时兴起,提溜起鞭子,就和这几个小地痞玩命。
这天津的青皮,都有血性,喜欢抱打不平。
那几个小地痞一看这康小八这玩命啊,就都跑了。
本来,就想弄几个小钱儿,可没想出人命。
那老客一看康小八的身手不错,当时就喜欢上他了。
从此以后,这所有的货都给这康小八运,兼带的给他做保镖。
谁也没想到,这个老客这个举动,可就成了引狼入室了。
这个老客,有个亲戚在日本做买卖。一看这眼前世道这么乱,就给这老客,一把左轮手枪给他防身,又给他300发子弹。
这康小八和这老客,慢慢就混熟了。
这老客就显摆这把枪,拿出来让康小八看。
康小八一看就喜欢上了,爱不释手。
在那个年代,那有了这家伙,那就相当于无敌的存在,这康小八就惦记上这把枪了。
他就跟老客说:“你看你也不会用枪,再说即使你会用,真有事儿你敢开枪杀人吗?你不如啊,把这给我,我保护你。”
这老客一听也有道理,就把这枪给了康小八。
这康小八得了枪以后,这胆儿可更大了。
胡作非为,谁敢惹过他,立刻掏枪就顶他脑门子。
这老客一些朋友,我就劝他:“你那康小八就愣头青啊,这哪天真开枪打死人了,你不得受牵连?”
这老客一听有道理。
有一天,这老柯和康小八从京城往孙河走。
出了德胜门,这老客,就朝这康小八要枪。
这康小八一看四下无人,就把手枪掏出来,一枪就把这老客给打死了。
从此以后,这康小八就当上强盗了。
这康小八杀了人了,孙河是回不去的。
他就跑到通州,八里桥一带。
那地方,过去天津到京城的咽喉要道。
而且,当地鱼龙混杂,有一批土匪,在此盘踞,这康小八,就入了伙。
这康小八,是天津青皮出身,天津卫的青皮,有个性,讲究玩狠的,讲究出名。
康小八干的最多的买卖,就是拦路抢劫和绑票勒索。
许多往来的客商,和大户人家都让他给祸祸过。
这土匪行里,有一规矩,就叫兔子不吃窝边草。
康小八,就经常接济通州一带的穷人。
所以在受他恩惠的人眼里,他是一个侠客。
在那些受害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土匪。
这康小八成名以后,就为了保护自己,轻易不暴露自己的真面目。
所以,一般人基本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他手下的弟兄,也经常冒他名做案。
这案子越做越多,这康小八这名越传越广。
有的时候,这人名气大了,不见是什么好事。
有这么一天,这康小八去茶楼喝茶。
他自己坐一个座儿,邻桌,有商人也在喝茶。
其中有两个人,可能是亲戚朋友,被康小八给抢过,就在那议论康小八,骂他没有好下场。
汤小八听着听着就走过去,过去就问:“你们认不认识康小八?”
那俩人就说不认识。
康小八一指自己:“爷爷就是!今儿个我就让你们认识认识。”
说着掏出枪,当场就把这两个人给打死了,留下那一个吓坏了。
康小八对他说:“你不错,又没说你八爷的坏话,我给你留张口传话。往后谁再敢背后说八爷的坏话,格杀勿论。”
那有人要问了,康小八这么作,没人管呐?
也不是。
康小八那个时代,是光绪年间。
那时候世道特别乱。
这衙门口,接到许多对康小八的报案。
可是他们都知道,这康小八手里有枪,所以,谁也不想去抓他,不想惹他麻烦。
你就想,当时的官府得腐朽到什么程度?
