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老汉送礼还愿,土地婆婆埋怨,太过分了!
听老人家讲,从前有这么一段民间故事。
明朝的时候,襄阳保康深山里,有一个姓张的老汉,为了吃饱肚子,在山沟沟里开出一片荒地,插上了秧苗,每日披星戴月,除草抓虫,投入了所有心血。
都说天道酬勤,无奈这块地刚开垦,土层贫瘠,缺肥少水。张老汉虽然起早摸黑干活,禾苗还是长势不旺,比别人家的庄稼差了一大截。
无奈之下,张老汉只好求助于神仙,希望他们帮他渡过难关,实现愿望。
听说马桥有座土地庙非常灵验,张老汉连忙吩咐家人准备香火,又带上了一个鸡蛋,作为供品,跑到土地庙毕恭毕敬上香磕头,然后虔诚地向土地公祈求道:
“土地爷在上,小民今年新开了几亩薄田,因为地瘦水缺,田里的秧苗都快枯死了,祈求土地公保佑,降下甘霖,保佑我家秧苗长势喜人,来时大丰收。若能灵验,我献上三牲供品(牛、羊、猪)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说罢,张老汉磕了三个响头,高高兴兴回了家。
说来也巧,这一天,土地公外出喝酒去了,庙里只有土地婆,一听说事后献上三牲供品,顿时笑开了花,在香火簿上记下了这一笔,应允了张老汉的愿望。
到了晚上,土地爷醉醺醺地回来了,土地婆忙说了这件事,土地公大吃一惊,酒劲散了一大半。
“糊涂,糊涂,荒田别说种庄稼,就连长草都是难事。今年天气不好,正常庄稼都要歉收,他家的荒地怎么能丰收呢?”
事到如今,土地婆这才知道自己惹下了麻烦,不应该随便答应张老汉的请求。可是神仙一口吐沫一颗钉,事情都答应了,要是反悔不认账,反而更加麻烦!
土地爷虽然恼怒,但毕竟是一家人,发完牢骚还是要解决问题。于是暗中施法,每天给张老汉的贫地施肥加水。没过多久,秧苗慢慢拔高,长势十分喜人。
眼看丰收在即,可是没过多久,连续几天刮风暴雨,地里的稻丛都倒伏了,大多都没能抽出穗来,只有靠近田头的几株稻丛,抽出三穗,个顶个硕大结实,比一般谷子大了一倍。
张老汉的愿望成了泡影,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抽着旱烟坐在田头发愁。
时间不知不觉,转眼到了收成的日子,大家都忙着收稻谷,张老汉也不例外。
当地的大户周万财看见张老汉的庄稼稀稀拉拉,讥讽说道:“张老汉,你家庄稼没什么收成,与其浪费时间收庄稼,还不如给我帮忙干活,管你一天一顿红薯稀饭。”
张老汉本来心里就憋屈,听到周万成财的嘲笑,更加冒火,冷冷地回敬道:·“谁说我颗粒无收,我可有三颗大谷穗。”
周万财一听,捧腹大笑:“哈哈!真是穷开心,稻谷再大能有多大,难道还能比鸟蛋大吧!”
“哼,鸟蛋算什么,我的谷子比你家老母鸡下的蛋还大。”
周万财被呛得脸红脖子粗,脸色一变,冷笑道:“说得比唱得好听!如果能拿出鸡蛋大小的稻谷,不但之前的欠债一笔勾销,我还送你一担子粮食。但如果你拿不出来,那就老账新账一起算,全家人给我当佃户。”
张老汉眼睛一亮,顿时站起身来,对着所有在场之人大声喊道:“大家都听见了,刚才周老爷亲口说的约定,我请各位做个见证,看看我家的谷子到底有多大。”
说着,张老汉从口袋里摸出了三个金黄色鸡蛋大的谷穗,双手高举,让大家验证。
周万成的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红,最后只能狠狠瞪上张老汉一眼,让手下狗腿子给张老汉送一担子粮食,灰溜溜地走了。
张老汉乐坏了,土地公虽然没有保佑他家大丰收,但天无绝人之路,和周万财打赌不但赢了一担粮食,还一笔勾销了所有的欠债,这可是大恩大德,一定要去还愿。
张老汉和家里人商量如何给土地爷还愿,然而讨论来讨论去,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筹不够足够的钱,买上三牲还愿。这可怎么办呢?
要么怎么说女人会算计,张老汉的老伴灵机一动,说道:“当初你说三牲供品还愿,也没说是牛羊猪,你拿三升稻谷去还愿,不就得来吗?”
张老汉一琢磨,还真是这个道理,立刻按老伴的吩咐,带上了三个熟鸡蛋,又带上三升稻谷,又来到了土地庙。
说来也巧,这一天又只有土地婆在家,一看到张老汉居然如此抠门,居然用三升稻谷,三个鸡蛋来打发自己,气得七窍生烟,眉毛倒竖。
不管张老汉怎么磕头,土地婆就是不点头,香火冒出来的烟曲里拐弯,不成一条直线,张老汉看得心里发愁。
出门的时候着急,张老汉连早饭都没吃,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心里琢磨土地爷是不是不在家,自己干等也不是办法。于是伸手抓了一个鸡蛋,剥了壳,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一看这种情景,土地婆目瞪口呆,心想,如果再不点头,恐怕连这点供品都保不住了。于是之后按下心头怒火,手指对着香火一点,烟雾顿时成了一条直线升上了天。
张老汉还了愿,喜滋滋地回了家,逢人就说:“土地公真灵,等到来年还去求他,准能灵验……”
故事讲完了,大家不妨说说,张老汉以后再求土地爷,还会灵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