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公益 慈善为怀——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李秋岚的故事

网络整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倾心公益 慈善为怀——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李秋岚的故事

  李秋岚同留守儿童在一起

  12月14日晚,李秋岚忙完一天事务,虽显疲惫,但回到家仍和“女儿”卓玛交流,谈学习、讲人生,鼓励卓玛努力学习,争取考上理想大学。

  卓玛是李秋岚资助的藏家女孩。10余年来,她像爱自家女儿一样关爱着卓玛。

  其实,李秋岚长期关注偏远山村留守、孤残儿童,得到她帮助的儿童很多。只是,关爱方式不同,如免费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提供教材、书包、教具等,聘请老师开展兴趣课程,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志愿服务。

  35岁的李秋岚是汉源县安乐镇和平村人。回汉源县创业前,她在江苏省一家歌舞团任剧场演员,并曾出国深造。

  日前,李秋岚荣获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

  李秋岚为何返回汉源创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近日,小编采访了李秋岚。

  华人中医指“迷津”

  “我体会到祖国强大、家乡美好。”李秋岚小时候,也是一名留守儿童,很小就做家务……从小看到父母的不易,她决心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

  李秋岚毕业后在江苏省一家歌舞团任剧场演员,出色的表现被保送到马来西亚深造,后转到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

  在南洋艺术学院毕业前,面对高薪留在新加坡还是回国,李秋岚征求父亲意见。父亲告诉她,国家培养你,你要回来做贡献。

  “那段时间,我焦虑得睡不好觉。”李秋岚到学校附近一位华人开的诊所找老中医把脉。老中医得知她的情况后,讲了埋于心底的遗憾:他17岁到新加坡,20岁入新加坡籍……随着祖国发展强大,他想回国却难以实现……

  老中医为李秋岚开了药方,叫她回宿舍才看。回到宿舍打开,药方仅“当归”二字。

  李秋岚流泪了,回忆留学期间每遇困难,中国大使馆人员总能第一时间出面解难。深感祖国的强大,李秋岚决定回国、回家。

  她得到过帮助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2008年春节前夕,李秋岚在重庆演出,有一次刚下舞后便昏倒在地。经医院检查,结果是因长期节食减肥,造成身体低血压、低血糖、心律不齐、严重营养不良等。医生建议她暂停工作,回家休养。

  当时,雅西高速还未修建,回汉源需要翻越泥巴山。

  冬季的泥巴山白雪皑皑,车路难行。李秋岚乘坐的大巴车被堵在半山腰。当晚,她的低血糖犯了,吃完随身携带的葡萄糖和糖果,又吃了乘客给的糖果,可情况不见好转。堵车时间长,车外气候恶劣,着急的司机不断提醒她不能睡着。

  求生欲望下,李秋岚决定走路下山,父亲会在山下接她。她的决定把司机和乘客惊住了,有乘客愿意送她下山,被她谢绝。

  李秋岚在司机和乘客担心的目光中下车,一步步往山下走……途中,李秋岚遇到多名司机主动送糖果,并打开车灯为她照明。她问送糖果和为她开灯照明的司机,才知是大巴车司机给他们打电话,给予走路下山女孩帮助。

  从那以后,李秋岚决心让自己健康起来,不让父母担心,用健康的身体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她一直在路上

  “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有爱陪伴。”李秋岚还在新加坡留学时,就联合家乡同学朋友出资成立汉源县安雅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与部分学校联合发起留守儿童夏令营,让农村留守儿童在夏令营中度过暑期。回到汉源创业后,她又成立汉源首家青少儿普通话及舞台表演机构,持续公益善举。

  李秋岚把创业整体收益的公益资金比例从5%调至10%,并设立留守儿童义务授课点,免费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提供普通话教材、书包、教具等物资,每周开展兴趣课程,多渠道提升孩子的知识面、普通话水平和自信心。

  2023年至2023年,李秋岚出资近30万元,连续3年举办汉源县留守儿童少儿春晚。

  而在10年前,李秋岚从朋友处得知,理塘有名女孩受多种因素影响面临辍学,她专程前往了解并资助;为让女孩有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她把女孩接到自己家,这名女孩就是而今读高中的卓玛。

  2023年,李秋岚把培训重心放在山区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技能提升上,面向乡村小学教师开展“未来之声”普通话和少儿播音主持义务培训。今年2月、8月,先后组织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公益活动和“乡村基层干部普通话技能提升”公益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李秋岚表示,感恩一直在路上,她会一如既往做好一名志愿者该做的事,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