这些捕快也是。谁扯那蛋,惹那康小八。
所以,这康小八,就在这一带纵横,也没人抓他。
要说这人,要混,得玩儿完。
据说有一次,这个康小八去京城吃饭了。
在一家餐馆,他自己,就占了一个雅间。
这时候来了一位贝勒爷,领着一帮人,要个雅间儿,就准备在这吃饭。
那个时候没有雅间,贝勒爷谁也得罪不起,这小二,就准备让康小八腾个房间
这康小八就是不腾。
贝勒爷一听怒了,踢开门,进屋张嘴就骂。
要不说有钱有势,也别太豪横,是吧?没准什么时候就遇到茬的。
贝勒少爷今日运气不好,平日里豪横,遇到了康小八。
康小八没出声,掏出枪,啪的一声。
贝勒爷当时被活活打死。
跟着来的人吓坏了。
这位康小八也真牛逼,杀完贝勒爷没走,继续搁这大吃大喝。
有人就报警了,过来几个朝廷的捕快,就准备上前抓人。
这康小八当时就报号了:“你康八爷在此,哪个敢来?”
捕快一听,我的妈,他就是康小八,还真没有一个人上前。
这康小八吃完喝完了,说了一句:“算你们懂事,就算八爷赏赐你们的。”
扔下几块银子,大摇大摆的走开了。
这康小八要杀个一般人呐,也就算了。
那是贝勒爷?这还了得?这贝勒爷死了,朝廷肯定会追查。
于是,就下了海捕文书,就准备擒拿康小八。
这康小八再厉害,也不能和朝廷正面刚啊。
没办法,得跑出去避避风头。他这一躲,就躲了两年多,就觉得风平浪静了,他就回到通州了。
他躲得两年多,这江湖道上也是人才辈出,又出了几位新老大。
这康小八的名,就有点过时了。
这混混,在外边儿混,主要讲的就是名。
这康小八,就准备东山再起。
把他这康八爷的名号,重新竖起来。
这康小八,就决定玩一把大的。
他到底想怎么玩呢?
你别看他没文化,他可爱听书。
书里边讲,这瓦岗寨人才济济。
可那程咬金,却当了混世魔王。
这程咬金武功也不怎么样,他怎么扬名立万呢?
就是因为他劫过皇杠。
这皇杠,就是地方给朝廷交的税银子,也是朝廷的主要经济来源。
当时,基本都是南方过来的,靠着漕帮水运。
从那乾隆年间,这漕运多数就由着青帮来承包的。
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天下第一大帮会,里边那也是藏龙卧虎。
这康小八单人独骑,怀里揣着两把枪,就跑到通州码头上劫皇杠去了。
康小八也不傻。他明白,自己一个人不可能劫下皇杠。
他就过去开了两枪,报了名字,说有八爷到此等等,说点场面话,然后,抽身就走,为就是亮亮名头。
结果,这一下这康小巴名声大振。
可没想到,却引来了杀身之祸。
康小八的再次现身,可惊动官府了。
因为官府他前面的案子还没消,所以,就开始抓他。
在六扇门里混的人,那都有办法,都有生存之道。
这帮小子既想结案,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冒险,所以呢就想了个招儿。
他向上级通报说:“康小八武艺很高,无人能敌。”那一定得请武林高手,否则抓不着。
这些捕快,可不说自己没能力,就不愿意出力气,怕死,就极力的渲染这康小八多么厉害。
这衙门口一听有道理,得请高人。
就请了一位武林高手。
这位武林高手,叫尚云祥。
这个人可厉害。
他有多厉害,先不说。
他可是大太监李莲英的贴身侍卫,看家的,这个人能是一般人?
