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袁天罡一句话,老两口生娃,个头只有枣核大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民间故事:袁天罡一句话,老两口生娃,个头只有枣核大

说民间故事谈古今传奇,借古喻今话家长里短,嬉笑怒骂诉儿女情长。正所谓:

闲向书斋阐古今,生非草木岂无情。佳人才子多奇遇,难比张生遇李莺

唐朝李世民时期,出了两个大能人,一个是袁天罡,一个是李淳风,两个人对于占卜算卦十分精通,合作写了《推背图》,以六十张图预测未来,天下闻名。

袁天罡虽是李世民的智囊,为他出谋划策,但闲时则喜欢微服出访,摇身一变为风水先生,四处寻找风水宝穴。

话说这一日,袁天罡来到一户姓黄的人家讨水喝。

这户人家不仅给袁天罡端来一碗清冽的凉白开,还热情地留他吃饭。

吃饭时,袁天罡注意到,这对夫妇虽然生活富足,但看上去却并不怎么愉快。

袁天罡问:“你们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吗!”

老头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两口子虽然不缺吃喝,可眼看都五十了,也没能有个儿女。我们太想有个儿子了,哪怕只有枣核大小也行呀!”

袁天罡点点头,思忖了片刻,附在老头耳边,让他在祖上老坟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老头不解,袁天罡笑笑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说来也奇怪,没过多久,老太婆就有了身孕,生下一个小男孩,可只有枣核一样大。

别看孩子个头小,可老夫妻仍然把他当做心肝宝贝,起名枣娃。

因为个头小,家里人怕枣娃被风吹走,又或者被踩着,家里人在他腰里系了一根绳子,形影不离。

这一天家里人带着枣娃出去晒太阳,太阳晒得暖洋洋,枣娃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旁边有一头牛正在吃草,没有看见枣娃,连同绳子一起卷进了嘴里。

枣娃在牛嘴里,用尽气力叫喊:“救命呀,救命啊!”

老夫妻吓坏了,到处找枣娃,“你在哪儿?”

“我在这儿,在牛嘴里!”

老夫妻听到从牛嘴里发出尖细的声音,连忙把牛嘴拗开,在舌头下面找到了枣娃。

又过了一些日子,枣娃拿着他父亲的马鞭,一个人在野地里赶车子,不小心从车上滑下来,掉在地上,又滚进了沟里。

没等枣娃爬起来,天上突然飞来一只大鸟,把枣娃抓走了。

大鸟飞过高山,越过峻岭,来到了河边,遇到了一个猎人。

猎人弯弓射箭,大鸟受了惊,把枣娃扔了下去。

枣娃落入水中,还没等他浮出水面,很快又被一条张着大嘴的大鱼吞进肚里。

这条大鱼最后被捕鱼的人抓住了,最后阴差阳错又被送到了李世民的皇宫里。

厨师准备为皇帝李世民做一道鱼宴,可刚剖开鱼肚,里面就滚出一个小人,活蹦乱跳。

厨师觉得挺新奇,就把枣娃连同鱼呈送给李世民。

李世民从来没见过枣核大小的人,十分惊奇,喊来了很多妃子、大臣来看稀奇。袁天罡也在其中。

枣娃是个很懂礼貌的孩子,站在桌子上,毕恭毕敬三呼万岁。把大家逗得大笑不已。

李世民龙颜大悦,问枣娃:“小人,说说你的故事吧!”

枣娃把自己的出生经历讲了一遍,他不知道的则由袁天罡负责补充。

李世民纵然见多识广,听完这个故事也是啧啧称奇,决定重重赏赐枣娃。

“哦,你很聪明伶俐,你可以到我的内库,只要你拿得动,想拿多少金银就拿多少,回去好好孝敬交给你的父母吧!”

枣娃想了想,自己个头不高,力气不大,就算再值钱的东西,也搬不了多少。与其带一块金疙瘩回去,不如讨得皇帝的欢心,才是一辈子的保障。

枣娃摇了摇头,跪在地上给李世民又磕了三个响头,说道:“吾皇圣明,如今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大家都称赞你是千古一帝,感激你还感激不过来,怎么能要您的东西呢!”

这一顿马屁把李世民拍得舒舒服服,哈哈大笑。为他做了一块小小的金腰牌,皇宫任由他进出。还给他在京城置办了一套房子。

枣娃高兴极了,又毕恭毕敬跪谢,惹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从此以后,枣娃把父母接到了京城,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编者语:

有关“枣核”儿子的传说,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外国都被广为流传。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

世界上真有“枣核”大小的人吗?

关注“酒歌说文”,每日更新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喜欢不妨点个赞加个关注,再给个评论,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有你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