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小编整理了以下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牛郎是一名孤儿,父母双亡,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嫂子为人刻薄小气,整日刁难牛郎,牛郎被迫离开哥哥家,与一头老牛一起生活,这头老牛憨厚肯干,帮牛郎分担了大部分的体力活。在某次耕劳过后,牛郎在一水池塘旁边休息,看见附近有一堆女人的衣裳,他四处张望也没发现半个人影,就捡走了衣裳。
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她是七仙女中最小的那个,她长得很漂亮而且擅长织布,这天她和姐姐们一起下凡到人间嬉戏玩耍,在池塘中洗完澡后,织女发现自己放在岸边的衣裳不见了。
由于牛郎不小心拿走了织女的衣裳,他俩相识了,牛郎踏实能干、勤劳善良,织女聪明伶俐、漂亮贤惠,两人萌生了爱意,不久便结婚了。婚后牛郎外出耕地,织女就在家织布,织女还为牛郎生下了一儿一女,就当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玉帝和王母娘娘见小女儿下凡一天都没回来,就派人打听了一下,没想到都在凡间结婚生子了,人神相恋是违反天条的,一气之下派兵把织女抓了回去。
耕地回来的牛郎发现织女不见了,正急得不行,老牛却开口说话并告诉了他真相,牛郎用扁担挑着箩筐,把两个孩子分别放入箩筐中就跑出去追织女,跑着跑着就飞上了天,眼看要追上织女的时候,王母娘娘拿出玉簪在他俩之间划了一下,出现了一条大河隔开了他们。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一大群喜鹊飞来用身体形成了鹊桥,让她俩在天桥上相会。
王母娘娘也终于知道他们是真的爱情,就破例每年的七月七日让他俩在鹊桥上相会,后来牛郎就变成牛郎星,织女变成织女星,那条河就变成了银河,而七月七就发展为七夕节,是一个表达爱情的节日。
龙王看见的龙筋,更加伤了,就说:“我的能让你打死吗?我要到天宫去告你的状。”说完,就乘着云彩上天宫去了。
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了愚公通过不懈努力,感动上天搬走两座大山的故事。其主要内容为:很久以前,北山有个老头名字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山。他觉得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让他每天出入都很不方便。
愚公九十岁的时候,孙们叫到面前,和大家一起商量,想要把这两座大山移走。子孙们听了他的想法之后,都非同他的做法。第二天,一家人便拿着锄头出门了。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头,用担到渤海湾去倒。
他们一家这样不停地干,感动了沿途许多人。愚公移山的行动,不但感动了大地上的男女老幼,而且也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派了夸的两个儿子帮助愚公移山。他们把一座山背到朔东,一座山背到雍南,不再挡在愚公家门口。
《愚公移山》的寓意:愚公移山借愚公的形象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
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屠夫与和尚》
从前有个和尚跟个屠夫是好朋友。
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作,是他们约定隔天早上互相叫对起床。并且约定,、三、五、七和尚叫屠夫起床,、四、六屠夫叫和尚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上了天堂,和尚却下地狱了。
和尚不服此等不公平的判决,便质问阎王,我天天诵经,你为什么抓我,不抓整杀的屠夫?
阎王回答道:因为屠夫他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床后念经修,相反地,和尚你却天天叫屠夫起床后去杀。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我国西晋时期有一女子祝英台,她非常喜欢读书,梦想是外出求学,但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没有办法祝英台就用了女扮男装的方法,求学途中遇到了同为背井离乡外出学习的男子梁山伯,两人相见恨晚,意气相投,就在一草桥上结拜为兄弟,两人一同到了书院就读。
读书期间,白天两人如影随形、寸步不离,晚上就同枕共眠,一读就是三年,祝英台在朝夕相处中爱上了梁山伯。这三年,祝英台从没当着梁山伯的面解下衣裳,而他却一点也没有怀疑,直到英台接到家里的书信,要她速速返回,临走前,两人依依不舍,十八里相送,在英台的暗示下,梁山伯才发觉其是一女子。之后,梁山伯前去祝家提前,不料英台已经许配给了马家,痛不欲生的梁山伯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被葬在了两人约定过的南山。
祝英台假装同意了马家的婚事,并要求迎亲队伍必须经过南山,在路过梁山伯的坟墓时,祝英台下车趴在上面悲恸欲绝,突然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墓碑裂开了一道口子,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之后墓碑合上,雨过天晴之后,墓碑里飞出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所化。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成语寓意: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个人的发展变化中,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在许多情况下,外因对人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孟轲的转变便是一个最有力的例证。在小孟轲的成长中,周边的环境是外因,但正是这外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因直接决定了小孟轲接受什么,模仿什么。试想,如果孟母没有把家从坟地和闹市中搬出来,那么中国历史上也就不会有这位儒家学派的“亚圣”了。
简短又简短的民间故事:《白蛇传》
相传在南宋绍兴年间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条小白蛇被捕,快要被杀死的时候一个小牧童救了他,白蛇发誓要报答自己的恩情,在修炼千年之后白蛇化成人形取名白素贞,寻找救命恩人的途中结识了小青蛇青青,两人结为主仆关系。
在西湖的断桥上遇到了许仙,白素贞知道这就是自己前世的救命恩人,利用法力帮助自己投入了许仙的怀抱。在二人结婚之后,白素贞屡次施法帮助许仙,还开了一间药铺,白素贞肚子里也怀上了许仙的骨肉,这时金山寺的和尚法海找到了许仙,并告诉许仙这二人为蛇妖所化,许仙半信半疑,在清明节时让白素贞喝下了雄黄酒,喝下雄黄酒之后白素贞现出了原型,许仙直接被吓死。
白素贞前去天庭偷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把许仙骗去了金山寺,并与前来救人的白素贞展开了战斗,水漫金山寺也由此来。后来因为偷取仙草触犯了天条,白素贞生下孩子后被法海关进了雷峰塔,永不见天日。
白素贞的儿子许仕林长大后考中了状元,前去雷峰塔祭奠母亲,将白素贞救了出来,一家人最终得以团聚。
经典又简短的民间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之中,他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了。只听一声巨响,一片黑暗的东西渐渐分散开了。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天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来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