衙门里就找到了尚云祥,一个个高帽就送出去了,说这康小八,作恶多端,结果武艺高强,我们逮不着。只有您老人家出手,那一般人抓不住。
这尚云祥一听:“行吧,那我答应你了,不过我有个要求。怎么找他我不管,你们找去,找到之后呢,把他引到一个僻静所在,不能误伤到老百姓。”
衙门口人一听:“放心吧,尚爷,这些交给我们了。”
这些个公差里面,也是能人辈出,什么人都有。
其中有一个捕快,姓杨。
这姓杨的捕快,和这康小八,拐弯抹角的沾点亲戚。
于是,大伙儿就决定,让那杨捕快,给康小八设圈套。
这杨捕快就走在路上,和康小八来个突然碰见的偶遇。
碰到康小八过后,就跟康小八说:“你赶紧回家吧,你娘啊,病重了。”就把他骗到了东皇庄。
你别看这康小八挺混账的,他可挺孝顺,就跟着这捕快来到了东皇庄。
这边领着康小八,奔东皇庄去,那边派人,就联系尚云祥。
这尚云祥,就带着同门师弟马玉堂也赶奔了东皇庄。
于是他们在屋子里拦住了康小八。
康小八见有人进来。
准备开打
尚云祥长枪在手,并没有先出手。这马玉堂,一个崩拳就把这康小八给打飞了。
这康小八倒在地上就准备掏枪,这是尚云祥。
手中的朱缨枪,直接命中了康小八的手腕。
康小八就这样被抓了。
就这样,活跃在京城十几年的混混康小八落网。
不过,这件事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会更加精彩。这尚云祥,也敬重这康小八是个人物。
无论如何,也得算个有血性的汉子。
就和这刑部大牢的看守交代,善待这个康小八。
这些监狱的牢头,也听说过康小八的名头。
也很担心,这康小八在牢里闹事,害怕他的兄弟过来劫牢反狱。
对这康小八,就十分客气。
这康小八也很光棍,跟这些人说:“八爷我这次认栽了,没想着活着出去。你们呢?伺候八爷高兴,这八爷规规矩矩的,就等着问斩,我绝不惹麻烦。所以,不能给八爷套枷锁,一日三餐酒肉,这个缺一不可。“
康八爷风采十足。这些,就符合了这些江湖混子讲究的意境。
也就是说,无论到什么时候,都得要出彩儿,得要名,要面子。
康小八这番做派呀,一传出去。
他的恶名,就低了,侠名倒起来了。
敢在天牢里挺腰杆子,这还不能算是好汉?
是好汉,就有人来牢里敬酒。
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青楼的传说。
说八大胡同里,有三个青楼的女子,花钱进去天牢伺候这康小八。
不仅没有收钱,还倒贴了康小八。
应该说,这三个女子那绝对精通包装炒作营销之道。
这番作为,也给她们提高了名头了。
从此,这里终日人山人海。
将这三个女人称为风尘三侠。
就这样,康小八的这件事传到了皇宫。
想一想,尚云祥那可是李莲英的贴身保镖。
这个李莲英天天在慈禧身边。整天没啥事儿,就得找点故事给慈禧讲,何况就身边发生的这事儿,肯定当笑话。
就给这慈禧讲了。
这慈禧一听,也引起了好奇。
康小八的做法,先不说对不对。
至少,它是传奇。
这慈禧久居宫中,也想看看呢,这土匪长什么样,于是跟刑部说,要预审康小八。
也就是说,对于康小八来说,这件事绝对是难得的的机会。本来就要砍头了,刑部已判了斩立决了。
可是如果能面见慈禧,说不定慈禧一高兴,就可能免死,当年窦尔敦就这么免死的。
这牢头里就有人给这康小八贺喜,说八爷您这次可能就不用死了。
这康小八也是个怪胎,听到这消息,他却怒了。
说八爷杀身成仁,就想使出个动静,让天下好汉看看八爷的做派。
八爷我可不是一般的盗匪,我要为天下英雄树立榜样,我要树立形象。
慈禧太后想坏八爷的名头,所以,他死活就不答应见慈禧。
可是后来,这康小八一想,这如果能见见慈禧,这个当时天下最大的老娘们儿,再闹出个动静,这不更好吗?
