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故事 ||华罗庚-毅然回国求真理
原标题:善的故事 ||华罗庚-毅然回国求真理
1936 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己所有的时间都投入数学研究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1937 年,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中国开始了抗日战争。华罗庚听闻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马上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中国政府见识到美国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防实力, 也萌生了研制原子弹的想法,于是派遣华罗庚等人前往美国考察。1948 年,伊利诺伊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出非常优越的待遇。
1949 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到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于是他决定回来报效祖国。美国人不愿意让优秀的华罗庚走,于是不惜重金让他留在美国,但是华罗庚还是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带着妻儿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
他说:“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民族国家,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回国后的华罗庚,走访了全国多个地方,把数学问题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被称为“ 人民的数学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生活条件和学术条件远远比不上西方国家。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在海外的科学家还是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而回国,他们冲破重重阻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现代社会很多人只追求个人的物质报酬,不关心国家大事,祖国缺少像华罗庚这样的爱国之士,我们青少年应该从小培养爱国之心,立志为国做贡献。
△故事源自《善的故事》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美德故事
涵盖真诚、宽厚、乐于助人、
心怀家国、乐善好施5个方面
文字通俗易懂,插画精美温暖
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德的种子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