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两位残障人士“家里” 倾听他们的励志故事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走进两位残障人士“家里” 倾听他们的励志故事

  命运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生活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以怒放的生命,表达倔强……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本周家访,本报记者走进残障人士的“家里”,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励志故事。或许他们的故事,也能激励更多同路人。

  洪佳希(左三)给妻女和记者房舒(左四)展示弹吉他的技能。

  夫妻互相欣赏 在黑暗中捕捉美好

  【关键词】

  温暖

  ●出镜家庭:

  洪佳希,翔安首家盲人医疗按摩机构老板,37岁;妻子张雅琪,32岁;女儿洪婧洋,4岁

  ●地址:

  新店镇新大路

  ●心愿:

  希望事业能更上一个台阶,让盲人按摩服务更专业,更好为广大顾客服务。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图/记者 卢剑豪)“爸爸!”周五下午,刚刚放学的女儿一看到爸爸坐在大厅,就从门口飞奔过来,扑进洪佳希怀抱。洪佳希虽然看不见,但闻声转过身,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熊抱”。一家人温馨、亲昵的氛围,从一举一动中流淌出来。

  今年37岁的洪佳希有着诸多头衔:长春大学针灸推拿系本科毕业生、翔安首家盲人医疗按摩机构老板、厦门市盲人按摩论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翔安区盲协主席、厦门市盲协副主席、福建省自强模范、厦门市第一位盲人中医执业医师……在家人眼里,他还是细心、有担当的丈夫,和全心全意爱着女儿的父亲。

  洪佳希本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生,但7岁那年的一场意外,让他的人生驶向了完全不同的轨道。“当时我的双眼完全失明。”洪佳希说,父母后来带他辗转几个城市问诊、手术,最终没有任何效果。一开始,洪佳希是绝望的,听着母亲的哭泣,他只剩下焦虑和迷茫。但也是这场意外让洪佳希比同龄人更早地成熟起来,“我开始思考,我该怎么办,我能做些什么?”洪佳希回忆说。后来,在小学老师的帮助下,洪佳希转到泉州一所盲人学校。

  洪佳希是一个不服输的人。除了要尽快克服学习盲文的困难,他还要学会生活上的自理。这些问题单拿出一项来,对7岁的孩子来说似乎都是无法跨越的高山。但他咬牙坚持下来了,从最初的恐惧到后来应对学习与生活的从容,中间吃的苦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早年的磨炼,后来变成了我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洪佳希总结说。2005年,洪佳希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考入长春大学针灸推拿系。命运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这是对洪佳希成长之路最好的诠释。在大学里,除了课业优秀,他还学会了弹吉他、游泳。

  在洪佳希店里,记者看到几位按摩师也都是视力受损的残疾人。洪佳希告诉记者,他开设的两家盲人医疗按摩机构,为9名残疾人提供了工作岗位。“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地方,有社会责任心。”妻子张雅琪说。夫妻间的欣赏是相互的,虽然张雅琪是视力受损的残疾人,但洪佳希心中的妻子“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好姑娘。”洪佳希说,盲人的世界虽然黑暗,却能让人更加敏锐地捕捉到对方内心的美好。两人认识之初是洪佳希创业最艰难的阶段。洪佳希回忆说,一次聊天时他提到失明前自己很喜欢骑自行车,但后来无奈放弃的遗憾。张雅琪就悄悄给他准备了惊喜,“她的眼睛能稍微看见一些,于是她弄来一辆自行车,给我扶着车把,两人摇摇晃晃,就这样圆了我的心愿。”洪佳希说,后来他每想到此都有一种由衷的温暖。如今两人一起奋斗着,生活中相互扶持,事业上相互鼓励。

  现在,夫妻二人一有空闲便活跃在残疾人文艺分队中到处演出。“我们想把好的风采和生活状态展现给大家,希望能让更多残疾人,和其他社会人士都看到,身体的残缺并不能毁灭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洪佳希说。

  在“尚萌基地”,记者蒙婧(右一)采访许志杰(左一)、黄应兰(左二)和小蔡(右二)。

  创立特殊基地 为残友敲开“就业门”

  【关键词】

  信念

  ●出镜“家庭”:

  许志杰,厦门益萌人才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32岁;小蔡,“尚萌基地”人力资源主管,29岁;黄应兰,“尚萌基地”话务员,40岁。

  ●地址:

  集美区圣岩路

  ●心愿:

  希望基地开到全国各地,帮助更多残友就业。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蒙婧 图/记者 张江毅)“你好,有什么可以帮您?”接通用户来电,一个女声流利应答。平稳声音的背后,坐在轮椅上的黄应兰头戴耳机,开启了她的工作。在她身旁,数十位残友也在一同进行接线任务——这是发生在“尚萌基地”的日常一幕——在这里,90%的工作者都是残疾人,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微信名为“少侠”的许志杰是这座特殊基地的创始人。1岁时,来自莆田的许志杰因一场高烧落下了小儿麻痹症,此后开始与腿脚不便的生活做斗争。同学的戏弄、行动的不便、身心的痛苦……成长中的阵痛让许志杰很早就“磨出了心智”,立志通过学习“去往更高的境界”。高考时,他以优异成绩,进入厦大软件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进入央企的技术部门工作。然而,安逸但重复的技术研发工作让许志杰感到“疲劳”。2023年,他投身创业。恰逢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他的事业越做越大。

  2023年,许志杰萌生了“为残友做点什么”的想法。他成立了“尚萌科技”公司,开始摸索帮助残友的诸多方式。因为感同身受,在帮助残疾人提供就业上,许志杰考虑得十分周全:残友们不方便出去,那就吸引企业入驻,并保证他们的吃喝住行;提供培训,公司岗位鼓励残友能者居之,并将每月读书纳入残友的绩效考量,力求实现物质和精神都富足。为了摸索出适合残疾群体的岗位,许志杰更是坐在办公室亲身尝试了接电话、画图、技术类等多种工作,并告诉员工“以价值换认同”的入职第一课。2023年,经过多方努力和几度辗转,“尚萌基地”初见雏形。

  在引导残疾人实现就业的过程中,许志杰也遭到了不少非议。有不少人怀疑基地的真实性,更有面试者现场质疑许志杰动机不纯、质疑他们利用残疾人挣钱,这让一腔“侠心”的许志杰几度想要放弃。犹豫中,是脑海里“做有意义的事,哪怕被责骂”的信念和员工们巨大的改变让许志杰坚持了下来。员工小蔡就是其中之一。小蔡是一名退役军人,因盖房时摔伤导致脊柱受损落下肢体残疾。加入“尚萌基地”工作后,能力过硬的他一步步地从电信客服员干到人力资源主管。

  许志杰的事业得以发展,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因为身体原因,许志杰的两个女儿出生后,他的妻子承担了绝大多数照料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并负责接送小孩上下学。夫妻俩明确了彼此的家庭分工,妻子的理解和帮助也让许志杰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让残疾人在就业中体现价值,靠工作能力赢得社会尊重。”许志杰说,目前基地已入驻漳州、福州、重庆等地,未来他计划将“尚萌”开到全国各地、继续投身残疾人事业,并将关注便利残疾人的技术研究,带动更多残友敲开“就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