说穿了,这康小八,就是个青皮混子,土匪强盗,什么光宗耀祖,拔宅飞升,积德行善。
他为的是名在天下,动静越大,名声越大越好。
于是第二天,规规矩矩的就提出来想求见慈禧谢罪。
慈禧一听,也挺高兴,就安排在颐和园召见康小八。
康小八入宫前,都规规矩矩的,认真学习礼。
什么三拜九叩,怎么回答慈禧的问话,都经过礼部眼里了。
可这小子一进颐和园,来到慈禧面前,康小八就开始表演了。
康小八见到慈禧,没有跪,而是站着。
这两道邪魅的目光,在光绪陪同慈禧的妃子脸上来回扫。嘴里还给打分儿。
咱们这个嘴太大了,那个腰太粗了,这个屁股小了。
最可气的,他说的慈禧的脸太长了。
慈禧刚开始,还有模有样的装大度,就以为这土匪,就这德行,还在和颜悦色地审问。
当他问他为何犯罪的时候。
这康小八就留下两句名言呢,至今都流传。
说要劫就劫皇杠,要玩就玩娘娘。
那谁受得了这句话呀!
何况这慈禧那暴脾气,当即下令给我凌迟处死。
这大清朝,已经好些年了,没有凌迟的刑法了。
清朝建朝初期,凌迟腰斩。
雍正处死张廷禄时用过。
文武百官都来观刑。
张廷禄被腰斩,从这腰,被砍成两截。
一时半会死不了。
这张廷禄上半身还有知觉,就用手指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了五个惨字。
从此以后,这腰斩就废除了,顶多就砍头。
所以,就已经找不到能会做凌迟的刽子手了。
慈禧老佛爷不乐意了,下令,必须凌迟处死,不然难解心头之恨。
这刑部也是无奈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蔡六爷。
蔡六爷年轻时候当过土匪,在帮会里干过活。
在帮会处决犯人时候,执行过凌迟。
所以在京城的刽子手里,那只有蔡六爷一个人会做这凌迟。
处决的康小八,没在菜市口,而是在朝阳门外,就找了个低洼地,为什么找地洼地呢?就方便更多的人观看行刑。
康小八被拉到刑场,自己,还左顾右盼,昂头挺胸。
因为他感觉,已经满足了自己的愿望,他的名头,更响了。
蔡六,就按照刽子手的行规,先上香设计。
对康小八,交代几句。
意思就是你死了,你别怪我,然后告诉康小八,准备给他上刑具。
汤小八一听:“不用上刑具,我肯定不骂人。你得让我临死前呢说几句话,我就看着你剐,保证死后不找你算账。”
这蔡六爷在行刑时候,这康小八仰天大笑,嘴里喊着:“老少爷们,你们看看八爷我怕没怕,喊没喊疼?”
在行刑期间。
康小八谈笑风生,不愧是条汉子。
这位蔡六爷也很佩服康小八。
不忍心让他受罪。
偷偷地用一根银针就扎进康小八的心脏。
康小八当时就死了,少受了不少罪。
这位康小八,其实也没犯多大案子。
之所以他的名头流传到现在,主要是他的一些表现做派。
的确,也够个光棍,所以,他的事情,才流传下来。
据说,康小八的墓地在老君地小学附近。
这还有个奇事儿。
1953年建国以后。
通州民政局,有一天,来了一个人。
说他姓康,就准备找民政局的领导。
要求政府给他爷爷平反,追认为烈士。
这民政局领导就问:“你爷爷是谁,为什么要被列为烈士?“
此人道:“我爷爷名叫康天心,也就是康八爷。,是一代大侠,是被慈禧活活凌迟处死的。”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有一位曾经解放前在巡捕房当过差。
听了这话,就一愣,然后就问。
“说你爷爷就是吴秃子的康小八?”
那人说了:“对,正是康小八。”
这位工作人员,就把他撵走了,你拉倒吧,你爷就一个土匪,还还烈士。
据说康小八,身后还有人,不过不在京城住,而是搬回了天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